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刚,段 忠,张金莲,段彦君
(云南省大理州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大理671600)
冬植蔗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的有效途径
杨凤刚,段忠,张金莲,段彦君
(云南省大理州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大理671600)
摘要:论述了种植春植蔗的问题、发展冬植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冬植蔗优质高产高糖配套技术并进行了效益分析评价。
关键词:冬植蔗;骨干产业;三低矛盾;栽培制度;配套技术
随着甘蔗优良品种的不断引进、筛选、鉴定、试验示范推广和高产高糖配套技术的应用,种植技术进一步规范,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十五”期间,州委州政府将蔗糖产业列为大理州十大农业产业开发项目,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进行培植,已解决了蔗糖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良种覆盖率低、蔗糖分低、出糖率低的“三低”矛盾,使蔗糖产业初步实现了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糖分、提高质量、增加总产、增加效益,蔗糖产业已成为大理州鹤庆县的四大农业骨干产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作物比价等因素的影响,蔗区长期实行的春植蔗种植制度,使粮蔗争水争劳力的矛盾日趋凸现,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中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原始的种植制度,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促进蔗糖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蔗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冬植蔗是在“立冬”至“立春”之间栽种的一种甘蔗栽培制度,具有生长期长、产量高、糖分高、成熟早、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具有春植蔗无法比拟的优势,产量显著高于春植蔗,能有效地利用地力,缓和粮蔗争水矛盾和劳动力矛盾。同时冬植蔗由于植期比春植蔗提早,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沟渠水,保证出苗;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6~9月的光热资源优势,延长有效生长期,并提早进入糖分积累阶段,可达到早熟、高产、高糖,提高产值,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低耗的有效途径。
1.1粮蔗争水矛盾突出
春植蔗播种时,正值大春育秧用水和小春用水高峰期,用水矛盾突出,不能保证春植蔗用水。春植蔗下种后由于不能及时灌水,地温日趋升高,加之肥料发酵,蔗种发生酒精反应产生烂种,造成甘蔗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个别地块缺塘断垄现象突出。同时由于不能及时灌水,影响了覆膜等一系列农事操作,从而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
1.2季节性劳动力矛盾突出
春植蔗播种期间,正值小春收割、大春备耕、榨季生产突击扫尾阶段,劳动力分散,用工矛盾十分突出,请工难、工价高,大大增加了蔗农的种蔗成本,导致少数蔗区蔗农为了降低成本而粗放种植,使有效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措施难以推广落实,高产高糖的目标难以实现。
1.3春植蔗争地矛盾突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葱、蒜等蔬菜作物的比价攀升,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葡萄、石榴、柑桔等经果面积逐年增加,春植蔗争地矛盾日趋显现。春植蔗逐步向灌溉条件差的山坡地转移,造成春植蔗出苗差、产量低,严重威胁着蔗糖产业的发展。
1.4种植制度单一,难以满足蔗糖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鹤庆蔗区经多年的发展,已总结出一套新植蔗和宿根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即“甘蔗亩产吨糖配套栽培技术”、“长宿高产高糖配套技术”;并且种植技术进一步规范,品种布局规划科学,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合理。但蔗区长期以来都实行单一的春植蔗种植制度,由于春植蔗大多在3~4月份栽种,到翌年1月开榨时,生长期仅7~8个月,生长期较短,生长量不足,严重制约着糖分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使优良品种的种性难以表现,高产高糖品种的增产增糖潜力难以发挥,因而难以满足蔗糖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2.1自然条件优越
鹤庆蔗区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100~1650m,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日照2719h,全年大于13℃的年总积温为5719℃,无霜期270d,霜日37~58d,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冬植蔗。根据甘蔗的生理特性,结合外地经验,并经2004、2005年两年的试验示范,冬植蔗在鹤庆蔗区生育期提早,提前进入生长期,糖分积累较早,12月份平均含糖量同期比春植蔗的9.86%提高1.35个百分点达11.21%;产量比春植蔗单产126t/hm2增19.5t/hm2达145.5t/hm2;较春植蔗具有高产高糖优势。鹤庆蔗区2007年在前3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了推广示范力度,推广示范面积达430hm2,目前冬植蔗田间长势良好。
2.2土地资源丰富
蔗区三锅桩水库的黄均干渠、子牙干渠、朵美北甸沟、中江禾米大沟控制面积范围内,冬闲土地多,土壤肥沃,可植蔗面积约660hm2,适宜大力发展冬植蔗,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2.3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好
整个蔗区抽水站、排灌沟渠等水利网络初步形成,特别是年供水能力达5835万m3的三锅桩水库建成供水,大大缓解了蔗区用水矛盾,能基本满足冬植蔗用水。
2.4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通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初步摸清了冬植蔗生长发育规律,逐步探索出一套冬植蔗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充分运用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公顷产15t糖配套技术及长宿高产高糖低耗配套技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栽培、择优种植,能确保高产高糖目标的实现。
2.5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春植蔗种植时正值春耕大忙季节,劳动力矛盾突出,而甘蔗提前在冬闲季节播种,既可保证甘蔗下种质量,又可以缓和春耕劳动力紧张状态,还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同时由于冬植蔗下种早、生长期长,有利于间套种其它作物,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栽培,强化科技培训,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糖分、提高质量、提高出糖率、增加总产、增加农民收益、增加财政收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高产、高糖、高效、优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以最大限度发挥高产高糖良种的增产增糖潜力为目的,本着“四个优先”,即优先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布局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布局在好田好地、优先布局在蔗农科技素质好的地区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同海拔地区布局不同品种,做到布局合理、择优种植,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
4.2强化科技培训,逐步改变蔗农传统观念
结合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进村入户、分户指导,积极开展发展冬植蔗的优势宣传及技术指导,做到组织宣传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彻底改变蔗农传统观念,增强蔗农科技意识,提高蔗农种植冬植蔗水平。
4.3示范应用高产高糖规范技术
栽培冬植蔗在立足早种早管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统一,抓住两个重点,把握一个关键。
4.3.1四个统一统一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地膜覆盖、统一配方施肥。品种以桂糖、新台糖系列、云蔗新品种系列为主,在统一品种的前提下,实现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规格水田:100cm开墒,旱地95cm开墒,沟深50cm,沟宽35cm,双芽梯形下种,每公顷下芽量12万芽,浅土覆盖;灌水后2~3d盖膜;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复合肥600kg,普钙750kg。
4.3.2抓住两个重点即肥水管理,培土防倒两个重点。施肥坚持重施有机肥,巧施追肥,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尿素750kg,普钙1050kg,硫酸钾150~225kg;水分管理采取“润—湿—润—干”的原则,即苗期、分蘖期以“润”为主,伸长期以“湿”为主,生长后期以“润”为主,收砍前15d以“干”为主,切实抓好小、中、大培土,苗期浅培土3~5cm,分蘖期结合间苗、定苗中培土10cm,伸长期大培土20cm。
4.3.3把握一个关键即快锄低砍,高糖入榨。砍收时统一要求快锄低砍,保证蔗桩不外露土面,以利第二年宿根蔗早生快发;合理平衡砍、运、调工作,早、中、晚熟品种分砍,做到早熟早砍,宿根先砍,确保蔗茎高糖入榨,实现高产高糖。
在2007年试验示范430hm2的基础上,到2009年计划在黄坪三锅桩水库子牙干渠、黄均干渠、朵美北甸沟、中江禾米大沟控制面积范围内示范666.67 hm2,品种以桂糖11号、新台糖系列品种为主,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实现4∶4∶2,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种植规范。
6.1经济效益明显
6.1.1农业纯收益冬植蔗比春植蔗每公顷增产1.95t,增收4426.50元(按2007年榨季平均收购价0.227元/kg计),扣除农业成本2047.50元(按0.105元/kg计),实际纯收益为2379.00元;430 hm2冬植新增农业纯收益102.30万元;冬植蔗按平均每公顷增产原料茎12.00t计,产值27240元,扣除农业成本12600元,实际每纯收益为14640元;种植玉米按每公顷7.5t计,每公顷产值10500元(按1.40元/kg计),扣除农业成本3750元,实际纯收益为6750元。种植冬植蔗比种植玉米每公顷增加纯收益7890元,430 hm2冬植蔗新增纯收益339.27万元。
6.1.2工业纯收益冬植蔗比春植蔗每公顷增产1.95t,增糖2.32t(按2007年榨季平均出糖率11.91%计),每吨白糖销价4000元,销售收入9280元,扣除工业成本6960元(按3000元/t计),实际每公顷增糖纯收入2320元;430 hm2冬植蔗新增工业纯收益99.96万元。
6.2社会效益显著
6.2.1通过发展冬植蔗能够有效利用蔗区冬闲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蔗区劳动力矛盾,减轻蔗区用水压力,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6.2.2通过发展冬植蔗可使制糖企业建立稳定的蔗糖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解决制约蔗糖业发展的单产低、糖分低、品质差的矛盾。
6.2.3通过发展冬植蔗能够充分展示优良品种的增产增糖潜力,为良种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3生态效益良好
通过发展冬植蔗,可以增加冬春干旱季节土地的有效覆盖率,涵养水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调节田间小气候,改善蔗区生态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发展冬植蔗能较好地解决争地、争水、争劳力的矛盾,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发展冬植蔗能加快作物及季节调整优化,促进蔗糖产业化进程,提升蔗糖产业的科技水平,进一步做强、做优蔗糖产业,培植县域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8-08-25
作者简介:杨凤刚(1957-),男,云南省宾川县人,云南大理州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推广研究员。
文章编号:1007-2624(2009)03-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