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2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迫不及待夺取印度的风采 丹尼·波尔导演的《贫民富翁》成功赚取高票房收入,对此印度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反应又是怎样呢?
维卡斯·史瓦卢普的小说《贫民富翁》及改编的电影一样都不是(或不只是)在于描述一个既时髦现代又贫穷混乱的印度,其讲述的混乱贫穷本身很难使一部电影或一本小说畅销。但是电影独到的地方在于,波尔的导演风格和阿迪加的写作方式都是写实性的。电影和小说虽然是关于印度的,但是它们更多的是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以一种能够勾起人们想象的方式娓娓道来。其中的画面、情感、信息的传递都是超越文化的,具有世界性、普遍性。
相对而言,中国的小说和电影也许仅仅局限于中国特色。台湾导演李安以电影《藏龙卧虎》获得2000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之后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中出现类似武打场面就只是小意思了。
去年李安导演电影《色·戒》时却说,他并不期望这部电影能像《英雄》等大片那么成功。他说,这部电影的风格和画面都很“中国式”。
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作者们拍出了很多非常不错的电影,把中国特色拍得非常典雅精致,虽然有点让人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讲述中国的电影以独特视角一点点向我们展开中国的另一面,而这一面仍是西方无法欣赏和体味的。
也许中国电影在等待像波尔—印度这样的结合模式,等待某个人来到中国并能写实性地在电影中展现中国这个地方本身的情况。▲(作者赛洛森,铭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