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课的改进

2009-02-23 01:48叶奇升
中学生物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烧杯唾液馒头

叶奇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生物课中蕴含实验原理较多,操作灵活性较大,课程改革中所有实验中成功率较低,考试涉及度较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为全面的一节实验课。实验的成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学生了解一块馒头吃进口腔后是怎样被消化,在口腔中消化经过哪些过程以及各个过程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探究知识;同时也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的程度,是理论指导、原理应用与操作规程、操作动机紧密结合的一节实验课。

我们以最近这个学期对此实验采取的措施和对学生的引导的主要方法作一些介绍,也希望能抛砖引玉。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是否都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模仿了口腔中这些器官的作用过程,设计了这个实验的操作步骤,见表1。

这个实验的设计对于老师来说,它的操作动机已经是很清楚了,但对于初中水平,特别是平时不重视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那些学生来讲,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就不一定都理解了。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每一步的含意。第一步加入材料馒头中含有淀粉。我们演示淀粉的一个特性遇碘液的变蓝:用两支试管分别装上纯淀粉液和馒头水溶液,把它们分别滴上两滴碘液,淀粉溶液变蓝,馒头水溶液也变蓝,这说明馒头中含有淀粉的成分。试管1和试管2加入了馒头碎屑是模拟了馒头经过牙齿的咀嚼后的状态,试管3的馒头小块则是未经牙齿作用。这样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第二步有2支试管要加入唾液,用教材介绍的方法:口含棉花然后把唾液挤入小烧杯,学生觉得不卫生,多数学生不愿做。我们做一个改进:口含5-7mL凉开水过1min后吐入小烧杯备用。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但唾液浓度较稀,实验时必须加量。

第三步试管1和试管2的搅拌处理则是模拟舌头的作用,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混合。这点要向学生讲明白。

第四步保温则是模拟口腔温度36-39℃,促进唾液淀粉酶保持分解淀粉成麦芽糖的活性。预先烧一些开水放入保温瓶,实验时倒70mL人大烧杯让学生用冷水兑至37℃左右,把3支试管放人大烧杯的水中保温,减少冷水加热时间,当水温低于36℃以下再用酒精灯加温至38℃便可熄灭。切勿使水温过高。水温过高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使其失去催化能力。

第五步加碘液摇匀,如果某支试管有蓝色出现,就说明其中的馒头的淀粉未完全转化成麦芽糖。

本实验正确的结果只有试管1不变蓝,试管2溶液变蓝,试管3馒头小块表面变蓝色。实验完成把它写入板书“观察现象”一栏。

某些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三支试管馒头材料加得过多,加入的唾液淀粉酶无法把其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麦芽糖。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让教师分发馒头给学生,控制馒头的量。②有的实验小组唾液浓度过低,教师应强调取唾液时口含水不要太多(一般不要超过8mL)。③有的小组用来保温的水温度过低或过高,有的水温高于40℃,以致淀粉酶失去活性;有的实验小组保温时间达不到要求等。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进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向学生指出。实验课将近结束时要对操作失败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现象给予分析,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让他们再做这个实验就不会或会少犯错误。

猜你喜欢
烧杯唾液馒头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特别的“冰袋”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馒头办”没了吧?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