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斐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衰退,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受阻明显。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前10个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仅上涨约5.9%,较之2007年同期回落13.84%,为近6年来最低。
在一个服装市场操盘手的论坛中,中部市场代表叶天毅对未来服装市场的预测备显敏感:“受金融海啸的冲击,未来一年内,可能会有大量的外贸尾货产品涌入内地市场,这会给2009年的服装内销市场带来不小的变数。”
风暴中,尾货摊位狂飙30倍
2007年1月,国内首家服装尾货市场天兰天尾货市场开业,总经营面积1.5万平方米,容纳商户948家,短短3个月,日均客流量就达2.8万人次,营业额近20亿元。
对于尾货的界定,专家倾向于这样的解释:中国加工企业在承揽国外品牌商的来料加工业务时,生产完毕、交付产品后,剩下的多余产品,过去通称“出口转内销”。与国内品牌店高昂的价格相比,尾货低廉的价格成为其最有力的杀手锏,一夜之间,“尾货”似乎成了香饽饽。
据北京尾货市场的策划人梁吉良介绍,算上2008年年底试营业的回龙尾货昌平淘宝城,两年的时间,已经有10家尾货市场进驻北京。自金融危机以来,这些市场平时的客流有近10%的增长,周末的客流量则增加了20%左右。仅2008年10月、11月两个月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2007年前8个月的销售总额。
在天兰天、回龙观等尾货市场拥有3个摊位的王学明告诉记者,20万元的货一天就能卖完,利润有三四万元。由于客流增多,近两个月的销售量比以前有了近50%的增加。
梁吉良告诉记者,在第一家尾货市场——天兰天尾货市场刚出现时,投入不到万元就能在该市场拥有一个摊位,而现在,位置好一点的摊位,出价30万元商户都不愿意卖。
记者从最新试营业的回龙尾货昌平淘宝城了解到,商城的招商工作十分好做,几乎没费什么精力就已招满。这家5000平方米的尾货商场已经是两年内进驻北京的第10家尾货市场。这也标志着北京的尾货市场开始步入连锁经营阶段。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尾货市场依然呈有增无减的发展趋势,成为近两年来服装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2008年下半年北京尾货市场的消费人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前仅受少部分低收入人群关注的尾货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大部分人所接受,这些人中不乏一些高消费的时尚白领族。就目前北京尾货市场整体销售情况来讲,每年的出货量累计达5亿件之多,且逐月呈上升趋势。
北京当代物华服装百货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柱殷介绍说,2008年元旦回龙观尾货淘宝城开业时,仅有40%的商户是真正的尾货商户,一年的时间,这个比例就上升至60%。回龙尾货昌平淘宝城开业后,2009年下半年还将开第3家尾货淘宝城。很多商户也表示,会跟随公司的圈城计划,进驻新市场。
贷源增加 尾货市场获短期利好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作为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加工大国,中国的纺织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巨大冲击。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整体形势还算健康,但也受到很大影响。市场的不景气必然使纺织企业承受巨大压力。
根据纺织企业的反映,往年圣诞节前夕第二年上半年的订单都基本排满了,但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接到任何订单。目前,行业三分之二的企业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
金融海啸使部分外贸服装企业出口受阻,却在服装尾货市场得到了意外收获。由于定牌加工的品牌服装出现减单状况,服装尾货的源头存量有增无减,据估计可能会增加20%左右。
年关将至,一直做外贸生意的刘海波除了要在北京天兰天市场库房理货外,更增加了去广州、青岛等地的次数。“最近去广东,很多外贸厂家的态度比过去好了,整手的货也比过去多了不少。与前两年比,最近的进货价低了10%左右。”刘海波说。
为了加快货品循环,刘海波开始增加自己的摊位数量,不仅在天兰天的1楼到3楼都设了几个摊位,还在天通尾货、回龙观尾货与即将开业的昌平尾货淘宝城也开了新的铺面。“随着货源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想做尾货生意,整个市场已经很难再找到摊位了。”刘海波说。
与低进价相比,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地压缩自己的开支,这也让尾货市场争取到了更多的顾客。
“最近各个尾货市场人流都比过去增加了不少,价格自然也涨了点,不过原本就便宜的尾货,即使加价20%也没多少,来买尾货的顾客依然觉得比其他市场卖得便宜,我在外面也有自己的零售店,都是回头客。”刘海波说。
记者在北京木樨园、回龙观等几处尾货市场了解到,许多衣服的价格与往年相比贵了不少。2007年年底,尾货市场的羽绒服的批发价大概在50元左右,零售也不超过70元。但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今年质量好一点的大概都可以卖到100元左右,但与商场打过折的货品比较,依然便宜很多。同时,尾货市场的产品与一些销售“正货”为主的零售服装市场相比,也有价格优势。
作为生意人,刘海波为自己能赶上这个尾货市场的黄金期而庆幸,但同时他也有些担忧:“尾货货源不是多了,而是会越来越少。以前一个做外贸的朋友,在广交会上最少都能有十几张订单,但今年连三分之一都没拿到,外贸工厂的日子不好过,也会波及到尾货商,今年退单的货多,但收了这些,明年、后年就没有订单,或者订单越来越少,外贸尾货数量估计会少很多。”
尾货热潮的冷思考
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并逐步深化,国内许多行业的经营状态都呈现由高走低的趋势。但就北京尾货市场而言,这种逆市而起的“黄金期”持续时间将会多久?过热的跟风是否明智?
业内专家分析说,在没有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我国近年生产销往国内外的服装不少于500亿件,按10%的比例计算,可正常产生50亿件服装尾货,这就给尾货市场提供了可靠的正常货源。在金融危机的波及下,我国承接的部分外贸服装已有退单迹象,定牌加工的品牌服装也出现减单状况,一些外贸服装受阻或滞留国内,再加上原有的备量,使服装尾货的源头存量有增无减。
在天兰天、通州尾货市场做尾货鞋生意的商户韩先生表示,外贸厂家60%以上发往日韩的鞋最近接到退单,现在只能转向国内低价销售,顾客的接踵而至使尾货老板心里乐开了花。随着消费者对高消费时代的疏远,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真正“物美价廉”的市场形态。
尾货市场的顺利扩张,正向更多的投资者发出召唤,尾货成为了逆市中的赢利热点。在这种潮流的带动下,原本预计两年内会稳定发展的尾货市场,充满了变数。
北京尾货市场的策划人梁吉良认为,尾货市场的黄金期也就两年左右,两年后,这个服装尾货业也会随着服装行业的洗牌而发生转型。虽然目前有大量的尾货产品可供消化,但对商户保持渠道畅通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投资尾货市场,也过了最佳时期,经过两年的发展,很多尾货商户的布点基本完成。新进入的市场管理方,除非有更优惠的招商政策以及商圈优势去吸引他们,否则很难聚集大量的尾货商,也就很难做成真正意义的尾货市场。
行业规范将于今年实施
2007年以来,10家大型尾货市场进驻北京,当然这还不包括其余几千甚至上万家打着尾货经营的小店铺。
中国服装协会产业部专家刘女士表示,行业协会并不提倡大规模兴建尾货市场,临时甩货可以理解,然而大规模密集地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抛售服装尾货,势必会对服装市场原有的秩序造成一定的冲击,甚至影响部分地区市场主流渠道的健康发展。
目前,消费者反映个别摊贩打着尾货的旗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投诉已经屡见不鲜。针对可能出现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权威人士明确称,既然叫尾货市场,就应该不同于一般服装市场、百货商场,它应该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20万家服装企业,其中从事外贸服装的厂家及代理公司约有8万家,多分布于广州、福建、江浙一带,而尾货服装占交易额的40%以上。
正如梁吉良分析,北京现有的尾货商数量是有限的,看似增长的货源也是短期的“美餐”,投资尾货市场,必须看清形势,不要被所谓的“黄金期”所迷惑。同时,政府也看到尾货市场的现状,并寻求保持尾货市场有序稳定发展的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黄国雄认为,尾货市场的发展必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最大程度上保护生产、销售、消费者的共同利益,才能有序地发展。
2008年12月4日,商务部发布2008年第102号公告,包括《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规范》在内的13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将于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介绍说,自第一家尾货市场天兰天正式营业,此《规范》经过了两年的准备期,期间专家组研讨5次。《规范》的实施是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尾货市场对正品市场形成冲击,明确“尾货市场须与同类正品市场保持一定距离”,并要符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等。只有规范尾货市场,保护厂家、商家及消费者的权益,才能促进尾货服装市场良性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服装、鞋类大国,目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产品出路的问题,而是究竟以低于“成本价”多少倍来解决因经济萎缩而产生的巨大库存的问题。对于尾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面临的也不仅是进与不进的问题,而是以什么样的模式与方式加入尾货阵营,来有效地建立新的流通和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