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语文“注水”课堂

2009-01-27 03:18付立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注水课堂教学

【摘 要】语文课堂无效教学行为有:无效设问、无效讨论、无效评价、无效诵读等,笔者提出课堂教学中需要把握的三原则,以期促使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沿着正确轨道运行,逐步消灭这些无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无效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 “注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教学课堂也有了注“水”现象,这些“水”实际上就是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如:

一、无效设问

有些老师一接触课题,立马就问学生,你对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或者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时想知道些什么?表面上看是想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其实效果不大。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一读课文就知道了。更何况这篇课文学生事先已经预习过了,老师还提这种问题,这真的是为提问题而提问题,浪费时间。

教师提问题,本想引起学生质疑。但这种质疑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为质疑而质疑,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动嘴不动心的坏习惯。

二、无效讨论

新课改后,许多老师为了体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很多时候,那种看似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却是一种无效教学行为。

三、无效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发展。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课堂的语言评价也应该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服务。但有些老师的有些评价却是无效的,如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诸如“好,非常好”、“表扬他,大家鼓掌”、“你真聪明!”之类的肯定和表扬话语,它们多但无用。教师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寄予的肯定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学生一发言就说这些鼓励肯定的话,这样的鼓励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四、无效诵读

新课改后,老师们空前重视诵读,走进语文课堂,朗朗读书声犹如春风乍起。于是,发出声音的诵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回归,而默读却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隐去了。如某些语文课堂上无论什么文章都采用分组读、轮流读、全班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生怕课堂安静下来,好像安静就代表着冷场。实际上学生沉浸于文本中,是作为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的,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而,让默读来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得与文本充分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发散,想象才能自由飞翔。

根除以上总结的几点无效教学行为,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切实重视课堂教学预设,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

教师必须对学生高度负责,精心备课,“拧干”教案。切忌课中随心所欲、自由发挥和想说就说。即使有些内容确实有益教育,但与本课无关,也应果断禁讲,或者放到专门时间作专题解决。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高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高能力培养的效果。

二、用筛选法提高课堂设问和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筛选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锻炼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磨炼和用心领悟才能形成需要教师积累各方面知识。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总会经历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养成在遗憾中反思、在成功中总结,随时把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思之得记录下来,不断从中积累经验,改正不足之外。教学机智在不断地锻炼中得到提高,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

作者简介:付立金,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附中(青岛39中)特级教师,教研组长。

猜你喜欢
注水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陆生在台医保遭“注水”
低渗透油田有效注水工艺研究
“注水”欧锦赛少了强强对决
常规注水井解堵增注提高石油采收率
柱塞式注水泵曲轴箱轴瓦抱死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