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宏
2006年6月4日,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随后,8月31日,国家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的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将逐步试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而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对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的认可。
有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经验、感觉、惯例仍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据,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等管理方式成为最常见。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都把班主任工作看作是教书的“副业”,既不看重这项工作,也不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导致广大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为了彻底改变目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在低水平徘徊的状况,农村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把班主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意见》和《通知》这两个文件的精神,以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制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自己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和《通知》这两个文件的精神,以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从而增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意识,提高他们工作的专业素养。
所谓专业意识和素养,是指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做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武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以促使他们得以提升、发展。比如,学生迟到了后,不是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顿,再扣上“自由散漫”、“不受纪律”、“破坏集体荣誉”等帽子,然后责令“下次不准”、“如若不然就请家长”等等,而是弄清他们迟到的原因,并分清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有意是属于心理问题还是违纪问题,等等。然后,从使学生进步、发展的目的出发,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以达到改正不足的目的,这便是用专业意识处理问题的方法。看起来仿佛很复杂,但如果班主任能处处事事用这种思维方式、专业意识去思考、去操作,慢慢的就会养成习惯。同时,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教育效益也会大大提高,学生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那么,新时期下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增强专业意识,提高专业素养呢?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几条思路,仅供大家参考。
一、涵养师德,加强班主任职业道德
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应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知识能力与道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统一。因此,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
在2007年第23个教师节前夕,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这四点希望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是广大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基本依据。概括起来讲,第一是爱岗,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第二是勤奋,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第三是创新,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第四是乐业,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爱岗、勤奋、创新、乐业是国家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自我修养的准则。在新时期加强班主任的职业道德,首先应当以胡锦涛同志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为依据,以切实加强师德的自我修养。
其次,和一般的科任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养应当更加充满关怀生命的人文精神。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包括他们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等,这就做到了在教学中倾注人文精神。此外,还要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包括价值生命)。精神关怀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等都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也是班主任专业工作的基本内容。因此,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二、狠抓理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提高专业化素质的关键环节。从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方面来看,班主任比一般的科任教师要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了解、掌握“德育原理”、“班主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基本掌握“班级管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逐步运用到学生教育和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之中,最终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
从专业素养的结构方面来看,班主任要比一般的科任教师更加深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工作的基本规范,以及知识和技能、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理论与学法指导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政策法规的知识和技能。
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理论学习。几乎所有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历程都反复证明:善于学习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结构
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能力,但二者密切相关。具有合理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保障。
人的能力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心理能力,即认知能力,它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运作所表现出的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第二层面的能力,是在心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和实践所形成的外显的的操作能力,亦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第三层的能力,是专业能力,也就是从事某种专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班主任来讲,前两个层面的能力,应该在求学阶段就已奠定了基础,在工作以后,又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专业能力。而关于班主任专业能力的结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性的文献资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班主任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
实践证明,注重教育科研,做研究型班主任,是班主任自我发展专业能力的有效机制,也是走向专业化的更高的平台,此外,还是专业培训从低层次的经验演进式步入高层次的科学规范的必由之路。因此,班主任要将常规的班级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这是提升其专业能力水平最有效、最关键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