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逢昌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推动农村金融,但同时农村金融也逃脱不了农村经济这种弱势经济的负拉动作用。广义上来讲,农村金融应该是农村资金融通、信用的整合,指的是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和不在农村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农村资金融通和信用。
关于农村金融如何支持农村经济,特别是“三农”经济的发展问题,十几年来一直是经营者、监管当局、国家宏观调控当局所强调的,但从市场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尽管国家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总量在逐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远远赶不上整个金融业对其他行业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而且差距正在逐步拉大。针对这个问题,监管当局不断研究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完善现有的金融机构,增强其抵抗风险和支持“三农”的力度。现在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好便可以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但就我看,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以后,在“三农”直接投入的力度和比例上与以前相比却有所降低。一方面你的经营更讲求资本最大化,另一方面在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后以前所享受的财政优惠政策却立马停止,因此你在制度安排上不可能强制要求它的农业投入数量。当然,现在要繁荣农村的金融组织,实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结构,也是对的。2007年,我们滨海银行在新疆喀什设立支行,但在当地,大银行却在大量撤掉县级机构支行,而且撤掉的比例超过县域地区银行总量的40%,资金被大量抽调走,安排到东部发达地区、效益比较好的地方,因为大银行有上市的需要。可以说2007、2008年各大银行撤掉县域行的数量要远大于新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速度。国务院原来有位扶贫办主任,他讲“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户问题,当前农村贷款难,农户贷款更难,贫困农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他说他有1个亿的扶贫基金,在全国140多个县域转了几年,专门搞小额贷款,没有一笔烂账。这应该说是给我们引出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我们仔细推敲能不能作为经验全国推广呢?在这方面我跟他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这1个亿的资金是在140多个县寻找贷款对象,不交所得税和营业税,这个即使成功了,但对全国也没有指导作用。如果1个亿就放在一个县里面,所得税、营业税都得交,而且利率限制死,这种优势就没有了。2001年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搞信用村建设,发放了150个亿,农户不良资产占比在20%以上,这是管得不严吗?不是。仔细去查,发现这150个亿经过八年滚动周转,收了再贷、贷了再收沉淀了20多个亿,这些沉淀贷款你查,都是市场风险。经营错了,自然灾害绝收绝产了,想处理追索不良贷款,农民、农户的土地、房屋仍然没有完全所有权,清理不良贷款难度比较大。2001年天津市政府号召天津市市民提高生活质量,每人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大量扶持奶牛养殖,奶牛价格由4000元一头涨到10000多元,后来又跌到4000元,没有人喝,因为天津人每天早晨一碗豆浆,没有人买牛奶。2008年政府要求我们加大力度支持养猪的贷款,等猪养大了,当初买仔猪的价格已经变成成品猪的价格了,价格肯定竞争不过。但仍然贷了十几个亿,最后贷款很难回收。
监管当局针对现在的情况,对农村机构实行分类监管,适当给予照顾,其实我觉得这种照顾的结果只是降低它的入门标准、经营标准、质量标准,最后所形成的结果是风险高、效益低。同时,在人才引进方面,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收入较低,很难吸引外界高管人员和高级职工。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农村金融机构是金融业里的弱势群体,从中央政府到各级管理部门都应该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要给予高度关注。天津滨海农商行2009年大概收入十六七个亿,所得税就要上交四五个亿。如果能够对农户个人的所得税免征、营业税减半,那么全国大概可以减税150个亿。经营不好的金融机构可以用这笔钱解决风险问题,经营的好可以建立风险准备金,这样使得我们将金融支农问题并不只放在人民银行、监管当局和具体经营者,财政政策上也要考虑,由四家管这个问题。在支持农村金融方面,既要讲政策,又要讲效益,在搞好我们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能够通过政策的支持,包括财政减免税政策、人民银行对农户低息减免税的政策,使不在农村的金融机构愿意把资金投向农村,在农村的金融机构能够安心支农,这样我们农村金融才会逐步发展起来。谢谢大家!
(作者系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