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信令美对华态度改变

2009-02-19 12:09
环球时报 2009-02-19
关键词:国务卿原题人权

法新社2月18日文章,原题:希拉里希望建立牢固的中美关系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星期五将访华,她希望此行能将她所说的至关重要的美中关系提升至新层次。尽管经济关系仍将是中心议题,但希拉里希望与中国进行更全面的对话。

但专家们警告说,希拉里必须避免在人权和西藏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或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挑衅行动,以免激怒日益自信的中国——迄今她淡化了这些问题。美国外交学会研究员杰罗姆·柯恩说:“我喜欢希拉里的方式。它反映了总的局面,没有忽略布什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也是一种低姿态的做法,寻求合作而不是指责。这应该得到中国的欢迎。”

不过,贸易和经济议题仍是双边关系的引爆点。中国也已警告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上升,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曾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美中商会主席罗伯特·卡普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过于全面的双边对话会带来风险,因为单个问题上的“错误一步”,特别是保护主义,有可能危及其他问题上的努力。他说:“从这场经济危机愈发看出,中国如今太强大了、太全球化了,根本没法要它怎么做。”观察家们说,美国也必须接受,中国太强大,不会在这些问题上屈服于压力。(汪析译)

美国《国家利益》季刊网站2月17日文章,原题:亚洲的世纪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开始首次出访,其亚洲之行的目的地是精心挑选的。美国和欧洲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关系依然保持强劲,但亚洲可能主宰未来。美国的影响力不会很快不复存在,但21世纪更像是亚洲的世纪。

国务卿希拉里给中国传达的信息甚为重要。21世纪的轨迹可能由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如何适应中国崛起来决定。一些人指出,德国崛起也曾经历类似状况,两次世界大战让全球秩序重新排序。中国和美国,没有任何一国可以承受得起一次战争,更别提通过两次战争建立未来关系。

因此,华盛顿应该强调共同合作的重要性,无论分歧是在安全、贸易还是人权领域。这对于奥巴马政府意味着遏制自由主义游说团体的本能冲动;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尊重国际准则。作为全球领袖,中国应该、也期待被广泛尊重。(作者道格·班多,张大卫译)▲

猜你喜欢
国务卿原题人权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解法一真的不适合学生吗?
我国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
美国国务院官员序列(答读者问)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人权蓝皮书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美国国务院高官职责如何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