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平第四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于2008年12月9日在广州举行。论坛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模式变革”为主题,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金融危机与企业发展模式变革、战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经济变局中的新广东发展模式等问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林雄在讲话中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林雄说,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而又厚重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巨大的历史勇气全面推动体制改革,打开大门走向世界,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胜利前进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中国的发展模式日益显示其巨大优越性,越来越吸引世界的关注和研究。企业是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主体,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创新了千姿百态、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发展模式。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宝贵的财富。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需要很好地加以总结并加以理论提升。
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林雄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广东如何科学应对和及时转型,把确保经济增长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使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相协调,化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林雄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必然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战略支点。全球竞争在继资源竞争、资本竞争之后,进一步演化为文化的竞争。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文化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企业素质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要构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关键是要建设创新型企业。而建设创新型企业,必须发展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的创新精神。企业文化是软实力,也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证。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的兴衰成败足以证明,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的引领和支撑,即使在一时风生水起,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提升道德文化素质,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不断化解“利”与“义”的矛盾,克服短期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带动全社会的经济行为趋向高尚的动机,使生产经营在健康、文明的轨道上前行。
林雄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刻理解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发展,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互动联系出发,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现代企业文化,推动发展模式转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广东的企业界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在建设企业精神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林雄说,从广东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文化、有利于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有利于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
林雄强调,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确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推动广东企业文化建设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