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周
现在公务员选拔竞争激烈,几百考生乃至几千考生争一职位是常事;汉魏时公务员选拔竞争更激烈,一个六十万人口的大郡,每年最多只能举荐两名孝廉。所以在汉魏时吃官饭,难度比现在要大。
话说曹操二十岁那年,也想争到一个吃官饭的机会。你知道,汉魏时吃官饭无需考试,却需要经过地方官的举荐,只有地方官举荐你了,你才有机会出来做官。而一个郡几十万人(曹操生在沛郡,人口二十五万),地方官每年只举荐那么一两个,曹操要怎样做才能确保自己在几十万人中脱颖而出,让地方官举荐他而不是举荐别人呢?
方法有两种。第一,让地方官觉得举荐你对他有好处;第二,让地方官觉得你名气很大,不举荐你有伤他知人之明。
曹操选了第二种方法。
《魏志·武帝纪》说,曹操本来没有名气,“世人未知奇也”,后来不知怎么的,他结识了一个叫乔玄的人,让乔玄对自己做出了“天下最牛”的极高评价(乔玄原话: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乔玄是太尉,近似国防部长,知名度很高,有这个名人来捧曹操,曹操也跟着成了名人,成了名人的曹操一眼就被地方官注意上了,于是他被顺利地举荐为孝廉。
《资治通鉴》第五十八卷则说,曹操虽被乔玄力捧,仍然名气不大,在乔玄的建议下,曹操又去请另一个名人许劭来捧自己。许劭鄙视曹操,不愿捧他,曹操就把刀搁在了许邵的脖子上,许邵只好违心地夸了他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来这句话流传开来,曹操才声名鹊起,得到了地方官的举荐。
两种史料说法不同,我觉得《魏志·武帝纪》更靠谱一些,因为曹操本是高干子弟,他爸爸曹嵩是已经退休的太尉,跟现任太尉乔玄说得上话,曹操为了出名,让爸爸跟乔玄打个招呼,从而得到乔玄的免费力捧,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资治通鉴》里的记载就有些不可信,曹操应该不会蠢到拿刀去威逼一个名人为自己说好话,这样做风险太大,而且人家事后可以改嘴,猛夸之后再猛贬,让曹操栽一大跟头。
其实曹操根本不用出刀,他只需编造出许邵捧他的种种事实,一样可以走红。他不怕许邵告他,因为许邵这个名人每告他一次,就等于帮他开始了又一轮炒作。
摘自《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