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难而上 再创辉煌

2009-02-19 10:04
群众 2009年1期
关键词:张家港经济发展

黄 钦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经济大环境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张家港市以“坚定信心,创新应变,调整提高,共渡难关”为工作方针,动员组织全市各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苏州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坚定不移推进主导产业升级,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再创辉煌。2008年全市完成GDP12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超100亿元,增长20%;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800亿元,增长20.6%。面对压力,我们将继续努力,破难而上。

一是充分凝聚团队合力,始终保持争先创优的坚定信心。团队优势是张家港特有的核心优势,是张家港在严峻大环境中领先一步破难而上的坚强保证。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一些社会矛盾隐患,我们把张家港精神转化为逆势发展的信心,转化为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能力,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应变能力、执政能力,转化为高超的组织经济工作的能力,切实发挥“人无我有”的独特精神优势,在严峻的经济大环境下创造科学发展的良好小环境。我们用“协调张家港”建设整合资源“一促三保”。以“协调张家港”建设调动一切优势资源促发展,集中一切力量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经济环境,我们进一步举全市之力支持“两区一园”发展、理顺区镇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扶持装备制造业及总部经济,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创造应对危机的行业航母、区域航母。使全市经济发展继续保持抗风险能力强、发展态势猛的局面;面对严峻经济形势背后的礼会矛盾隐患,我们按照“企业少出事,村镇、部门控制快,市委市政府处置好”的部署和要求,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动态分析、预测预警,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有效保证企业法人资产完整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多策并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用广大干群搏击风浪的才智调整提高创新发展。张家港的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有着顽强的拼搏意志和决胜千里的能力。在严峻经济形势中我们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深化机关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组织经济工作、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积极为企业支招解难,趋利避害,引导企业家在共渡难关中养精蓄锐,谋求更高水平、更高效益、更高附加值的新一轮增长。

二是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不断积蓄加快科学发展的后劲。充分利用本土规模经济的龙头优势和临港经济、规模经济、外向型经济三足鼎立的结构优势,坚持先人一步的“逆向操作”,把危机作为调整结构、提高升级、积蓄后劲的机遇。发挥有利因素的最大效应,力争成为经济复苏之后的赢家。一是把扩大投入作为重中之重。利用银根松动、投资成本较低、政府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有效投入。全面落实大项目市领导挂钩负责制,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2008年完成工业投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服务业投资100亿元。全力做好彩虹TPT-LCD、沙钢钢铁研究院、英力士苯酚、张化机重工及锻件项目等已批大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总投资280.6亿元的沙洲电厂二期、英力士苯酚、长源热电五期、张家港非保税物流中心、华东粮油物流基地、沙钢镀锌钢板等12个项目报批工作,抓紧做好总投资217亿元的美国瀚森化学树脂、瓦克化学二氧化硅、道康宁有机硅项目环境配套、沙钢钢渣处理与利用等17个项目的报批前期准备工作,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二是把开发开放作为活力之源。大力发展同区经济。围绕园区投入产出在全市占比达到“两个85%”的目标,推进区港镇园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大杨舍”、“大锦丰”、“大金港”三个千亿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同区的招商引资主力军、经济发展总引擎的作用。保税区和金港镇以保税港区获批为契机,加快向国际性自由贸易区转变,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和杨舍镇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动漫软件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带动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冶金工业同和锦丰镇通过实施“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依托沙钢集团规模优势、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以高度集中、增益和流通为特征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特色产业园。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加快开发非洲、南美洲等新兴市场,重点抓好“塑机(饮机)出口基地”、“轻纺(服装、面料)出口基地”两大省级出口基地建设,推动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机电、装备产业等外贸出口增长点。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埃塞东方工业园建设进程,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市场导向型”的境外投资,加大开发资源能源项目力度,并购研发机构、知名品牌和优质资产,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发展之本。启动科技创新新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冶金、纺织、机电等五大经济板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整合科技资源和扶持基金,努力突破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加快向研发、设计、标准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产业升级。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出台具体措施帮助经营困难企业通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保运转、保市场、保客户,通过各环节创新保住发展的一切有生力量。

三是有效破解发展难题,牢牢把握促发展保增长的主动权。利用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机会窗口”加强“相机抉择”,帮助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发展目标,在资本市场最活跃的地方融资,在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方购买原材料,在技术设备最先进最低廉的地方全球采购,在产业链最具前景的地方进行资产重组和兼并,充分利用危机中的“利好因素”破解增长难题。赢得新一轮发展契机。破解传统产业高端化问题。牢牢稳住传统产业市场份额,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海外资产,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低成本扩张。比如,张家港天宇纺织等企业抢抓国外精纺龙头企业集中倒闭的机遇,以20%的低价收购国外高档设备,提高企业装备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目前占张家港经济比重14.7%的纺织产业,正抢抓各类机遇不断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步伐。破解新兴项目用地难问题。科学配置项目用地,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压力。充分发挥我市支柱产业、本土规模企业在行业中领先的优势,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吸引跨国并购、战略投资,破解绿地投资过度依赖土地的难题;在全球更大范围进行产业链招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存量资产,鼓励优质企业在不新增土地的基础上低成本扩张。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问题。调低2009年财税预期,坚持放水养鱼、休生养息;大力减少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做到能免则免、能减则减。2008年10月份以来,我市先后取消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9项、政府性基金项目2项,年减少收费8997万元。集中出台《关于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当前形势下建立银企协调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对企业扶持、减负、银企合作政策意见,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营、上市融资、兼并重组、外向拓展等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建立银企协调机制,加大有效投放,保障资金需求;鼓励企业投资、出口、创牌等,及时足额落实各级对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破解发展环境前沿化问题。抓住当前新一轮调整机遇,把缩短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时间距离、凸显张家港在长三角区域的前沿发展地位,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在国家启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积极争取道路、航道建设项目,力争我市在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好融入长三角都市圈体系,更大范围整合发展资源、集聚生产要素、人才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创造新的优势空间。

责任编辑:戈尚达

猜你喜欢
张家港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