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谢德良
随着日本经济越发低迷,实体经济遭受的打击也更显惨重。民众消费需求骤减导致企业的产品大量积压,日本大企业纷纷兴起自购风。
据共同网16日报道,三洋电机旗下负责生产的子公司日前要求公司管理层职员约400人在本月底前购买20万至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万至2.2万元)以上的三洋产品。报道称,这项决策被三洋命名为“本社制品扩售购入运动”,但对管理层以外的普通员工并无硬性规定。此前,公司已多次向员工提出同样的要求。报道援引三洋方面的话称,三洋“希望让员工喜欢上自己的产品,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扩大三洋产品的消费者”。
三洋这一举措并非个案。据《日本经济新闻》13日报道,松下公司已经决定,要求管理人员每个人购买本公司的产品,金额在10万日元以上。按照松下的要求,全公司将有1万多名员工要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对此,《朝日新闻》称,松下做出这样的决定,不仅是为了恢复自己公司的业绩,也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松下方面的发言人称,松下经常进行内部促销,但“像这次这样指定购买金额和时间期限的情况还是7年来首次出现”。有分析称,这一举措体现了松下“同舟共济”的企业文化,员工将和公司在经济萧条中共渡难关。不过据松下方面称,这次自购是针对日本国内的企业员工提出的,不涉及海外,也不涉及在中国的员工。
富士通公司也在今年1月份号召10万名职工购买本公司生产的手机或计算机,呼吁员工以此保卫自己的公司。据《每日新闻》报道,本来富士通是以内部电子邮件形式通知的,但一名职员在网站上将其公开,使媒体获悉并披露出来。据悉,夏普公司也要提出同样要求,但是还没有制定具体的购买额度。
除了电器企业采取“自购”手段摆脱窘境,丰田汽车等汽车企业也采取过类似举措,丰田公司约2200名中层干部上月曾自发购买公司所生产的新车。对于日本大企业涌现的自购风潮,日本经济界人士石塚一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购买对于像丰田、三洋这样的大公司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不可能改变公司的艰难现状。但也许能像三洋所宣称的那样,让员工真正理解自己公司的产品,并且通过亲自使用,进一步完善、开发新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