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波 佘玲玲
[摘要]基本层次范畴是各种范畴系列中认知显突性最强的一个范畴。它们所拥有的范畴属性在数量上都较大,且在质量上均呈区别性特征。人们对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因此对基本层次范畴的认识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英汉民族存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人们对词语的认知层次和认知需要是不同的。所学者和翻译工作者特别要注意这样的问题。
[关键词]范畴理论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45-01
一、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将对此做一简单的论述。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考察,范畴(category)一词是从希腊文Kategoria演变而来,它原指表达判断的命题中的谓词(刘九洲,1995)。在西方,范畴的原意为种类、类别和等级,而在中国古代“范畴”一词来自《尚书洪范篇》中有关治国安民道理的“洪范九畴”,意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有九类,这其中也包含有规范、分类的意思(徐锦云,2003)。范畴的研究经历了从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理论到当代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历时发展过程。
Brown(1958)和Rosch(1976)认为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客观事物,而我们往往将对这些事物的感知和观察结果进行一种范畴化(categorization)处理,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成员的范畴系统,使世界上的诸事诸物各归其类、各得其所。通过范畴化,复杂的客观事物在我们的认知中就显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范畴系统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呈金字塔状的层次性,位于塔尖的范畴高度概括、相对抽象,而愈向下的范畴层次则愈为具体。在这些抽象度不同、细节性有异的范畴层次中,有一个中间层次在人们的心理中占有特别显突(salient)的地位,在此层面上人们观察区分事物最容易、最直观。Brow和Rosch等把此等级范畴定义为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 category)。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范畴可以分别向上下扩展为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y)和下位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y)。在这个等级分明的范畴系统中,上位范畴包含所有下位范畴以及这些下位范畴的子范畴;同时一个上位范畴还可能是一个更高级别范畴的下位范畴。
Berlin等人利用“通俗分类法”对墨西哥南部讲玛雅语的Tzeltal人对动植物的分类进行研究(梁晓波,2002):
初步分类:plant(植物),animal(动物)
生命形态:bush(灌木),flower(花),bird(鸟),fish(鱼)
属名: pine(松树),oak(橡树),maple(枫树),elm(榆树)
种名:Ponderosa Pine(美国黄松),White Pine(白松),Jack Pine(短叶松)
这些范畴各个层次之间是隶属的关系,但各层次内的成员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之间没有重叠之处。研究还发现,属名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与前两个层次相比,其名称最丰富,形态最简单,区别最清楚,在日常生活中更有用,使用更广泛,也更易于记忆。
二、能指导翻译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主要特征
(一)基本层次范畴相对来说拥有程度合适的具象性(imagery)
能极为方便地将它所指称的事物或事件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如:“树”可以很快地使人联想到它所泛称的物体(虽然并不一定是某一棵或某一种具体的树),而其上位范畴“植物”就不具备这种联想上的有效性。相反,它的下属范畴“红松”等虽然拥有更大的具象性,但因其细节信息太多、指称相对具体等特点,而一般也不会成为人们心理上的第一联想对象。正是由于这种具象性,所以基本层次范畴在心理上往往具有显突性(salience)。
(二)人们对基本层次范畴一般都采用完型(gestalt)或(holistic)认知方式
即这个层次具有视觉上的完整性,范畴成员具有感知上基本相似的整体外形,并能反映整个类别的单个心智意象。提到“树”时,在心理上折射出的是一个可以称之为树的事物整体,不太可能是其特别的细节(如:枝、叶、干等)。相反,基本层次范畴的上位范畴在使用时经常要联想到基本层次范畴。试想如果要求某人画一个“水果”,他所能画出的必定是位十水果下位的基本范畴成员(或苹果、橘子、香蕉等),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水果”。之所以不可能画出“水果”的图画,是因为像“水果”这一类的上位范畴一般都不具体,缺乏足够的具象性,对它的认知是综合的而不是完型的。
(三)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
基本层次范畴处于该范畴的中心地位,是人类进行实物分类是最重要的基础,具有最优先的决定权,因而也能最有效地反映客观外界。(吴世雄,2004)列举试验中首先想到的是基本层次上的典型成员,它们也较为常见。如“家具”范畴中基本层次的例子多是“椅子”、“桌子”、“床”,而不会是首先想到“浴盆”、“镜子”、“钟”等物。基本层次范畴具有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就功能而言,统一范畴的成员可引起人们在行为上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四)在知识组织方面,人类大部分知识都是在这个层次上组织起来的
在基本层次上易于形成意象、组织知识和思维。例如,对于“椅子”的属性我们会列出一长串特征,而对于其上位概念“家具”,你可能就不知该如何回答了,你只能借用基本层次的属性来描述。同样对于其下位范畴,我们所能列出的属性不会比基本层次范畴的多。
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
英语和汉语存在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中,人们对词语的认知层次和认知需要是不同的。本文试从范畴理论方面来分析翻译的合理性。
(一)“突显”翻译法
我们先来看例子:
literary forms文学体裁
her slender graceful form她那苗条优美的体形
different forms of government各种政体
the form of the marriage service婚礼仪式
The plural form of goose is geese。goose的复数形式是geese.
“Form”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解释如下:1.某人(某物)的外形;外貌;形状;样子。2.某事物的具体组成或结构;某事物存在的或呈现的形式。3.(音乐及文学作品等的)形式。4.字形;字的发音。
我们发现不管是那种词性的用法,在汉语中form对应的意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的形状”。这就是一个概括性的上位范畴,而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几乎用不到这个上位概念。而文学“体裁”、优美的“体形”、各种“政体”、婚礼“仪式”、复数“形式”都是基本层次范畴。在翻译中我们要把笼统的上位范畴概念转化为基本层次范畴的概念,这样读者就能形成具体的心里意象。所以在翻译中,译者应根据上位范畴和具体的物体来确定它的基本层次范畴。
(二)“上位”翻译法
在英语中动物叫声拟声词非常丰富,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就译为“…叫”。有人提出翻译像动物叫声这样的拟声词时,为了既忠实于原文,又能再现动物叫声所呈现出的景象,多用汉语对应的拟声词来翻译。但是英语中有些动物叫声拟声词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汉语拟声词。如bleat、bra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中解释为“鹿叫或类似鹿叫的声音”、“驴叫或似驴叫声音”。并没有指出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拟声词。英语中这些动物叫声拟声词在汉语中的缺失使我们不得不在汉语中找到其上位范畴“…叫”。(夏翠君,2007)
有些时候在一定的语境中,虽然有对应的拟声词,但为了更好地符合汉语习惯,我们就采用“上位”翻译法。例如:
When she came to the yard,the dogs were barking and the hens were chucking.当她来到院子的时候,狗、鸡正在叫。
The cock crowed its third time,so we should get up and prepare for the trip.鸡叫第三遍了,我们应该起床准备旅行了。
“鸡叫”、“狗叫”都属于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分别是母鸡咯咯叫、狗汪汪叫、公鸡喔喔叫。如果我们翻译成“狗正在汪汪叫”、“母鸡正在咯咯叫”、“公鸡喔喔叫叫了三遍了”,相信每个汉语读者都会觉得别扭,所以我们就采用上位概念“叫”,更符合原文要传达的意思和汉语习惯。
四、结语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认知科学认为在现实世界里,事物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而同一事物又同时属于多个范畴,构成范畴的不同等级。在这些抽象度不同,细节行有异的范畴层次中,认知科学发现有一个中间层次在人们的心里占有特别显著的地位,这个层次可以为人们提供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更多容易理解的信息,这样人们观察和区分事物会更容易,更直观,这就是基本层次范畴。当然,作为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指导的研究,还有很多的研究工作没有进行,只能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九洲,新闻学范畴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徐锦云,墨家与亚氏范畴论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3(5).
[3]Brown. How Shall a Thing Be Called?[J]. Psycholical Review,1958(65).
[4]Rosch. Basic Objects in 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ilogy,1976(8).
[5]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6]吴世雄、陈维振,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2004(4).
[7]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夏翠君,范畴化理论与拟声词翻译[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作者简介:
罗小波,湖南新化人,湖南工业大学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佘玲玲,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