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晓娉
摘 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有着较大的发展,同时也由于国家政策和市场风险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等因素致使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利于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民营企业 融资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60-02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有关资料表明,截止2007年6月底,我国私营企业已超过550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数的80%以上,加上2621万个体工商户,成为企业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总数占全国城镇全部就业人数的70%以上和新增就业的90%以上,2007年1月至9月,私营企业税收达3487.3亿元,占全国企业税收总额的9.4%。可见民营企业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自产生以来就面临着政策、市场、融资等多方面的约束,尤其是融资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资金短缺有多种因素决定,文章分别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因素、发展现状以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般来说,目前国内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采用的融资方式有股权性融资、债权性融资、企业保留盈余三种,此外,还有项目融资、政府基金等方式,民营企业资金紧张,要解决资金困难,大多需要从股权性融资、债权性融资等外部融资,由于诸多原因,民营企业外源性筹资举步唯艰。这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其对票据融资的利用程度较低、发行债券融资难、股票筹资渠道不畅通、利用租赁融资少、从民间借贷市场融资的权益缺乏保障等。本文拟通过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基本原因来探讨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可行方案和每个渠道能顺畅融资的理论前提,为国家制定合理的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达到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1.民营企业的出身导致融资难。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因此,许多民营企业都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抗风险能力低,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给民营企业的融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限制其融资方式的选择。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资本金比例一般要高于国有企业,但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较低,这种特点决定了民营企业起点低、发展慢、创新弱、规模难以扩大,涉足的行业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市场竞争能力低、经营风险大。同时,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经营者水平参差不齐,财务透明度不够等,有些民营企业出现财务报表作假、偷税漏税和逃废银行债务的非法行为等,这些因素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融资。同时,股票市场直接上市的门槛高,上市费用就高达几千万;债券市场动辄几千万注册资金的发行条件也让民营企业“望洋兴叹”;通过融资性租赁筹资还缺乏发达的市场。这样民营企业在寻求外部资金时,就将银行作为主要融资对象,但是银行对民营企业却很惜贷。
3.银行贷款渠道不通畅。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本身具有的风险和其行为的不规范,使银行及其信贷管理人员不愿对其进行信贷考察和提供信贷支持,惧怕正常风险演变为或被误认为道德风险。也有部分民营企业不讲信誉、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犯法、抗法等不良信用表现,导致银行普遍怀疑其信誉。同时,经常出现的民营企业多头抵押担保也限制了银行对其贷款支持。
4.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惜贷说到底是为了逃避风险,而风险的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因信息缺乏而在融资上造成的问题可能发生在两个阶段: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是会导致逆向选择。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的是: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即有关借款者的信誉、担保条件、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等,借款者比贷款者知道得更多,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优势使得贷款者在借贷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消除不利的影响,贷款者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借款者过去平均的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而不是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确定利率。这样,就会对那些高于平均条件的优良借款者不利,后者就会退出借贷市场。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借贷市场上借款者整体素质就会下降,那些最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贷款者常常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的人。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可能招致信贷风险,贷款者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即便市场上有信贷风险很小的选择。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指的是借款者得到贷款后,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从事使贷款不能归还的高风险投资或者故意逃废债务。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贷款者可能决定宁愿不做贷款。
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比国有企业、大企业更加严重,其原因是因为民营企业大多都有信息不透明问题。民营企业的信息基本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是很难获得有关民营企业的信息的。民营企业在寻找贷款和外源性资本时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由于民营企业对资本和债务要求的规模较小,使得审查监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往往不愿向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提供贷款。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相当困难,扩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民营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正处在相当的困境之中,如何扩展既能为民营企业提供充裕资金又能规避风险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对于此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增强民营企业的资本实力。在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自身资本实力,为进行融资创造更有利条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做:(1)加快民营企业资本积累,促进民营企业税后留利中增加自有资本的积累,这也是需要解决的观念问题。(2)走企业联合、资本集中的道路,资本的联合和集中对于民营企业也是可行的,现在国际国内的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实力,都在进行强强联合,而民营企业走合股等资本集中的路子,将有利于增强实力扩大融资。同时也可以进行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民营企业进行股份改造有利于进行外源融资,同时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可以增资扩股以扩大企业的资本实力。
2.研究国家政策抓住融资机会。民营企业可以利用国家政策融资,民营企业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是企业发展的指南,也是银行信贷发放的准则,对国家产业政策不甚支持和鼓励的行业,一般不予以贷款支持,民营企业要善于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利用政府政策,抓住时机,获得融资机会。
3.加强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就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来看,民营企业的资金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组成:一是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金,另一块是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主要为当地民营企业提供担保等。另外,可结合私有财产担保方式,民营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机构可接受企业信贷担保方式,同时金融机构应该还可以接受企业负责人以私人财产作第二担保。
4.商业银行应当吸纳民间资本加入。根据我们的国情,民间有大量的闲置资金找不到投资方向,商业银行应当吸纳民间资本加入,包括境外的投资机构。只是要将民间流资从“体外循环”引入“体内循环”,就会合理利用民间资金,减少资金所有人的投资风险,救活民营企业,促进社会安定,可谓一举多得。
5.拓展民营企业租赁融资渠道。融资租赁不仅是一种促进流通的营销方式,也是一条有效的融资渠道,可以考虑为民营企业拓展这条融资渠道,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着手:完善租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扶持租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指定民营企业进行租赁融资的保护政策和鼓励措施等,扩大融资租赁的商品范围。这样才有利于民营企业参与和实施。
6.规范民营企业贷款抵押。国家产业政策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银行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和鼓励的行业贷款力度较大,但对国家产业政策不甚支持和鼓励的行业,一般不予以贷款支持。各地方政府应该协调有关部门并确定应该扶持的项目,制定可行的抵押登记和评估的操作规程,分清不同抵押物的评估机构和登记管理机构,并将所有环节的收费标准统一起来,统一进行公告。同时要避免重复评估,评估和登记的期限应该适当延长,企业抵押财产如果在贷款前已经由合法机构评估,就不应再重复进行。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决策不科学、财务管理欠规范以及商业银行明哲保身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自身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民营企业将会走出融资困境,其融资渠道将越来越宽,民营经济必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万四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4)
2.陈李宏.民营企业融资的自身障碍及解决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7(1)
3.薛清梅.民营企业融资的规模障碍与解决途径[J].财经问题研究,2004(7)
4.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7)
5.我国企业超八成是私企[J].管理科学文摘,2007(11)
6.杨蕊.试分析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J].互联网
(作者单位: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运城 044000)
(责编: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