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
英国在欧洲是个相当特殊的国家。英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有它的历史基础,也有今天的特殊原因。在历史上,英国是提倡和推进自由贸易的先驱,并且形成了独有的可以称之为自由贸易的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传统贸易概念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全球化,因为今天的贸易不只是货物,还涵盖了金融、教育等服务行业,包括技术合作和企业投资等多方面。现在的英国早已经不是制造业基地,英国的制造业已经转移到海外,因此保护主义就没有用武之地了。相反,英国的服务产业需要客户。客户能是谁呢?中国无疑是最大和最重要的客户和消费者。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非常深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重要性更突显出来。
和欧洲一些国家不同,尽管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英国并没有完全认同中国,但英国人更趋于务实。尤其是在香港问题得到解决以后,英国和中国之间主要是贸易关系,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只有在台海问题上英国有可能和中国起一些摩擦,那只是因为英国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显然不会成为英国的优先考虑,何况台海局势已经大为缓解。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和欧洲唯一有冲突的可能就是非洲问题,但在这一问题上,所有欧洲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向中国倾斜的国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英国政策制定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在非洲的积极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和英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早期是将外国企业“请进来”,现在则更多的是“走出去”;前几年更多的是中国“产品”的走出去,而下一步也更为重要的则将是中国观念和思想的走出去。在中国观念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不能走美国式的道路,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人家,因此,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在西方大国中扩大共识。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完全没有理由缺乏自信。中国人总爱抱怨,西方人不理解中国,但实际上,西方很多国家也同样渴望中国的理解。西方当然不可能忘掉他们的价值观,在价值观方面经常批评中国,但另一方面,和中国一样,对于西方社会来说,经济发展同样是头等大事。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和中国打交道。实际上,在很多年里,对西方国家领导人来说,经济利益是主要的,而基于价值观的批评是次要的。英国尤其如此。
现在对于中国来说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在西方鉴定和培养一些“关键国家”。而在这方面,中国和英国利益基础很大。今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而每一个“极”里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关键国家,支撑整个结构,扮演关键角色。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取决于这些关键国家之间是否可以形成利益基础,实现一些共识。现在中英的走近也是扩大共识的必然途径。▲(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本文由本报记者查雯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