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个人理想信念放在首位,理想信念不稳定,理想信念意识淡薄三个方面;通过分析产生理想信念问题根源: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择业观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自我认识和自我效能感不足;提出对策:加强课堂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社会大环境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理想信念;存在问题;产生根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2-99-03
理想信念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它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沟通协调水平、管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与信念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理想以信念为支撑,理想的追求和实现体现并折射着信念;信念决定着理想的内容和方向,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理想。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精神动力[1]”。
一、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目前的大学生,他们大多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而成长起来,与以往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成熟理智、观念更加开放、心态更加平和、更具有包容性。在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大环境熏陶下,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他们能够立足现实,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坚定的信念,能够结合精神、政治、经济与当前社会下的就业形势,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定位于未来的事业。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和支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他们能够认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在学习和工作中持之以恒地向自己的理想目标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地贡献力量。
但是,在深入第一线,与大学生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处过程中,有些同学,他们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个人本位主义现象严重;有些同学,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持之以恒、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无志者常立志”; 有些同学,他们的理想信念消极颓废,理想信念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1、个人理想信念放在首位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思想上“叛逆”,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目前,随着整个社会就业率的下降,大学毕业后就面临“失业”危险,在刚入校时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和恐惧,于是,很多同学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与毕业后找工作结合起来,在学校的学习目标主要针对将来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把个人的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即使在繁华的大城市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很多同学也不愿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服务西部开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理想信念不稳定
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影响下,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对未来没有长远的规划,“无志者常立志”;表现在大学里,今天埋头苦读,明天寻遍爱情字典都没有尝到酸甜苦辣,后天昏昏沉沉,后来感叹How time files?毕业后,今天要为爱浪迹天涯,明天要为创立一番惊天的事业,后天却翻破工作手册也无法找到工作,后来返回家乡感叹我的未来Howfere?
另一方面,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变空想。还记得上小学幼儿园时的理想吗?到了大学还要重新树立理想。理想与空想的本质区别在于理想是有计划有行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只有逐步去实施自己心中的蓝图,而空想则是生活当中偶然心血来潮想法,虽然空想的意境有时候远远超越有步骤的理想,比理想美妙的多,但是终归于幻觉;现在生活中,我们的同学不缺少“鸿鹄之志”缺少的是长期为之奋斗的持之以恒的信念。
3、理想信念意识淡薄:
大学生们在大学之前,从小学-初中-高中,从读书那会起,老师只提学习成绩,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家长、老师、社会、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刊物,都把学生的行为“固定”为某种形象。要做好孩子,就应该学习画画、跳舞、弹钢琴,这样对孩子是有好处的;玩游戏等系列娱乐活动被冠以不应该进行的活动,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社会、学校的期望不一致,就不是好孩子,经过多年“好孩子”灌输和强压教育,孩子“顺从”了,反抗也没有用,一切就“顺其自然”吧。可能所选的大学不是自己想来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有没有理想信念不重要,反正一切都有老师和家长呢,自己就什么也不想,一切继续“顺其自然下去”。最后导致一些大学生没有目标,精神空虚,不知道来大学的目的,混日子,上网耗时间,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二、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理想信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社会条件决定的。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价值导向一元化、专制化,束缚了人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人们的创造精神和自主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发挥,其结果是:既阻滞了经济发展,又抑制了精神解放,整个社会缺乏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尤其是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务实观念和正当利益观念等等,在大学生中普遍获得了青睐与张扬.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主要投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方位改革。市场呈现出价值观念多元化、就业渠道多元化、经济形势多元化,理想信念多元化;同时,市场经济的西方思潮,如“注重实用,偏求功利,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并涌进大学生的视野。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敏感性,多变性,差异性,矛盾性,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定型,而思想发展的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2]17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但同时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务实,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动荡、无长期理想信念,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出现消极厌世的行为。
2、社会主义择业观对理想信念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危机事件之一,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度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3]。部分大学生把毕业后能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做为理想信念的前提。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注重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既不谈个人现实利益要求,也不以物质或经济标准去判断职业。他们更看重知识渴求和职业声望,而经济收入并非职业选择的主要动因。今天,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理想信念功利、务实,理想目标确定追随市场感觉,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才,把理想信念定位与市场择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大部分学生把第一份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非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愿意为之倾付心血的事业。在个人理想、社会理想、集体理想中,个人理想摆在社会理想和集体理想的前面。
3、文化环境导致理想信念意识淡薄:
社会文化环境指影响人们行为、欲望的基本因素。它主要包括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社会文化设施等,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个人受到的教育和熏陶,潜移默化地为个人理想目标打下基础[4]。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个大的环境。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关系”[5]。家长的声音和行为,学校的声音和行为,社会的声音和行为,媒体的声音和行为,一切一切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和行为,无形中都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重要的无法估计的影响。
4、自我认识”和“自我效能感”认识不足导致理想信念意志不坚定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逐步提升对自身的认识,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理想信念朝令夕改的原因,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认识的逐步完善和对社会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从前,很多同学对自身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不足。个性倾向性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气质、稳定的心理特点 [6]67。另一方面,自我效能感认识不足,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7],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1977)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的信心和信念[7]。由于在这两个方面,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无法对自己的未来进来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理想信念意志不坚定。
三、解决理想信念现存问题的对策
1、高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邓小平曾经说过:“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普通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7]190”,因此,在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中,反复强调的是有理想。他把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他反复地告诫青年:“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的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7]116。因此,高校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情况、探索寻找适合学校实际、适合现代社会、符合教育规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沟通、引导和灌输,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才有方向和动力,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高校应加强“一对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扶
目前,大学生中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同学是少数,对于这些同学,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帮扶对象,应当长期观察引导和沟通,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在大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有义务,有责任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状态,并做好长期观察和记录,为每一名同学建立“个人档案”。当大学生中出现学习不在状态,尤其是一些厌学者,学习态度消极者,无学习目标者,精神颓废、思想麻木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加强沟通与交流,掌握大学生的内心思想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和引导,帮助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高校应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
在今天,各种知识、文化,各种社会信息铺天盖地,信息飞速发展和传播,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观基础之上。在这个过程中,对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大学生除了受到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影响外,还同周围环境发生这样那样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传播媒体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信息纷至沓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有用的、没用的、积极的、消极的思想,价值观念,人物事件,各种媒体消息,无形中对大学生崇高理想的树立都会产生积极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教育,使大学生自身产生良好的抵抗力,免受外界的影响,并对社会上能够加强崇高理想信念的主流思想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学习;另一方面,我们要及时收集各种社会环境信息,并对可能或已经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产生影响作出科学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最后,我们要尽量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尽可能地把周围的环境都纳入到与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相符合的方向上来[2]。季羡林先生说过: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的。
4、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是树立理想信念的前提。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就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和性格[6]。大学生可以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我,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己;也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8]。当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量表来认识自我。韦克斯勒(D.wechsler)智力量表是一种测试智力的量表(简称WALS),通过这个公式就可以算出个人智商的高低IQ=15×(X-X1)/S+100[8];同时,可以通过1935年巴普洛夫在《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一般类型》中详细地指出了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气质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征一一对应,找出自己的气质特点[8];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投射自己的性格,投射测验就是向被者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要求被试者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感情、态度、愿望、思想投射出来,通过投射对被试者的性格作出鉴定,主要包括主体统觉测验、夏墨迹测和观察法[8]。自我效能感则通过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试,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PerceivedSelf-Ef-Ficacyscale (GSES) Ralf Schwarzer (1994,1995)],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9]。大学生可以通过基本的量表来认识“我是谁”,自己的个性、气质和性格,自己的自信心和人格特征,进而树立适合自己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把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革命年代,理想信念指引我们的党和人民走向独立和自强,邓小平说:“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取得胜利?就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念。[7]”改革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同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文利,白向宁.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境遇及方式探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6,(04):36-40.
[2]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0.
[3]王钦敏.重视就业不能光喊口号[N].南方周末,2009-03-05(17)
[4]侯志瑾、伍新春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6页.
[6]余嘉元.当代认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皮连生.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2007.6.
[9].zhang JX,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dapa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cale[J].Psychologia.1995,39(3):174-181.
作者简介:
罗丹萍,女,河南省灵宝市人,三江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