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宇
[摘要]我国的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核心系统逐步完善,经营管理系统也在起步,数据大集中、渠道整合等等基本上能够支持银行的现有业务。然而,面对客户群及业务量的逐步增加,业务种类的不断更新以及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与不足。
[关键词]信息化 成就 不足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86-01
所谓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满足银行创新需要。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业务应用范围从单一项目到综合业务服务;业务经营模式从分散处理到逐步进行业务集中管理。
一、现阶段,我国银行信息化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
(一)基础设施形成规模。截至2004年初,我国银行业已经拥有了较完整的业务处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网络通讯的支撑平台,银行信息化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二)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大额支付系统2005年6月在全国推广运行, 小额支付2006年6月将在全国推广运行。银联业务处理系统、银行债券市场及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等,均实现了与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成功接入。
(三)商业银行实现了“业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战略性调整。商业银行已基本实现了“数据处理中心”建设和业务数据归并集中。
(四)银行卡业务迈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04年末,全国共有发卡机构近百家,发卡总量超过7亿张,基本实现银行卡全国联网通用的战略目标。
(五)金融创新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网上银行、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代表的电子银行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形成。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初步建立了以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监管系统为代表的决策支持平台。
(七)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组织制定了包括《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等在内的17项国家标准和33项行业标准,为金融行业内的跨系统信息交换、信息共享、金融信息服务水平打下技术基础。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但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国内银行信息化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起步晚,却发展迅猛”,与国外的银行业相比,我们还停留在银行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二、现阶段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信息化建设定位不清。当前,不少商业银行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因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定位不清,产生了两个极端:将信息化建设仅仅视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或将信息化建设置于商业银行战略之外。一方面,商业银行将信息化建设看成其战略目标,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工具,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越来越庞大,但并未获得实现战略要求的在保持规模和效益的前提下应对未来挑战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与组织的管理之间出现诸多不协调因素,缺乏整体安排,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二)缺少信息化专业人才,对全员信息化培训不够。银行信息化的实施需要既懂现代管理知识,又懂银行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又懂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在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培训是成功实施商业银行信息化的关键,而培训只限于产品系统具体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培训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是有关观念、知识结构的提升,让员工接受新观念、新方法;第二才是有关操作技能的改善。
(三)实现数据大集中与信息安全的矛盾。数据大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数据集中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进一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资金营运的效率,有效地改善金融企业的管理机制。而且,数据集中是实现各种新业务和新服务的前提基础。然而,数据大集中虽是金融信息化的一大趋势,但集中从某种角度上讲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全性,一旦某一地方的系统出了问题,那全国的系统都将受到影响。
(四)网银安全饱受质疑。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07年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年调查的10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中,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的个人仅37.8%。安全性是导致大家不敢使用网上银行的主要原因,在那些没有使用网上银行的网民中,有71.7%的用户认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偏低,这一比例比2006年上升了10%。网上银行在受到广泛推崇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网银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网上银行是一个新兴的事物,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广大网民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宣传,而目前广大网银用户的安全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与银行的宣传教育和提示不够有关。
(五)网上金融企业的认证中心建设速度缓慢。目前我国各金融企业的客户很多,都是网上的潜在客户,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实现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没有统一。而外资金融企业又虎视眈眈,一旦外资进入,美国标准、日本标准将在中国大地上大行其道。分析人士认为,网上认证中心不解决,那么网上金融将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金融。
(六)深度依赖境外金融软件。目前,我国金融软件系统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有:外汇交易平台,以英国路透社的Dealing3000和德意志银行的EBS为主;市场报价资讯系统,以路透3000Xtra为代表;风险管理系统,如路透Kondor+,Murex等。2003年至2006年,先后有六家银行引进国外金融IT厂商的系统。除了银行业,我国重要的证券、期货、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也都在使用其中的部分产品。深度依赖境外金融软件已产生诸多的弊端和安全隐患,如使用费率高昂,使用协议包含大量“霸王”条款,系统开发商容易获取中方金融信息(有意留的后门、谍件、“逻辑炸弹”等),修改成本高。
(七)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覃发艳,银行信息化之忧[J].信息化建设,2008.
[2]中国政府门户网站,银行信息化建设,推动银行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J].经济日报,2005.
[3]杨晏忠,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金融电脑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