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金明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风建设的“四个大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党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密切联系群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实践观,艰苦奋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党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B49;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2-0009-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全党要提倡四个“大兴之风”,即:“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这四个“大兴”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弘扬的“三大作风”一脉相承,体现了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理解、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对于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确保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源动力,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我党从建党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我党都紧紧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经过不懈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的产生、存在、发展、壮大,是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分不开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党一天也不能生存。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参与,是我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和执政之基。
当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应当看到,党内还存在不少脱离群众、违背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贪污腐化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从客观上讲,改革开放的环境、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党的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员队伍的变化,为部分党员干部产生脱离群众的作风和滋生腐化堕落行为找到了可乘之机;从主观上讲,放松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等,是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群众观念、严重脱离群众的思想根源。新时期重提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对于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永葆党的光荣本色,保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是国家主人的观念。任何时候都不可忘记,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任何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行为和作风,都是党纪和国法所不容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这些古训,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牢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背离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党的执政地位就很难得到保证。每个党员及党员干部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充分明确党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
2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官僚主义是党脱离群众的集中表现,它降低了党的威信,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要建立健全和创新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定期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定期下访、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排查化解各种矛盾,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孟子讲:“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任何对群众疾苦、呼声、情绪的冷漠,都是对党对人民的背叛。
3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向人民负责作为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即:“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实践观的运用和发展
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客观存在必然的本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对客观事物真理性认识,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务实,就是脚踏实地的实践,就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是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建党以来,我党就把求真务实作为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自觉地按照党的要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应当看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还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违背党风建设要求的现象。比如作风飘浮、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办事推诿、欺上瞒下,好大喜功、心态浮躁,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工作简单、作风粗暴等等。这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掩盖下的问题一旦爆发,很容易酿成严重的突发性或群体性的事件。这两种恶习,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下去,有可能造成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紧张和冲突,甚至动摇我党的政权基础。胡锦涛指出:“之所以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因为这个问题对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包括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对此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克服、杜绝和刹住这两股歪风,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1把握规律性,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毛泽东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实事求是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求真务实,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尤其对当前影响全局、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情绪、利益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求证,从中求得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之真,以此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2增加主动性,就要坚持真抓实干。真抓实干是实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真抓实干就是要有“共建共赢、共同发展”的大局观念,破除那种只看眼前、只顾局部的本位思想,要从全局的高度谋发展,科学的态度求发展,务实的精神促发展;真抓实干就是要有“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克服那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工作态度,打破常规,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抓实干就是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反对那种只说不做、指手画脚的工作作风,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基层抓落实;真抓实干就是要有“不进则退,不进则败”的忧患意识,消除那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真抓实干就是要有“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劲头,打破安于现状、按部就班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甘人后,激流勇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3减少盲目性,就要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求真务实的内在要求与本质体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事业在前进,我们的思想、观念也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潮流,做到与时俱进。要紧紧抓住当前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继续解放思想,要有敢为人先的开拓意识、敢闯敢拼的进取精神、敢冒风险的无畏胆量、敢于创新的工作劲头,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营造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的良好氛围。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真正使党员、干部把心思想到干事业上,把工夫下到察实情上,把精力用到为经济发展出实招上,把时间放到为群众办实事上,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制度、创新的方法。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4克服片面性,就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从政者对其履职理政中作出实绩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我党对政绩的评价,唯一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体现在政绩方面,就是要克服片面性和虚夸风,不能为追求政绩而搞些既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是在“实”字上下工夫,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在“民”字上做文章,把为谁谋求政绩、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作为政绩观首先思考的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在“和”字上用心思,不能单纯追求GDP增长,更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四是在“下”字上做表率,放下架子,深入群众,搞好调研,掌握实情,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并把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研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规定下来,坚持下去。
三、艰苦奋斗,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根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一切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就是从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出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的来说,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等水平还比较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具体国情,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仍然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然而,在成绩面前,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奢侈享乐之风有所滋长蔓延,蜕变成腐败分子。刹住这些奢侈享乐之风,除了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还要靠思想修养,靠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生活上要做到勤俭朴素。“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勤俭朴素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被物欲所累而丧志。被私欲所困而丧德。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直是在物质生活上。强调知足长乐、淡泊明志。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俭朴的生活能增进人的品德修养。只有在生活上勤俭朴素、淡泊清心,才能够养成高尚的品德,最终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
2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思想上要做到心正意诚。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和保持,有赖于明白其中的道理,有赖于思想上的认可和共鸣。将艰苦奋斗的道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指导每个人的具体的行为,就要在思想上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良好价值观。道德行为的根本特点在于自律,而自律就意味着自觉地按照道德的法则行事。养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习惯,就要做到心正意诚,时刻筑牢杜绝“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思想防线,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抵得住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本色。
3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上要做到努力践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也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提倡艰苦奋斗,显然不是要
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品质和精神。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面对党所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借口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坚决反对享乐主义、铺张浪费的恶习,自觉维护和保持党的整体形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应当成为每个党员及党员干部时刻不忘的座右铭。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方法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的有力武器,是每个党员和干部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科学方法。从深层次的哲学意义上来说,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就是一个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认识能力的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面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诱惑,一点弯路也不走,一点错误也不犯,那是不太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依靠党组织自身的力量,消除自身不健康的病毒,保持健康的肌体,从而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近几年来,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良好的思想武器被部分党员干部丢弃了,一方面不愿意批评他人,对别人的错误和腐败现象或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或少说为佳,或麻木不仁;另一方面不愿意做自我批评,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或拣轻避重,或敷衍塞责,或遮遮掩掩,或推卸责任。这种错误的思想作风,如不及时地予以纠正,不仅会纵容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蔓延,也会给党的整体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对于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对于克服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端正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无论是批评别人,还是批评自己,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是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基础。批评别人,应抱着与人为善、循循善诱的态度,严肃慎重,实事求是地指出其缺点错误,促使犯错误的同志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自我批评,要敢于揭短,严于律己,妻正确地看待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长之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缺之点。同时,还要善于接受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要善于听逆耳之言,要听得进、坐得住、想得通,知错就改。
2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方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方法。党内思想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团结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批评与自我批评则是达到团结的手段。要学会和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正确方法,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达到新的团结。
3贯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原则。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人而宜,讲求方法,注重调研,实事求是,防止和克服不分主次、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的错误作法。贯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团结,达到统一,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