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松鼠搞科普

2009-02-17 07:11
新民周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博客松鼠科普

陈 冰

“更可贵的是,小松鼠都是‘野生的,不是‘家养的。他们全凭对科学的爱好和忠诚,自觉自愿、有滋有味地写科学文章,而不是愁眉苦脸、搜索枯肠,奉命搞‘科普工作,并不断抱怨国家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和扶植。”

新天地,弦理论,IT男。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和事被一场名为“小姬看片会”的科普活动连在了一起。

小姬,笔名姬十三,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2008年4月他将科学松鼠会博客(http://songshuhui.net/)推向互联网,7个月之后一下子在多如牛毛的博客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五届国际博客大赛“全球最佳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两个主要奖项。紧接着,这个通过轻松诙谐的方式传递科学真谛的团体又入选2008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如今,这个以博客讲常识,辅以实体活动的科学松鼠会的日访问量超过2万次,RSS订阅用户超过4万。

孤独的写手

姬十三,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研究方向是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2007年一毕业,他就主动选择了一份类似待业状态的职业——自由撰稿人。放弃专业背景,没有固定单位,没有稳定收入,还有来自家人的极力反对,姬十三全然不顾,专心致志、搜肠刮肚地写下一切可以引起阅读欲望的科学文字。如今,他已经在近十家媒体开设各类与科学有关的专栏,作为圈内颇有知名度的科学写作者,卖文为生的日子看上去并不艰难。

这一切都要感谢他读博士时的无心插柳。因为喜欢上了《科学美国人》上史蒂夫·米尔斯基(Steve Mirsky) 的专栏,他主动跟《环球科学》的编辑请缨,做米尔斯基“反重力思考”专栏的固定译者,“我来翻译这个专栏吧,我爱这个家伙”。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进入了杂志撰稿人的圈子。

“像电影、音乐、体育、政治都有很多人写评论,也有很多人看。我就挺不服气的,为什么科学没多少人写,没多少人看?所以,我也想试试,能不能把科学评论、报道写得像那些领域的文章一样好看、有意思。”

在姬十三看来,科学不一定是要“普”的。所以他坚称自己是科学作者,而不是科普作者。“关于科学的文章,只要能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觉得‘咦,原来科学也是个好玩的事儿,也许就达到传播科学之美的目的了。科学提供很多有用的知识,也提供很多无用却很可爱的事实。非要看完了能学到什么东西吗?我想也不是一定的。”

“王三表老师扔给我一个鸡鸡问题,说有个女孩问,‘男人平躺着的时候,小鸡鸡在自然不冲动的状态下,都是往左边歪,这是不是真的?

“虽然时常被称为‘鸡十三老师,但在过去的30年中,我其实没有接触过多少鸡问题。(平客一定说,不对,至少我们每天去肯德鸡,每天在食堂大声嚷嚷“吃鸡巴。”)记得在仅有的4年学校公共澡堂日子中,也没有多少机会观察同伴的工具。相信很多男人也要等看了这个问题才会去思考自己的倾向,所以,鸡鸡的左右命题,由一位女孩提出,其实是非常合情理的……”

看了这段博客,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好奇心一不留神被勾了出来?通常情形下,姬十三都能把科学装扮得如此“闷骚”。但是温情脉脉的科学文章写得多了,姬十三忽然觉得有些不满足了,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搭建一个供科学作者、译者、编辑和记者交流的小平台呢?

“我们这个领域其实很小众,大家会觉得孤单。有了这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想交流的人。培养新人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我们想让理科青年们看到,除了做研究之外,还有另一种选择。”

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的名字来自一个有趣的比喻:“有人说科学像坚果,外壳坚硬,内里醇美。我们做科普,就是为大众剥开坚果的硬壳儿。先开始说叫胡桃夹子会吧,这有点儿拗口,最后就定成松鼠会了。”

和“科普写作”给人一种老态龙钟、一本正经的印象截然不同,松鼠会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博士、教师、科学记者、媒体编辑和公司白领等年轻人,他们用鲜活的语言叙述那些貌似极其深奥、晦涩的科学常识。

4月底上线的“科学松鼠会”,很快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战役——“5·12”汶川大地震。地震当天下午,“科学松鼠会”很快就张贴出一篇和地震有关的科学原创文章《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对“动物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随后的一个月里,“科学松鼠会”在20天内发稿30余篇,内容涵盖地震知识的各个方面。这个专辑使他们的日IP点击量达到了16000人次,这些客观、严谨、科学的文章纠正了我们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许多常识性错误。科学松鼠会也一战成名。

人文社会关怀是松鼠们写作的首要宗旨,以大地震为肇始,“科学松鼠会”上的许多文章都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毒奶粉”事件曝光后,松鼠们反应迅速地贴上和牛奶、食品安全有关的科学文章。还有一位细心的作者总结了所有有关母乳喂养的专业问答。针对橘子生蛆事件、瘦肉精、面粉增白剂,“专业、好看、活泼、有内容”的文章比比皆是,迄今,松鼠们已经发表500多篇、超过200万字的原创文章。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赵致真感慨地说,“松鼠会这个新生代的科学写作群体几乎横空出世、突如其来,一起步就高唱入云。中国科普界的一块心病,就是科普队伍的老化和断层。而这群小松鼠们视野开阔、思维新潮、文理兼优,展现了整齐的阵容、旺盛的活力和涌泉般的原创作品,他们在凭实力说话。一只小松鼠也许身单力薄,但松鼠成群、优势互补后,整体就大于部分之和了。更可贵的是,小松鼠都是‘野生的,不是‘家养的。他们全凭对科学的爱好和忠诚,自觉自愿、有滋有味地写科学文章,而不是愁眉苦脸、搜索枯肠,奉命搞‘科普工作,并不断抱怨国家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和扶植。”

想做得更多

科学松鼠会的作者们遍布世界各地,他们通过内部论坛、MSN群进行交流讨论。选题、策划、文字、图片、译文,科学松鼠会这个松散的组织从某种程度上有点像个编辑部,他们还和国内的媒体合作,将小松鼠们的业余写作推荐到平面媒体上发表。

“既让作者获得一定的稿费收入,也可以扩大科学文章的社会影响力,培养新的科学写作者。我觉得松鼠会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让媒体和科学作者找到对方。”姬十三认为科学松鼠会目前的态势足以让“科学枯燥乏味,会降低报纸发行量,降低电视收视率”的定论受到怀疑和动摇。

成名于网络的“科学松鼠会”眼下正积极开展“落地”活动。他们在北京举行了3次看片会,放映一些经典的科学纪录片,由松鼠会中的专业人士来点评并回答观众提问。2008年12月13日,已经在北京发展的姬十三空降上海新天地,在一家环境幽雅的餐厅中组织大家探讨《宇宙的琴弦》——玄而又玄的弦理论。观众都是通过网络报名产生的。

除了科普活动,松鼠们还想做得更多。2009年初,一本集合了松鼠会成员科普文章的图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新鲜出炉。先睹为快的网友这样评价这本书——它给了我很多有益的知识,尽管它不能教会我怎么把套着的股票解了套、也没有神秘兮兮地把成功“秘密”传授给我,但我还是很喜欢看它,因为我觉得我就是亟需用科普的知识为自己补补钙了。

另外一个数据可能更能说明读者对这本小书的喜爱。这本首印了6000本的图书很快又加印了5000本,这在科普类图书中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猜你喜欢
博客松鼠科普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