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再植障碍与再植技术

2009-02-24 09:16王志强
果农之友 2009年2期
关键词:线虫砧木桃园

王志强

1桃树再植障碍及其原因

再植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果树后又继续再植同种或同类果树,从而导致生长受抑制或出现其他障碍的现象,又称连作障碍或忌地现象。桃树连作时,幼树表现生长停滞或衰弱。叶片失绿。枝干出现流胶,产量低。甚至死树。再植障碍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是桃树根系分泌物特别是根腐烂后产生有毒物质对再植桃树产生毒害;二是由于同种果树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排入的分泌物相同,因此易造成土壤酸碱度异常和营养成分失衡;三是线虫和土壤病原微生物增多。不同前茬果树对桃树生长的抑制由强到弱依次为:桃>李、杏、樱桃>苹果>枇杷>无花果>葡萄>柑橘>核桃>梨。

2再植障碍控制途径及再植技术

桃树再植障碍的发生是因多种因素相互关连、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克服果树再植障碍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1选择大苗、壮苗或容器苗定植

实践证明,桃树的再植障碍在幼苗、小树和弱树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生产上在老桃园地建新桃园时,应选择壮苗、大苗定植。如果有条件最好定植容器苗。具体方法是:在定植的前一年春季萌芽前。将选定的品种苗木栽在大小适宜的容器里。容器可因陋就简,土瓦盆、废旧木箱、编织袋均可。容器内土壤要选择质地疏松、含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性能好的耕作中的园土、草皮土、植物落叶的腐质土,经过筛选堆积腐熟后的城市垃圾土等均可,但盆土应无污染物和病虫,且不能掺入化肥。栽植在容器内的桃苗成活后要加强肥水和病虫草害管理。使其正常生长,当年秋冬季或第2年春季即可移入田间。

2.2加强管理,改善再植桃园土壤微生态环境

2.2.1清园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细菌,都能在染病寄主的枯枝、落叶、落果、残根等植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存活一定时期,成为果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侵染原。因此,老桃园更新或苗木出圃后,应尽量清除残根、落叶和园周围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

2.2.2深耕改上如果桃园更新后需立即在原地建园,应先进行深耕、整地、清除残根。并尽量避开原来栽果树的位置,确定株行距,挖定植穴,其直径和深度一般均为1~1.2米,并在新定植穴内结合施用有机肥进行改土或引入客土。并注意将生土和熟土分开堆放,定植穴距地面以下20厘米一定用熟土。

2.2.3土壤消毒如不能换土,则尽可能进行土壤消毒以消除或削弱再植病害。常用的土壤消毒剂为溴甲苯、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D~P混合剂(二氯丙烯与二丙烷和三碳烃混合而成)或福尔马林等熏蒸土壤。使用时可将此熏蒸剂放入有若干细孔的聚乙烯薄膜袋中,在秋季埋于挖好的定植穴中下部,翌春再栽树,这样可以较好防治再植障碍。若土壤中发现病原线虫。在定植前半个月,每667平方米施用80%~~溴氯丙烷3~4千克,开沟施药(沟深15厘米,沟距24~33厘米)。每500克药剂对水25~75千克,均匀施入,施药后即覆土踏实,可杀灭土壤中线虫。

2.2.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川化肥增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拮抗菌的繁殖,并可提高土壤空隙度,疏松土壤,加速土肥融合,改良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施用有机肥必须经充分发酵、腐熟后,否则易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每定植穴施优质有机肥100~150千克。合理施用化肥,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及其抗病性也有较大的作用,偏施氮肥易造成枝条徒长。组织柔嫩,抗病性降低,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可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2.2.5施用生石灰施用生石灰,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削弱由氮、钾过量引起的再植病。每667平方米石灰用量100~150千克,撒施于地面并加以深翻。

2.3休耕或插作农作物

休耕或插作农作物是国内外早已普遍采用的措施,最好是休耕或插作1、2年生农作物两年以上,每年至少耕作2次,翻晒土壤,并注意增进土壤的排水和培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有条件的地区可执行水旱轮作,然后再重建果园或苗圃。

2.4选用抗性砧木

砧木与土壤直接接触,再植障碍的发生与否,常取决于果树及其砧木抗病能力的强弱。选用抗性砧木可提高果树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桃树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桃树可选择红根甘肃桃作砧木,能提高植株抗根线虫的能力;法国通过种间杂交培育的桃砧木GF667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势具有促进作用,以其为砧木嫁接的桃苗对再植障碍具有较好的抗性,该砧木已引入我国,正进行栽培试验。

猜你喜欢
线虫砧木桃园
小虫子带来的长寿启示
根结线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修复大神”维生素C
金琥仙人球的繁殖方法
桃花
“室”外桃园
烟台地区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抗线虫葡萄砧木新品种
枣树实用嫁接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