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平台的设计

2009-02-18 09:11王永花张军征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设计

王永花 张军征

【摘要】以山西省为例,在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培训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面向农村学校教师的教 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平台的设计,希望能为山西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广大培训工作者提供一些可 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137—04

一 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必须 培养一支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较高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教 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通过培训不仅能推 动农村新课程改革,也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那么,什么样的培训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技 术能力呢?这是所有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问题。 而要回答它,首先需要了解农村学校教师对培训的看法和当 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在本研究的前期我们对山西省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培训现状进行了问卷调 查,并对部分教师做了访谈。调查和访谈的重点是县区和镇 一级的初中和小学,也包括少数具备基本信息化教学条件的 乡村学校,共发放问卷 684 份,回收 631 份,访谈了 3 所不 同层次学校的 10 名不同学科的教师。经过对调查数据和访谈 录音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后,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培训 的主要方式是集中面授,在这种培训模式中反映出了很多值 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1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培训者根据一般的培训目标和标准设计的,重点是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由于缺乏对 受训学员教学需求和实际情况的了解,如所教学科,信息技 能情况,受训学员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看法,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的情况条件等,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这些不是 来自于教师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很难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2培训模式

培训者讲授培训内容,受训学员接受培训内容。这种培训模式突出了培训者的中心地位,忽略了受训学员的主体地 位,缺乏培训者和受训学员之间的互动,这样就降低了受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在培训过程中,由于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训结 束后仍然无法将所学运用于教学实际。

3评价方式

培训结束后,培训者通过笔试对受训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注重对知识记忆和技能操作的考核,而忽略了对受 训学员过程性评价和实际应用情况的评价,所以这种评价方 式不能完全反映受训学员的实际水平。

4认知支持

这里的“认知支持”指的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为保证任务完成所获得的任何形式的积极的工作帮助,包括来 自同行教师、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以及专家人员的帮助,也包 括信息化教学资源等物化形式的支持。对教师而言,在信息 化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工作帮助是他们增长知 识,提升自身能力,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所不可或缺的。[1] 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教育技术难 题,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认知支持。而传统的集中面授培 训根本无法及时地提供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师遇到 实际困难时也不可能有专门的教育技术人员给与帮助,而只 靠同校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努力又无法有效解决。

5其他

集中面授培训在培训的时间、地点上灵活性不够。另外,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参加集中培训的成本偏高,包括交通、 食宿等费用。

二 网络培训平台的设计思想

网络与培训的结合是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顺应信息 化社会需求的产物,从此网络自身的优势也就被赋予到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中。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无法满足教师对新 知识、新技能的需求,而基于网络的培训可以使他们不受时 空局限,灵活地自定步调选择学习,及时平等地分享到最新 的优质学习资源,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 成本。另外,网络可以汇聚全世界的教师在一起交流和合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近距离培训。

随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山西 省农村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调查 发现,被调查教师拥有个人电脑或学校提供给其使用电脑的 人数达到了有效问卷的 52.1%,被调查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系 统的占 22.6%。而且从访谈中获知,所有拥有个人电脑的教师 家里都安装有宽带,可以方便上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育工程正处于建设阶段,相信山西省的信息基础设施会有更 大程度的改善和更广范围的普及。这些都为我们实施基于网 络的培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本文所介绍的培训平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当 前农村学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山西省农村中小学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而设计开发的,其设计思想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培训内容

通过前期调查和访谈,了解被调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技能,工作需求和日常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等, 从这些情况中分析出所有共性问题,并按问题性质将其归类, 针对这些归类的问题设置培训内容,选择相应的培训方法, 并设计培训活动。在具体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受训 学员的具体情况再做适当调整。

2培训模式

本平台采用“抛锚”式培训法,如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法等,将应用和实践的机会让给受训学员,使他 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训中提供的问题来自于被调查的 教师,而培训的目的便是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培训的过程就 变成了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这种培训模式会使学员以 持久的热情和主动性投入学习,进而提高培训质量。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员学会应用,学会反思,将理论知 识真正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持久的变化和更新。而培 训者在整个培训中起到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担任引导者和 学习支持者的角色。

3评价方式

为了真实反映受训学员的培训效果,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本平台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期性评价相结合的 方式,具体实现是运用 HTML 超文本语言、ASP 动态网页技 术和 SQL 数据库技术设计作业提交及评价系统和跟踪统计系 统,并且将博客系统植入到本平台中。过程性评价是通过跟 踪统计系统提供的学员登陆平台、下载资料、上传资源、参 与讨论等情况,以及博客系统中学员撰写的反思日志来实现; 终期性评价是通过学员提交的终期作品的评价情况(自我评 价和其他学员评价)和培训者制定的评价量规来完成。

4认知支持

本平台提供的认知支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优质信息化资源的提供和讨论区的多人交流平台。信息化资源的提供主 要集中在“培训讲义”、“资源中心”两个版块,这两部分 的内容有的是培训教师根据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作 的,有的是从其他网站精心挑选出来对学员学习有用的资源, 形式多种多样,有案例(文本和视频)、论文、课件等。另外, 论坛系统为所有进入本网站的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 平台,专门设置了专家答疑区和常见问题讨论区,为中小学 教师日常学习和工作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除以上之外,笔者考虑到山西省的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师 没有接受过网络培训的情况,在界面的设计上要做到简单、 直观、明了,还专门设置“培训指南”版块,使受训学员在接 受培训之前可以了解本平台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扫除 了他们使用本平台的技术障碍。

本平台总体定位是面向农村学校教师,提高其教育技术 能力,既可作为以面授教学与同步、异步网络学习相结合的 培训平台,也可单独作为培训的网络平台来使用,还可作为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之余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其教育技术能 力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 网络培训平台的基本结构

1平台表示层的模块结构

本培训平台采用 B/S 模式结构,按模块组织培训活动。 整个网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分为两种结构,横向结构为支持 每个模块教与学的各个版块,纵向结构即以每个模块的培训 活动流程为主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平台的功能系统构成

(1) 用户管理系统

用于管理用户注册、登陆、信息更改,及其权限设置,并为作业提交及评价系统、跟踪统计系统、论坛系统、博客 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名。

(2) 新闻发布系统

该系统只限于文字内容的发布,所以将其运用到“培训通知”和“政策文件”两个版块。

(3) 资源发布系统

该系统独立于新闻发布系统而存在,是由于其可发布的文件可以是各种多媒体格式,如以.jpg、.swf、.avi、.rar 等为 后缀的文件,将其运用到“资源中心”和“优秀作品”两个版块, 实现多媒体信息化资源共享。

(4) 作业提交及评价系统

用于受训学员提交作业,并允许同伴和教师评价。

(5) 跟踪统计系统

用于跟踪学员的登陆、学习资料下载、作业提交、参与讨论等情况,并对其进行每日统计和累加统计。统计结果不 仅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作为学员之间相 互督促、激励的一个有效手段。

(6) 论坛系统

用于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同步和异步交流,培养学员之间团队合作的能力。

(7) 博客系统

该系统是由多个其他系统组合而成的,将其植入该网络平台主要是为学员创设一个发表学习心得、反思体会的空间。 他们的反思日志将成为最终学习效果评价的一项依据,同时 为我们不断改良本平台提供参考。

四 网络培训平台的应用模式

1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1) 培训教师根据教与学的需要,通过自行设计和精 心挑选两种方式将优秀论文、案例、课件、视频录像等学习 资料整合到“培训讲义”、“资源中心”版块,为受训学员 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持。

(2) 受训学员在每个模块的培训结束之后将以不同的 形式提交作业,作业提交后将转化为资源上传到资源库,其 中一些优秀作品将会添加到“优秀作品”版块,提供给其他 学习者共享。

2培训过程的组织

本平台按模块组织培训,进入任何一个模块进行学习,首先提供给受训学员的是本模块的培训目标和评价方式,接 下来便进入学习。每一模块都设有提出问题(需要讨论区支 持交流)、明确任务(提供学习支持的链接)、进入学习(需 要讨论区支持交流、合作,提供学习帮助)、提交作业(由作业提交和评价系统支持实现)和评价区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1) 提出问题

该问题属于劣构性问题,取材于教师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各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困难,由培训者在培训前期设计完 成,呈现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可以是文本阐述、视 频观摩或案例展示等,本问题的解决便会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2) 进入讨论

问题提出后,学员便进入讨论,培训教师可以组织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讨论区异地同步或异步交流。在讨论过程 中,教师适当地给予指导和提示,让学员对该问题的解决提 出方案。

(3) 明确任务

根据不同的解决方案,教师组织学生进一步研究其可行性,最终明确要解决该问题所应完成的任务,并规定完成期 限和最终作品形式。

(4) 提供学习支持

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材料,可以以论坛公告的形式发布该通知,也可以在任务布置时直接提供,学员的学习都可以 在“培训讲义”和“资源中心”版块中找到较充分的支持。

(5) 进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学员进入自主或合作学习阶段,在该阶段,学员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自主探究,或远距离合作的方式进行 学习。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定时地上网交流来解决 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难题。

(6) 提交作业

任务完成后,学员通过网络平台提交最终作品,并可对其他学员的作品进行评价。

(7) 评价

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期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的依据是跟踪统计系统所显示 的数据以及博客系统的个人日志等,终期性评价主要依据最 终作品的评价量规。

五 结束语

“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平台”立足于山 西省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和培训现状,以提高农村教 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特色之处在平台内容的动态 管理上。本文就该平台的设计思想、基本结构和应用模式进 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广大培训工作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冰川,张军征.影响山西省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 培训绩效的 因素分析及 对策研究 [J]. 现代教育技 术,2008,18(09):61.

[2] 孟月萍.基于网络环境下培训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电化教 育研究,2006,(12):31-32.

[3]王荣良,李锋.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能力培训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23-24.

[4] 张军征,于文.基于网络的培训课程设计的探讨[J].现代教 育技术,2004,14(2):34-36.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