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中国教育变革30年

2009-02-12 08:48许丽艳
中小学管理 2009年1期
关键词:改革学校教育

许丽艳

2008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17届学术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除了来自全国部分高校不同学科的164名专家出席大会外,来自小学的十几位校长及中层干部也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围绕30年来教育改革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本文从整体研究和具体研究的角度对学者的观点进行概述。

关于中国30教育变革的总体研究与思考

1.教育改革阶段的划分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认为:中国近30年的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4个大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武汉大学程斯辉教授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哲学思想作了3个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是政治教育学阶段(1921-1978),第二阶段是经济教育学阶段(1978-1998),第三阶段是民生教育学阶段(1998-2008)。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哲学发展走向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方向越来越正确。宁波大学徐建平副教授认为,教育改革阶段的划分应有教育特色,体现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广州教育学院郭凯博士认为,分段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教育,同时要以国家重大政策文本为依据。杭州师范大学周俊博士提出,根据比较教育的观点,学校外的事情往往比学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因此,我们应从社会的视野和国际的视野两个方面审视教育改革,而非局限于简单地从年代上对教育变革进行划分和界定。

2.教育改革的特征及趋势

石中英教授从教育改革的性质定位、背景认知、路径选择、价值诉求等4个方面对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概括。他认为,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性质从根本上说还是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教育改革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教育改革具有突然性;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10~15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性质会更加突出,教育改革的背景认知会更加全面,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会更加多样,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会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的学者比较认同石中英教授关于教育改革具有突然性的观点,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是渐进式的,因此教育变革也是渐进式的。关于改革路径问题,程斯辉教授认为,在现阶段,既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有自下而上的改革。

3.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石中英教授对中国教育改革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通过援引美国学者的观点,说明美国教育改革与社会经济改革相脱离,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教训。但是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过于一致,甚至用社会变革的逻辑改革教育,也可能会出现忽视教育自身的规律、违背国家培养人才的初衷等问题。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增加了政府改革的政治风险,同时导致中小学校和教育实践主体改革的惰性。教育的完善不应仅靠外部专家来设定目标,而应主要依靠校长、教师基于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责任,根据学校的问题进行改革。从背景认知的角度,我们忽视了对中国社会文化危机的认知,教育首要的功能应是文化传承,而现在学校、学生以及家长首先关注的是职业需求和经济需求。从教育改革的价值趋向来说,教育改革应更多地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完整的心智、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4.教育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有代表提出,教育研究者要获得自己的身份和利益就要做好阐释者,阐释民间最基本的愿望。有代表对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角色定位问题感到困惑。石中英教授指出:教育理论工作者介入实践领域发挥作用,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悲观,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自身去反省。教育理论工作者进入实际领域,不要带去一套专业术语,不要忘记谁是实践的主体,要放弃到实践中挑毛病的做派。理论工作者对实践缺乏信心,暴露出我们对实践的无知。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把中外古今的优秀教育理论介绍给实践工作者,帮助他们思考;同时要注意转换身份:理论工作者不是实践工作者的导师,而应成为实践工作者的朋友。

5.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博士认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是由相关利益主体相互博弈驱动的,利益主体及各自的参与路径构成了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利益主体除了学生、家长、教育实践者、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普通民众之外,还包括逐渐崛起的教育媒体从业者、教育产业投资人以及人才消费者。教育改革的利益主体主要以3种方式参与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关键资源配置以及执行或抵制。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存在利益主体参与缺少规范、关键利益主体刺激不足以及利益主体参与路径不畅等问题,动力机制的优化必须在保障教育效率的基础上以民主方式推动。

6.教育改革的阻力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周兴国教授认为,教育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会因制度冲突而引发改革阻力问题。教育制度的冲突表现为各种教育制度之间、正式的教育制度与非正式的教育制度之间、教育制度与制度背景之间、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制度建设之间的冲突。消除教育改革的制度阻力,需要理性地分析教育制度内含的教育价值追求、教育理念的制度化,设计出基本的教育制度。

此外,学者们还从改造主义、改革代价等角度审视了中国30年的教育改革。

关于中国30年教育变革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1.农村教育改革问题

曲阜师范大学庞守兴教授对农村教育30年以来的大事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他认为,中国农村教育改革通过以下主要事件串联起来:城乡分离的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行,感动全国的“希望工程”,无疾而终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新世纪伊始的“以县为主”。到“三农”问题时代,农村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只有在最近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之后,农村教育才得到喘息的机会。有学者认为,要重视对农村教育中典型经验的研究,追问:这些典型是怎么树立起来的?谁树的?为什么要树?通过个案研究,探讨本质规律。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韩冰清副教授基于对湖北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城市化

模式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他认为,必须重新定位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方向,改革单一的教育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从根本上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模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谭细龙教授认为,乡村小学是农村的文化中心,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放宽人员编制,按功能拓展的需要建设好乡村小学,提高乡村小学的教育服务功能。

2.新课程改革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张荣伟博士从政策、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阐释了新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从而揭示其本体结构、认知框架与改进思路。内蒙古师范大学王利博士通过调查指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亟待加强。

北京师范大学文亚同学从教师的自我存在意识和教师存在的意识两个维度,分析了当前新课改中教师作为“人”的存在被忽视的现象,揭示出当前教育领域中教师存在意识被遮蔽的现实,并尝试性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于新课改中的教师培训问题,有学者提出,教师的工作与中高考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展教师培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博士指出,可以通过减少口号(了解实践需要,先解决实际问题,如考试问题)、渗透课改理念、改变教师研究方法、保持道德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与考试目标及要求的一致性等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北京教科院基教所赵学勤所长认为,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理论普及的关键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实践者解释。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理论工作者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是解决教师上不好课背后的问题。来自一线的学校管理者反映,一线教师需要理论的指导,相较而言,教研员的指导更切合教师教学的需要。

3.其他几个问题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徐建平副教授认为,政府权力的大小以及政府本身的强弱对教育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教育改革对市场机制或民主机制的选择应是一以贯之的,强政府的实现是符合中国当下教育发展情势的合理选择。武汉大学蒲蕊认为,探索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需要把握二者关系重建的社会转型环境,重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对政府支教政策的思考。宁波大学孙玉丽教授从文化视角对县域内支教政策的演变进行了思考。以宁波市为例,支教政策由注重关注个体行为,到关注团队行为,再到关注文化改造,由此可以看到支教中的文化元素。

▲社会转型与学校变革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分析了学校变革的障碍与问题(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影响与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学校系统的保守性、学校变革的单向度思维方式、教育管理改革中的行政主义、学校中参与变革的人员的惯性与惰性),提出了学校变革的策略:确立教育改革的生态系统观;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校本学校变革与发展;加强社会文化研究与学校文化重建实践,促进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学校与社会沟通交流的研究与实践,为学校变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等。

▲如何发挥教师在改革中的作用?来自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反映,师范学校毕业的一些本科生到小学后,其教学技能不令人满意,“看着舒服,使着难受”。宁波大学陶志琼教授认为,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资源,教师应通过对学校教育改革之本质的认识,了解和把握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发挥自身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认同教师职业生活的内在魅力,与教育改革共舞。

▲转型时期青少年人格形成问题。有学者建议应加强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调查研究,以避免被日常判断所迷惑。洪明博士认为,统计学意义上没有问题并不意味着在教育中不存在特殊性,研究者应关注教育研究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副教授指出,儿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社会大背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以及社会道德的沦丧是主要的社会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唐玉光教授指出,我们目前评价学生的体系存在问题,我们习惯于从找问题的角度而不是从整体的角度评价学生。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一线教师指出,在有些中小学,家校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甚至存在家长打教师的现象。有教师总结,家长可分3类:顺教育家长、反教育家长、缺教育家长。反教育家长只是一部分,教师要研究怎么把这部分家长争取过来。

▲对教育个体研究的呼吁。有学者呼吁要加强对校长、教师个体的研究,抛开所有的理论框架,分析校长、教师有代表性的言论,研究校长、教师在不同时期思想发展的脉络,特别是关注其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实践。这种研究非常有历史价值。通过对个体进行剖析,我们会清楚改革到底是什么状况。

此外,学者们还就高考制度改革、多元社会道德教育的双重性,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在改革中教师的权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编辑沙培宁)

猜你喜欢
改革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