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静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运用区域发展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增长极”概念,结合福建高等教育现状、区域经济特点,对省内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福建高等教育 区域化 增长极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高等教育走地方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福建省高教系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同样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本文认为要增强福建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力,在省内也必须走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区域高等教育政策以促进省内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差异的扩大,协调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福建省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2006年,福建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7所。在校研究生2.2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46.13万人,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136.28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87万人,副教授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25.76%。从地区分布看,闽南三市就集中了54所高校,已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八成,其它六市高校数量较少,区域分布极不均衡。
2006年每万人口在校生数全国排名16位,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列全国第13位,在校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占全国比例分别为2.58%、2.22%、1.69%,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区域GDP比重为全国第24位。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均在全国15位左右。
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其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不均衡,重要原因在于省内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其次是高等教育基础不平衡和各区域的文化、历史传统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只要是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区域间冲突就不能避免,但任其发展或激化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会带来一些问题: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亦导致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根据经济学中的“鲶鱼效应”,如果一个区域存在几所实力相当的高等院校,才有可能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但是福建目前一流高校的稀缺造成区域内部高校的竞争动力匮乏;实践表明,高校实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关系,但该省高校竞争力整体不高、规模增长缓慢,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种不良循环,对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负面影响。
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
(一)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来的,其中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成为区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如前所述,与此相类似的,高等教育布局是否合理,对区域发展和高等教育全局发展亦有重要的影响。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问题,首先应该注意到区域发展理论群中的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的现状,这是教育资源不足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尤其对于高等教育不发达区域而言,这种状况尤为突出。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布索•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部门增长极,即经济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空间增长中心,指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布局同样存在两种增长极: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增长极和高等院校的空间增长极。这两个增长极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有正负影响效果,即极化和扩散。其中,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核心地区积聚了周围区域的发展要素,剥夺了周边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相对应的,增长极对周围区域所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即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可以看到,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增长极(福州、厦门、泉州)对于其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也同时存在着极化和扩散作用。其中,极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也不难看到它们对周边区市的扩散作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总是同时存在,但并不是相等的,极化效应往往比扩散效应大得多。这也印证了福建省高校长期集中在极少数的几个区域,并呈现出增长极与周围区域差距日益加大的趋势。处于增长极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未引起周边落后地区的明显改变,而是整体发展缓慢,同时处于增长极的高等院校数量过少,缺乏竞争,陷入发展停滞不前的不良循环中。
(二)区域发展理论的运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解决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差异扩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该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增长极体系,合理配置专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强化增长极的正面作用,弱化增长极的负面影响。同时沿循高教专业增长极和高校空间增长中心这两条增长极主线培植新的高等教育增长极,具体可采用以下策略:
完善省内高等教育发展增长极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有全国一级的增长极,相当于省区级的增长极,如长三角地区;省内地区级增长极,如福建省以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市作为省级增长极;再往下,还可以分级到地区、县内增长极。
福建省应着力增加地区级增长级数量,选择适宜的地区培植新的高等教育增长极。依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通常不是布置在原有相当规模的地区中,而是在其附近或边缘,处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发展轴线上,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又能使一定区域获得增长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三面傍山,属多山地带,且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眦邻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全省高等教育以福州、厦门为制高点,泉州为支撑,使闽东南沿海地区的高等教育率先得到发展。广大中部、闽北、闽西地区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高教事业也相当落后。闽北南平、三明地区,闽东宁德市以及闽西龙岩市等地区具有特殊的倚山临海的区位优势,有潜力培植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增长极。
培植地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增长极。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在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时,这一问题则转变为如何根据地方经济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确定龙头学科专业,打造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再依据优势学科专业所在地确定相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分布格局。
合理规划高职高专院校是发展该省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一步,这是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上具备重点高校所不具有的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以下积极的作用:
扩大教育规模和范围,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级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培养短缺人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具有显著的作用;推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不断生产出新知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以福建省高等教育不发达的漳州地区为例。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在产业结构方面,漳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拥有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和建材、旅游两个重点产业;目前漳州市仅有1所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高校数量少且高职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漳州的高职院校应该着眼海峡西岸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漳州市支柱产业,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科学设置专业,注重专业极增长,致力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
地处闽东地区的宁德市海洋产业已成为闽东条件最为优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同时闽东农业资源丰富,茶叶和食用菌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但由于宁德地区高等教育严重滞后,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相当有限。为发挥当地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应该加大对宁德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建立资金筹措的有效机制,以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多渠道吸引外资,创办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
加强闽南地区高教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根据福州、厦门、泉州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主导作用和龙头地位的特点,闽南三地的高等教育应以海峡西岸经济中心区战略研究为重点;应通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扩散效应,带动全省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在继续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中,建设好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优势学科,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提升办学水平,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发展新兴学科,积极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相互渗透。建设好福州地区国际大学科技园和厦门大学科技园,建立有效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
实施高校园区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教园区集中办学的优势,整合资源,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开展高校间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设施共用。建设共享型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结论
计划管理体制的制约使高校存在教育资源结构性、规模性和管理性浪费,逐渐失去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为地方服务的热情,且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运用区域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重视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推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模式,可使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实现优化配置,控制区域差异扩大,协调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同时服务地方,促进区域发展,为福建省实现高等教育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学中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区域发展理论来探讨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文中利用“增长极”概念探讨福建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不均衡性,另外,区域发展理论中的区域差异论、协调发展论及中心地理论等理论对区域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都有所启示,但限于篇幅,加之笔者研究尚浅,文中未详细展开。笔者希望本文能为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献计献策,也对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秉安,李闽榕.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米红,韩娟.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7(1)
3.杨益民.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