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再读《瓦尔登湖》

2009-02-24 07:02胡喜盈
老同志之友 2009年4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山林

胡喜盈

【作品简介】

《瓦尔登湖》(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几天前,一位好友突发脑溢血去世,不到60岁,平时他还是一位足球爱好者。

夜深人静,我又捧起《瓦尔登湖》一书,不禁感慨万千。《瓦尔登湖》这本书,我读过不下10遍。其实,这书是写给很有钱、有了一些钱、很想有钱但却活得太累的人看的。当今世界到处充斥着物质和欲望,有的想成名成家,有的想高官得坐,有的想荣华富贵,有的想腰缠万贯……纷争、烦恼、喧嚣、哭笑……造就了一幕幕形形色色的人间悲剧。很多人每天都在忙碌,却没有空坐下来仔细想一想自己这样匆忙一辈子的意义有多大。

读完哈佛大学后,梭罗没有醉心于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开始了漂泊生涯。他放弃繁华的城市生活,在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畔的丛林中建造一间木屋,自耕自食,过着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饭的生活。

瓦尔登湖是原生态的:雨后的潮湿气息,夏日的朗朗阳光,遥远山脊上的微蓝,菲茨堡铁路的汽笛……梭罗写道:“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一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心醉了……”

梭罗想让人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可以带来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奢侈的物质生活确实很诱人:华丽的别墅、高级的轿车、丰盛的饭菜、夺目的珠宝……于是,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财富,有了可观的钱财后还想得到更多,永无止境……直到他老之将至或一场大病在身时,才会意识到一生当中,自己充当的只是一个“钱奴”的角色,没有享受到人生的很多快乐。

我们提倡简朴生活,并不是一定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以一颗简朴的心去找寻生活中的美好。尽管我们不能隐居山林田园,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刻画出一片瓦尔登湖、一个世外桃源。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追求平淡,追求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慢拍生活,是一个人的修养达到极致的表现。

休息天的夜晚,泡一壶好茶,打开窗户让星光进屋,《瓦尔登湖》是一本值得品读好多遍的理气养生的好书。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山林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卷土重来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城市山林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如果相爱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