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09-02-12 08:47刘炳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

刘炳艳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孕育着国家的希望,身系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从事教育这项崇高的职业,自然值得每一个教师为之自豪与骄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古以来,人类社会都未曾吝惜过对为师者的赞誉。然而谁也不得不承认,如今这些耀眼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身在其中的教师们更是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从教的信心与快乐。那么,教师到底是个怎样的群体?是什么将原本与“天地君亲”处于同等地位的教师推到了一个难以言说的复杂境地,以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工作的最大动力——职业幸福感?

一、职业压力大——经常处于忙碌又焦虑的状态

现在的教师,早已不能像古代的私塾先生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单纯地研究教学、教育学生了。他们要搞好班级的日常管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注重平行班级之间的较量,要应对上级的各项检查,更要追求升学率。另外,还要处理好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组织收费……诸如此类难以计数的繁杂琐碎的工作,令承重能力有限的教师经常承受着无限的挑战。教师也不过是普通的血肉之躯,压力太大了就难言幸福。

单说考试这一项,虽然很多省市名义上制定了取消各级各类学校分数排名、公布成绩等减负措施,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也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可是实际效果并不令人乐观。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仍然是以分取人,许多学校我行我素,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依旧分数至上。为了追求体制内的一些待遇,教师们不得不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拼命追逐高分。题海战术,车轮大战,“摧残”学生的同时也折磨着自己。而稍微清醒的那部分有职业良知的教师,更是在向现实无奈地妥协后,备受心灵上的煎熬,进而陷入不断的迷惘与困惑中,不知道自己所倾力付出的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所应做的。

教师的工作量之大,亦是许多只看到他们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人群所不清楚的。现在很多地方学校的师资力量与生源分配都严重失衡。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当地的教育品牌,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择重点入学,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也都纷纷择名校而栖,导致部分重点学校的班级人数达到了八十以上,而个别学校才三四十至四五十不等。可想而知,那些被盛名所累的教师们,拿着同样的工资,却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学生人数众多带来的工作难度除了要占用更多精力组织教学、更多时间批改作业之外,还要着眼于每一个孩子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其提供有效帮助和针对性的教育,保障其安全,这些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艰巨责任。另外,学校要前进,教师要成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研究工作同样要频繁进行。一个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总是有无限可能多的事情,要他不得不终日行色匆匆,埋头苦干。有些班主任或语文教师(批作文)甚至经常把工作带回家加班干,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应有的休闲娱乐无法保障,你又怎能奢望一个身心俱疲的教师充满幸福感地去工作呢?

二、信任与尊重危机——教师面临社会的质疑

2008年的中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四川大地震这一历史性事件折射出很多职业人群在灾难面前人格的高尚与灵魂的低劣。除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和可爱可敬的部队官兵们,让人难忘的还有那些舍弃生命为孩子撑起“安全之伞”的教师们。可不幸的是,他们当中也出了一个“范跑跑”。就在网络等媒体还在对此口诛笔伐、余怒未消之时,又出现了“杨不管”事件。一时间,教师这个群体以前所未有的频率站到了公众的天平上,经受着一轮轮职业道德的拷问。其实,有关个别教师的负面报道之前也是屡见不鲜,为什么现在社会反响如此强烈?冰冻三尺,自然非一日之寒。部分教师的确素质低下,师德不高,教育学生简单粗暴,不讲究方法,更不会与家长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与之关联的人群难免会对此产生失望或对立情绪,这也需要引起其他教师的深刻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每天孜孜不倦、为学生倾心付出的教师,每天默默无闻、为教育奉献所有的教师,毕竟占了我们教育战线的大部分呀!惩恶扬善、弘扬正义永远都是天下大道,由“点”及“面”看待问题本身就有失科学,“窥一斑而见全豹”更是缺乏公正。

另外,现代社会的部分家长们其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要比部分教师丰富,甚至在有些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教师。这让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迷信与崇拜教师的力量,不再对教师的建议言听计从了。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严峻挑战。试想,老是处于质疑增多,信任与尊重减少的困境中,教师还有什么精神力量支撑,去履行这艰难的育人重任呢?幸福,于他们的职业而言,将遥不可及。

三、教师待遇——总是期待阳光普照的那一天

在我们中国,历朝历代的教师都是一个清贫的职业。“家有一斗粮,不做教书匠”恐怕真的是好多人的肺腑之言。只说历次涨工资,先是报纸造势,舆论宣传,全社会基本都知道教师要提原先工资的百分比了,教师们也是望穿秋水,可到最后都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地区的教师们腰包只被吹鼓了一阵,风过后依然干瘪如初。这也真是没办法,谁让教师人数比干部多,地方财政这锅粥又太少呢?有则短信是这样恶搞教师的:一位教师下夜班,路遇劫匪。教师哭诉自己职业的穷困,谁想劫匪亦泣不成声,说:“不用怕,快走吧。前面也是自己人。”

这虽是个夸张的笑话,可总透着那么一股现实的悲哀。这两年物价明显上涨,教师的工资待遇增长幅度却相对滞后,生活质量无疑受到很大的影响。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由它决定的上层建筑——工作积极性,又能高到哪里去呢?不过是教师的一己良知,一身重任,于道德力量的感召下,无奈而吃力地推动自己前行罢了。

四、行动与心态——亟待全方位调整的教师自身

教学相长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教育真理。笔者理解,这里的“学”,应该是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学习。一个停止学习、停止读书的教师,一个任凭教育改革如何轰轰烈烈仍然“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教师,难以想象在教学方面会有什么长进,在学生当中能树立什么令人信服的威望。已逝教育学者商友敬老先生曾说过:“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中。”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除了教材和教辅材料之外,其他的书基本不读,这是反常的现象”。读书方能立己,方能成就一个追求精神独立的思考者、探索者、创新者;读书方能在别人的思想之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并可能尝试着用思想点燃智慧的课堂。也唯有如此,教师要变枯燥乏味的职业现状为活色生香、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涯,才有可能。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何去何从并无绝对,重要的是心态。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为生命奠基》一文中这样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是的,没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现实中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最满意的是高升学率,于是我们不得不在很多功利的限制和牵引下艰难寻求那条“中庸之道”。这不是教师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所以,教师既不必过分自责,也不必总是怨天尤人,消极处世。

周敏老师有段话可以引起许多同行的共鸣:“在当老师的日子里,我们常常不够快乐和幸福。快乐和幸福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它让你专注于你的兴趣或者信仰,从而可以不受羁绊地迈向坚实而开阔的生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就算不把教育看作一种信仰、一种兴趣,也不必把从事教育看作是无穷尽的失落与折磨。”是啊,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决心去告别教育,却还要不时地自我暗示对职业的倦怠来跟自己过不去,那你的职业生涯可算是苦海无边了。直接痛快的解决之道我想很难找到,惟一能做的,就是真诚皈依自己的职业,心无旁骛地致力于自己的事业,把自我从无尽的愤懑、满腹的牢骚中解脱出来,努力寻求心灵力量的支撑,然后尝试着以从容之心面对一切教育对象和现象,心平气和、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教育征途上徐徐前行,发现并收藏工作中所有快乐的火花,让它累积的光明照亮我们的教育探索之路,进而点燃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幸福在哪里?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寻找,一起创造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电邮:Jkf760224@163.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五花八门的职业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