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耀民
摘要: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各级中学,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育普遍存在着“三少三低”的现象。这种局面亟待解决。
关键词:中考 地理 现状 解决 关注
在我国,中考不考地理似乎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什么人对此事说三道四,也没有什么人认为不合理。笔者从事十多年的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深感长期以来中考不考地理,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深远。并且,已经对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许多地方初中地理教学处于瘫痪状态;许多初中毕业生地理知识极为贫乏。所有这些,都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背道而驰。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做过许多小调查,结果都令人吃惊。这些小调查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新生。在高一第一节地理课上,我一般都让学生们一个个轮流到讲台上来,当面考查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测试的结果叫人难以置信。有70%的学生不能在地图上指出哪一条线是赤道,哪一块是亚欧大陆。有60%学生不知道经线和纬线是什么,甚至不能在地图上指出哪是东哪是西。面对这些前途无量的学生,我常常这样质问:是谁,让他们变得如此无知?这是谁的过错?众所周知,地理课是中学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与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在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21世纪,地理知识及其应用显得更加重要。如何让我们的中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学会处理人类与环境、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是当前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口众多,资源贫乏,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真不敢想象,这些地理知识贫乏的学生,将来怎样治理人类唯一的栖息地。
在我们中国,有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考都不考地理,使中学地理教学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没有用的学科,学与不学无所谓。加上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地理更是遭到难以忍受的对待。许多学校缺少正规的地理教师。有的学校干脆不开地理课,或者随便找个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应付。据笔者实地调查得知,一些乡镇初中的地理课大都是由非地理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些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在该教地理的时候不教地理,而教其他学科的知识。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正常的要求,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妨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致使大量的中学生地理知识极端贫乏。这种状况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完全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人们的心目中,地理只是讲述山川名胜、物产、交通等知识的学科,学习地理对升学无用,学了地理也不能用于种地、发家致富。地理学科因此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许多农村中学地理课时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随意减少地理课的课时,为所谓的“主”科让路,以中考科目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更不用说要开设地理选修课、开设乡土课程、增加地理兴趣小组了。而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又偏低,且流失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处于落后状态。农村中学地理课地位的低下,又直接影响到乡村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即使有的升入高中,也明显暴露出对地理知识的贫乏,甚至是地理基本常识,出现初高中知识不能很好的衔接,高中老师在教学时还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帮助补习初中就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近几年我市高中地理会考的成绩不很理想,就与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不高有很大的关系。
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各级中学,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育普遍存在着“三少三低”的现象,“三少”是指专业地理教师少(含专门教师)、教研活动少、地理知识信息少,“三低”是指地理师资达标低、课堂效率低、思想认识低。这种局面亟待解决,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调查提出几点看法。
一、领导部门的思想意识
目前农村中学地理教育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方面,公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地理学科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大的责任;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士,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仍停留在对传统地理学科的认识水平上,对现代地理教学的教育价值缺乏应有认识。地理课在农村中学中尤其不受重视。重视的只是中考和与中考科有关的科目。有的学校制订教学奖励制度,又因为地理不是中考科目,也被排除在外。这使我想起90年代初出现的地理不参加高考而导致的一系列恶果,如师资青黄不接,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现在能否再次出现这种不愿发生的结果呢?真令人担忧。
现在初中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地理,初三就没有地理课程了。这能满足学生的知识视野吗?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吗?这样就一定能减少学生的负担吗?难道地理就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唯一罪魁祸首吗?
二、教师队伍
地理学科在培养公民的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地理教学质量才会有所保证。现在许多乡镇一级的地理教师非常不稳定,每个学期都可能发生变动,常常是一些不能胜任某些“主科”科目的教师来临时担任;还有的一些教师的工作量不够,增加几节地理课时凑数的;有的是没有地理专业教师,临时抓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照顾。每到学年结束,教师对下学期教什么,心中没底,在假期不能做一些准备,开学仓促上马。因此,教师也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地理教学上,不愿意下功夫,有的乡镇学校虽固定几个教师上课,但由于教师没有学过地理专业,地理教学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科学性错误及不规范的语言,就不足为怪了。如“夏至以后,我们这里白天越来越长”、“拉丁美洲是北美还是南美”、“大西洋板块”等。由于缺少地理基础,很多教师对一些地理问题不敢深究,只讲现象不讲本质,只讲分布不讲成因。有些事例也举得很不恰当。有些教师拿着讲稿上课,板书写了一板又一板,而学生还是不得要领。
社会上,包括学校内部领导、老师对担任地理等“副科”的教师存在偏见、歧视,认为他们无能,老师也成了“副”老师,在学校没有地位可言,不能正常评职、晋级、评先进,甚至我还听说学校的福利也与担任的学科挂钩,曾经在一次区地理教研会上,一位老师告诉我,他们学校副科老师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学校给教师配备办公桌椅,主课的教师可以领全套,一半主课一半副课的(如主课课时多)可以领一个桌子,全是副课的什么也没有。甚至影响到找女朋友。这样的情况,地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如何能体现?地理教学质量如何提高。
三、科研能力
现在乡镇学校几乎都没有独立的地理教研组,平时的教研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不少教师连教学常规都不懂。即使有的有,教研活动也不正常,许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了。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地理教师队伍,专门成立地理教研组,在教师队伍中要有骨干教师带领,而不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要实行传、帮、带,每周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学习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
如果教师每天只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补课,不善于向科研要质量和效益,必然是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违背规律,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的技能和能力。
只有始终站在教育科研前沿阵地的教师,才能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与素质
不少地理教师教学不得法,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包办代替,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有的教师只讲文字内容,而不讲解插图;有的教师不善于提问,学生答不出就不断埋怨;有的教师不会指导学生看图用图;有的教师干脆在课堂上带读课文,将地理课上成了语文课,而不管书上的图像及其他环节,只让学生在书本上画教师认为的重点内容,学生死记硬背,然后简单粗暴过关了事,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甚至让学生自习,任由学生放马遛缰。这样的地理教学怎么会有出路?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地理技能?
目前,各级学校缺图和模型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地球仪都不能得到保证。这种情况要在短时间解决还比较困难,即使有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地理教师具备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一幅地理图表,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相互联系、因果关系、现象等,可以代替教师的大量语言,有助于教师口头讲述,达到简明、醒目、具体形象的特色,还便于记忆。但现在许多地理教师不具备这种基本能力。而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课堂,农村初中由于条件的关系,硬件还没有到位,许多地理教师还没有掌握这种演示、制作课件的水平,光靠空洞、枯燥的语言,已经不能回答一些地理现象、成因,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超市”仍旧如火如荼,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束缚了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实施。农村初中教育现代化起步较晚,设备相对落后,再加上信息比较闭塞,一些教师在电教方面孤陋寡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部分教师虽然经培训学会了一定的操作方法,但由于不常用,时间一长,便出现“回生”现象,有时只好望“机”兴叹。
另外,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是地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学仍然普遍采用以感知、理解教材为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严重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又怎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呢?
五、教学设备
不少农村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能不大打折扣了。
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局的变化。如中国政区图,重庆还是四川的一个省辖市,海南还是属于广东省管辖等等,更不用说世界时局的变化了。像地形的褶皱、断层模型,甚至地球仪这种基本仪器都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这样如何能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六、教材与资料
初中地理教材短缺,尤其是农村初中,有的只有教材,缺少相应配套的辅助材料。我所调研的五个乡村初中,现在有三所初一地理就只有教材,连教师的参考书都没有,更谈不上辅导材料了,这使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缺乏对家乡的了解,他们将来多数将在自己生活的本土工作,“乡土”教材的编写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有一深刻了解,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对当地情况的改造是十分有利的,学生有这样的强烈需求,但却苦于没有突破口。虽然地理教学大纲以前就有“乡土”地理教材的有关要求,但能够真正实施的并不是很多,以致于“标准”和课标对“乡土”地理的要求,形同虚设。有的也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乡土教材,又怎么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七、家长与学生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不够重视,往往只关注所谓的主课成绩,根本不会去过问他的地理成绩如何,存在轻视地理教育的思想,考试不及格也无所谓;学生也存在这种意识,在行动上出现不积极、没兴趣。很大程度上使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出现了种种不应有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从而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的地理教育也走过一段艰难的历程,但是20世纪末,美国地理教育迎来了喜人的春天。而这一可喜的转变起源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次民意调查。1988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进行了著名的地理知识国际调查,简称“盖洛普调查”。此次调查表明美国人的地理知识水平极其糟糕。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只有86%的人能指出美国的位置,有25%的人能指出波斯湾的位置,有69%的被调查者不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一些常见的国家和地区。和其他9个参加此项调查的国家相比,美国人的地理知识水平排在倒数第三位,仅高于意大利和墨西哥。尤其是18岁到24岁年龄组的美国人倒数第一,比年龄最大的老年组的分数还要低。调查报告指出:美国的成年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当国家在某一时期出于急切的经济需要,要了解外国的消费者、市场、风俗习惯、优势和不足时,他们会一无所知。盖洛普调查最深刻的影响是引起了新闻界的反应。迫于舆论的压力,199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不得不签署“美国2000年教育纲要”,将地理与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一起列为学校5门核心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到2000年时能在5门挑战性科目上显示出竞争力。地理必须教会学生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确保全球环境质量、理解其他领域文化所需的知识。
与美国人相比,我们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水平到底如何?我国地理学会没有做过专门的系统的调查,但是从我国目前地理教学的现状和处境,从我长期接触过的学生的状况,从我国的环境问题严峻的状况来推断,国人的地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这是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地理教育的结果。美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缺乏地理知识的严重性,把地理确定为5门核心课程之一,使美国人的地理知识水平大大提高,并且在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惕。
实际上,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也已有了极大变化,单从高考分数设置看,全国文科综合卷300分中,2006年占126分,2007年占126分,2008年占124分,实际已直逼语、数、外三大科,初中的地理教学现状已到了急需改变的地步。
总之,我们要对广大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大力宣传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改善地理教学的基本条件和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变目前这种本末倒置的考试方案,实行初、高中相衔接的考试方案,学校及全社会迅速重视起来,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专业化的地理教师队伍等,这样我们的中学地理教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