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毓平
杜甫和高适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是河南巩县人,大半生颠沛流离,辗转异乡。高适(公元702?—765年)是河北沧州人,青壮年时客居梁宋,后来驰骋边塞,仕途几经变迁。高适比杜甫约年长十岁,他们共同经历了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等岁月。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他们有过几次难忘的相遇。就像冥冥中有一种缘,两个浪迹天涯的人,总是能够在远离故土的某个地方,相聚在一起。当历史将他们的不朽诗篇流传下来时,也记住了他们青春做伴,知己一生的宝贵友谊。
汶上相识
在山东省济宁市附近,有一条大汶河,古称汶水。这里,东临古城曲阜,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是文化积淀深厚、风景怡人的地方。
唐玄宗开元末年,波光荡漾的汶水之上,有两个年轻人在这里相逢了。那个20出头,身体瘦削的年轻人叫杜甫,他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刚从吴越漫游归来,虽然进士考试落第,但年轻的杜甫雄心不已,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壮游。那个身材魁梧,30多岁的书生名叫高适,沧州人。他的祖父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高侃,父亲高从文任韶州(今广东曲江)长史。高适早年便随父亲旅居岭南,父亡后,高适就回到中原,客居河南商丘、开封一带。
望着刚结识的年轻朋友杜甫,高适想起自己十年前,在杜甫这个年纪,也曾满怀抱负,闯荡京师,但名义上的开元盛世,实际上日见腐败,高适想凭“书剑”本领入仕的愿望已不可能实现,他不得不离开京都,北上蓟门,漫游燕赵,现在客居梁宋,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
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萍水相逢,有许多说不完的话语。清清的汶水,映着他们开怀畅谈的身影。高适谈到他第一次进入边塞之后的感触,吟诵起那首被后人称为边塞诗力作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杜甫对此诗也十分熟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借汉写唐的边塞诗,广为流传。是高适北上蓟门归来后的作品。
杜甫十分欣赏高适奔放的诗情,感佩他对国家边防的忧患意识,而自己满腹诗书,却空怀抱负,甚至还没有写出几首真正的好诗。自己也曾在江南游历,也曾求仕不成,怀才不遇。相似的经历,更增加了与高适相见恨晚之叹。他也许并不知道,他与高适在汶上萍水相逢的剪影,被载入了时光的画册,成为一段令人遐思的佳话。自己的诗后来也远远超越了高适,被公认为“诗史”。
许多年后,杜甫回忆起他们的初次相逢,这样写道:
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
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
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奉寄高常侍》
这次相逢珍贵而又短暂,他们很快就分开了。但不知是二人约定,还是心有灵犀,不久,他们在宋州(河南商丘)再次相聚了。而这次与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如雷贯耳的大诗人———李白。
宋州重逢
中原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公元744年,宋州的秋天,显得格外浪漫,格外放达,格外高远。李白、杜甫、高适,三位伟大诗人的马蹄,踏响了宋州静美的清秋。
这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段美谈。三位巨星相互辉映,构成了一个美好绚烂而放荡不羁的秋天。
这一年,李白因为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刚刚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夏天,他与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一起到梁(开封)宋(商丘)一带采折瑶草,访仙求道。秋天,他们和高适遇在了一起。
在宋州以北,直到单县,有一片大泽叫作孟诸。单县是远古后期氏族首领单父居住过的地方。这里,从来就是适宜游猎的区域,三个朋友在这里呼鹰逐兔,放浪形骸,过着“裘马轻狂”(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日子。他们有时在城里的酒楼畅谈痛饮,有时登上吹台,南望芒砀山上的浮云;有时在黄昏时走上单父的琴台,北望没有边际的寒芜,似乎可以一直望到渤海的海滨。他们来到古大梁,想起春秋战国时期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不禁暮天伤怀,抚剑悲歌……
这一天,他们一起骑着骏马,挎着弓箭,驰出东门。秋日的鲁地,漫天衰草,一片霜白。雄鹰在天空翱翔,狐兔在草间闪躲跳跃。他们纵横驰骋,狂呼海啸,一时间猎获了许多的狐兔,于是趁兴在单父东楼上通宵豪饮,李白挥笔狂书:
……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归来献所获,炮炙宜霜天。出舞两美人,飘摇若云仙。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李白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对于三位诗人,特别是杜甫和高适来说,这真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曾几何时,高适在田家闲居,满腔抱负无从施展,身旁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借杯中浊酒以浇心中块垒,发出“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的慨叹。现在,三个朋友在秋日的阳光下共同登高怀古,挥洒心情,自是多了一份逍遥与超然。他在《同群公秋登琴台》诗中一方面发出“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的思古之幽情,一方面表达自己的超然物外:“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
杜甫后来常常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这样写: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昔游》)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遣怀》)
他们在描绘这里苍茫的万里风云时,也谈论当时的时事,谈到近几年来玄宗好大喜功,边将们专门用立功边疆来夸耀功绩,以博得皇帝的欢心……诗人们在寄情山水的同时,不失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慷慨悲歌中,跳动着不甘寂寞,急于用世的雄心。
不久,三个朋友都先后离开了这里,高适南游楚地,杜甫和李白到了山东齐州。
两年之后,他们又有了一次短暂的聚会。那是高适应齐州(今济南)太守李邕的邀请,到齐州拜会李邕。这个时候,李白和杜甫还留在齐鲁,于是三位诗人又相聚在一起。很快,杜甫西奔长安,李白南下吴越,而高适紧随其后也到睢阳去了。至此之后,高适和李白再也没有谋面,而高适与杜甫却依然有着生命中不可预知的机缘。
同题赋诗
在古都西安,有一座被视为西安象征的建筑,它就是著名的大雁塔。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的慈恩寺内,因此,大雁塔又被称为慈恩寺塔。
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的秋天,有几位诗人登上了大雁塔,他们分别是杜甫、高适、岑参、薛据、储光羲。五位诗人登高怀远,即兴赋诗,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极为风雅的同题笔会。除了薛据的诗失传外,其他四人的诗均留存下来。
这一年,高适50岁。此前,他和李白、杜甫分别后,浪游数载,最后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作书记。752年的下半年,他随哥舒翰入朝,到了长安。而他的朋友杜甫在六年前就到了长安。杜甫本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但是,唐玄宗的纵情声色,疏于朝政,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压抑人才,都让满怀希望的杜甫备受打击。六年过去了,杜甫无所作为,只有和朋友们在一起,还可以暂且慰解心中的愁苦。高适的到来,真是让他异常欣喜。
老友重逢,执手相望,感慨良多。六年的时间不算长,却恍如隔世。当年英姿勃发的杜甫,已是不惑之年,清癯中透出明显的忧郁。自称“我本渔樵孟诸野”的高适,半百之年,终得赏识,却也是难展宏图的一位幕府书记。宦海浮沉,壮志难酬,两个人真是有太多的共同感受。不久前,高适曾任过封丘尉,那是一个让有良知的诗人最难忍受的职位。高适痛心疾首:“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高适《封丘作》)虽然这是他渔樵生活了几十年后得到的第一个职位,但他还是弃官而去。现在两个朋友在长安重逢,杜甫真心地为高适庆幸,因为朋友终于脱身县尉,再也不用鞭打人民了。
他们相约在一个爽朗的秋日,同登慈恩寺塔。当然,他们还约上与高适齐名的诗人岑参,还有时任长安大理司直的薛据,以及开元十四年的进士、一度隐居终南山的诗人储光羲。
慈恩寺在长安东南的进昌坊,经过一些庙宇便是曲江。他们登上寺内七层的高塔,俯瞰这渭水与终南山中间的名城,更清楚地感受到了大自然雄浑沉郁的万千气象。
高适才思泉涌,第一个挥笔成诗:
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
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
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这时,诗名极大的薛据也一挥而就了。
岑参在登高望远中,感慨幽思,顿生禅意,见高适、薛据佳句已出,岑参就以《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阁》为题,“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一首气象阔大的五言古诗,也喷涌而出。
储光羲以描写田园山水而著称,吟咏山川景物自是他的长项,只见他不慌不忙,一首风秀熨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显得格调高逸,趣意深远。
杜甫思索良久,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几年来,在长安的种种际遇,朝廷的内忧外患,让他感慨万千。他不忘随笔写上这次雅集是谁先吟得了佳句,在诗前自注:“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而后挥笔成篇: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这首《同诸公登慈恩塔寺》的诗,有景有情,寓意深远,借景比喻人君失道,清浊不分。特别是结语,正如后人所评“另开眼界,独辟思议,力量百倍于人”。诗人将一首记游之作写成一首政治抒情诗,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个性。
这次同题笔会,几位诗人的作品孰高孰低,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高适的诗写得最快,杜甫的诗写得最深刻,是不争的事实。
这正是号称治世而实际乱世的种子已经到处萌芽的时代。奸臣弄权,政风腐败,大臣们好大喜功,挑动战争,人民受着纳租与服役的残酷剥削。高适与杜甫,一个过着幕府生活,一个在长安贫苦无依,个人的困窘与时代的痛苦交织着,萧瑟的秋风洗却了当年的年少轻狂,洗不去的是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样是一个秋天,同样是诗友聚会,他们没有了诗人当年的狂放不羁,更多了几分忧思沉郁。
不久,高适离开了长安,在哥舒翰的军中驰骋疆场,奋力抗敌。杜甫在755年得到了一个河西县尉的职位,但他绝不愿重蹈高适当年封丘尉的覆辙,去过逢迎官长、鞭打人民的生活,他虽然贫困,却不加考虑便拒绝了这个任命。
安史之乱暴发了,皇帝逃离长安,人民妻离子散。杜甫和高适,本是浪迹天涯的两个朋友,在战乱和此后一段时间的动荡局势里,本该“动如参与商”般天各一方,难以相见了,却又奇迹般地相遇,并有了一段把酒临风的快乐时光,而他们相聚的地点,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杜甫草堂。
草堂情深
从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到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吊死林中,安史之乱整整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这期间,杜甫辗转奉先、白水、秦州等地,在759年岁末到达了成都。
浣花溪畔,绿水盈盈,鸟鸣阵阵,杜甫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经过两三个月的经营,草堂在暮春时节落成了。从此,这片地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这座草堂,也成为杜甫与高适一生中最后相见与延续深挚友谊的见证。
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牵引着他们。不论怎样沧桑变幻、斗转星移,两位诗人的足迹,终将汇聚在一起。
756年5月,当杜甫从奉先带领家人到达白水时,高适正在扼守白水以南的潼关。759年的岁末,杜甫到达成都,高适则在第二年就来到四川彭县任彭州刺史,不久改任蜀州(四川崇庆)刺史。杜甫是飘泊无依,无奈定居成都;高适是宦海浮沉,辗转官至蜀中。真是因缘际会。两个朋友在各奔东西后,本以为远在天边,忽然又近在眼前!
杜甫在这年深秋,从草堂赶到蜀州拜访高适。
天涯相见,更觉情亲,何况是经历了战乱之苦!虽然此时的杜甫穷困潦倒,但高适十分珍惜这位他乡遇到的故知,盛情地请杜甫一再游览蜀州附近的山山水水。761年春天,杜甫重到这里游览时,写出这样的名句:“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水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这一年的岁末,两个人距离更近了,因为高适代理了一两个月的成都尹。两位好友住在了同一座城市,真是惬意非常!高适经常带着酒到杜甫的草堂来访,杜甫自愧没有鱼呀菜呀的招待,就劝高适“多多地喝酒”。高适看着满脸沧桑的杜甫,说:“你年纪比我小得多,可看上去比我老多喽!”杜甫一指高适的满头白发,取笑比自己年长的高适说:“头白恐风寒哦!”杜甫那首《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
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
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
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可惜,这样的美好时光太短暂了。不久,成都发生叛乱,蜀中道路阻隔,致使杜甫流亡到东川梓州。
草堂一别,成为两个朋友最后的诀别。高适先是领西川节度等职。763年回京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765年,高适在长安去世。远在西南的杜甫闻听噩耗,睹物思人,肝肠寸断: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
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
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
独步诗名在,只令故旧伤。
———《闻高常侍亡》
这是杜甫写给高适众多诗篇中的最后一首诗,诗中高度评价了高适的诗名,寄托了自己对朋友无限的哀思。
五年之后的冬天,59岁的杜甫病死在湘江的船上。
诗赋友谊
在杜甫与高适的交往中,两个人经常以诗互答,传递彼此间真挚的情谊。特别是杜甫,有记载的有关高适的诗就有近二十首之多。
这些诗,大体分为三类。
一是表达杜甫对高适思念与牵挂的诗。
高适在哥舒翰军中时期,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大责任,而战争惨烈,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让杜甫在羡慕纵横疆场的朋友时,更多的是一份担心与挂牵。他在《送高三十五书记》的诗中描述高适“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的英姿,并劝勉高适珍惜微职、慎其容仪,预言高适十年之内必持旌麾。自己与之天各一方,只能期盼高适在守边的余暇中尽快的将“从军诗”寄来一飨。“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战事连绵,有人从边关来,杜甫不忘让他带上自己写给高适的问候,在《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中写到:“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定是读到军中的高适不断写出的好诗,杜甫担忧之中露出欣喜:“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寄高三十五书记》)把个老了的高适新诗又多、蹉跎得慰的境遇说得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