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赪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行政、专家、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环境等众多复杂的因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泛而论之,除学校外,还有家庭、社会等等,也在对课堂这个生态环境施以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情境所包容的范围的广泛性和因素的复杂性,无疑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力争适度配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克服“互耗”倾向,才能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三大功能团。在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中也同样存在着三大功能群,他们是引导、保障群,传导、开发群和继承、开拓群。引导、保障群是由课程总体方案制定层、学校的领导决策层、管理执行层和服务保障层组成的。这一功能群对课堂的教学方向、设施和管理实施全面负责,为优化的课堂教学提供条件保证和资源支持。 传导、开发群便是任课教师。通过加强传道和授业,加强开发智力和能力,更多更好地将信息传输给学生,主导着优化的课堂教学的实现。继承、开拓群便是学生。他们主动地接受能量、信息后,积极地做好转化、内化和再造工作,是优化的课堂教学中自主索取的主体。在教学中,这三大功能群之间,物质流、知识流、能力流、价值流联系和贯穿,互相作用,推动着“人才的再生产”。这种联系越紧密,特别是前后者之间融合越好,课堂效率则越高,人才推动可能越快。
一、引导、保障群与传导、开发群的融合将加快语文课改的步伐
一方面,长期以来,课程指导、学校管理规范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对教师产生极大的约束力量,同时很大程度上也使教师成为机械的传承者。这种带有控制色彩的统一,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其实是把教师排斥在教学研发之外。曾有教育管理者提出“多媒体、大信息、高容量”的课堂教学要求,于是乎教师们放下手中的纸和笔,从胶质幻灯片到精美的课件一窝蜂地把它们搬到课堂。这既不是管理者的初衷,也非教师的盲从,只是教师缺乏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缺乏与管理者合作参与的意识。事实上并非决策、物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真正决定教学水平的还是传导、开发群体。因此需要确立系统的整体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和决策权,在统一和自主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
另一方面,例如在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容易使课堂成为孤立的王国,而难以成就大的教学推进。教师要谋求教法的更新,学生知识的重构,也有赖于决策层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及服务保障层的努力。语文教学是一个外延十分宽泛,内涵异常宏富的生态系统,要使这个系统富有活力地运转起来,既需要整体把握,又需要组合优化。语文教学范畴,关系到课堂语文教学、课外语文活动和生活语文环境。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那么培养应用语文的能力,使课外活动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需要教师以外的力量加入,引导、调控、落实,使学校的课外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规避学生对某些社会语文的盲从,这对于新课改的实施是起促进作用的。反过来,学生课外知识的增加,也将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传导、开发群与继承、开拓群的课堂融合直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一方面是“教”“学”“讲”“练”的融合。
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还是“教师——教学生学”,这里的一“点”(标点)之差,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论观点。让学生爱学,会学,自学,乐学,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是课堂认知活动的主体,而教学“主”的是“导”,“导者,乃千方百计让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与“学”的生态失衡,使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体意识,缺少主动精神,又怎能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法,长期以来研究教法较多,研究学法较少。而从现代教学论来看,应将研究教法的重点转移到研究学法上来。主导思想应是:不是教学生“学会”什么,而是指导学生“会学”,即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没有针对性,也减弱了实效性。语文学法研究要素具体说来应该是:(1)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2)学会使用工具书或其它参考书,学会在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里甄别出有价值的东西,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第一手真实的材料;(3)懂得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一套书的基本方法,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跳读、猜读、探测性阅读、评判性阅读、消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等不同类型和性质的阅读方法;(4)懂得写作一篇文章的基本方法,会写常见的各种文体的文章及实用文;(5)能运用“已知”去学习,开拓新知;(6)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举一反三;(7)会评价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8)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测试,查漏补缺,获取知识;(9)会在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大胆发想,不因陈见;(10)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包括阅读时勾、划、圈、点、批、写读书笔记、作摘要笔记等。学生掌握了以上学法,既为他们将来接受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日后的创造发现提供了条件。
语文教学为克服“满堂灌”而提出了“精讲多练”“精讲巧练”等口号已有不短的历史了,但是课堂讲练的适度配合,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语文能力,而训练则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中介。因此,要通过内容多面、形式多种、角度多变、功能多样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质获得提高。风靡世界教学改革的三大流派,美国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虽然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强调学生的智能发展,其核心就是把发展学生的智能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当前语文战线不少开拓者正在教学中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的改革,这种改革就突出地体现了发展学生智能的要求。他们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等,要求学生默思——自然思考,形思——直觉思考,遐思——多向思考,速思——效应思考,忆思——反馈思考,等等,教师设疑引思,解惑导思,诱发激思,训练勤思,指点多思,等等。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技巧在训练中掌握,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与此同时,思想情操,审美取向,学习习惯也都必须在一个编织精巧的训练过程中方能得到培养。就如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一样,教师的“讲”也应当为学生的“练”服务,“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应是指导讲练平衡的一个着眼点。
另一方面,“听”“说”“读”“写”的融合。
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练”这个子系统而言,听说读写之间也是失衡的。一些语文公开教学与观摩教学的课堂示范表明,训练的主要形式似乎只是口答或朗读,少有书写练习,甚至一堂课下来,学生不动笔墨的屡见不鲜。在语文教学中,写是重要的动手活动,而这一项训练仅体现在课外作文训练中还不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适量的书写训练,如构思写提纲,课堂小作文等可训练学生快速思维;记录要点,整理好课堂笔记是一项实用技能训练,而这也体现了听话能力的训练。另外,简单的口答也未能训练学生连贯的思维和流畅的表达,口语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例如当我们进行说明文教学时,要求不仅会阅读说明文提供的知识,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而且应会将说明文转化为解说词,并能根据不同对象,就相应实物进行解说。实现听说读写平衡,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三、继承、开拓群体内部的融合将进一步拓展个体自身的语文能力
借助选修课的思路,我们可以在日常课时之外打破语文课堂分年级、分篇目的横向教学,而以纵向教学探讨已知与未知的领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就相关主题互相教授、互相学习,教师只是其中一名参与者,甚至师生角色可以换位。高年级学生可与低年级学生一起讨论文学读物,一起诵读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目,低年级学生也可与高年级学生一起完成难度较大的调查报告、杂文写作、诗词创作。每个人在这样的课堂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特长,可以当老师,也可以只是倾听的学生。
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在于和谐。艺术地处理好课堂教学的诸因素,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追求的也是和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和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何赪 南宁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