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发明与施特劳斯的指挥
黄小平
爱迪生一生留下2000多项发明成果,而每一项成果的发明过程都是极其艰难而复杂的。以电灯发明为例,他前后一共做了2000多次实验。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爱迪生又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和精力中,创造出那么多的发明成果,经历着那么艰难而又复杂的实验过程呢?
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我查阅了有关介绍爱迪生的书籍。最近,在阅读一本《爱迪生传》时,才解开了这个谜团。书中说,从爱迪生的发明来讲,“爱迪生”的称谓,不仅仅是指爱迪生本人,而是他所率领的一个研究团队。也就是说,爱迪生的发明,不只是爱迪生一个人的发明,而是爱迪生率领的团队所共有的发明;爱迪生所经历的极其艰难而又复杂的实验过程,也不是爱迪生独立完成的,而是这个团队所共同完成的。
据《爱迪生传》中介绍,爱迪生的个性“像电灯一样,照亮整个房间”,他很善于激发团队中每一位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根据每一位队员的特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以,团队中的所有队员都乐意跟他一起工作,都乐意为他效力。
原来,爱迪生的发明,不只是他个人的发明,而是以他为首的所组成的一个团队的发明。爱迪生的聪明,就在于他深深地懂得,一个人的聪明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借助和依靠他人的聪明和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产生超人的智慧,这也是爱迪生在科学发明史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和奇迹的根源所在。
由爱迪生的发明,我想到了施特劳斯的指挥。施特劳斯高超的指挥才能,凭借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所指挥的一个团队。1872年,“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来到美国。美国人想创造一个世界之最,请施特劳斯指挥一场由2万人参加演出的音乐会。一个指挥家一次指挥几百人的乐队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何况是2万人?
然而,施特劳斯却成功地指挥了这个由2万人组成的乐队,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那么,施特劳斯是怎样指挥一个如此庞大的乐队呢?施特劳斯说,其实他只是指挥了100人。原来,施特劳斯担任的是总指挥,下面有100位助理指挥,他所指挥的,就是这100位助理指挥。2万人的乐队,再由这100位助理指挥去指挥,每位助理指挥分摊下来,也仅仅指挥了200人。
指挥一个乐队与管理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有看异曲同工之妙。你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理好每一个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指挥好、管理好你身边的、离你最近的人,只有管理、指挥好了他们,你才能通过他们再去指挥、管理好更多的人。到最后,连你自己也无法想象,你所指挥、管理的竟是千军万马!
(袁德贵摘自《杂文报》)
一千两黄金的福报
林清玄
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十岁的年寿,他一生会有一千两黄金的福报,不应该这么年轻就饿死。
阎王心想:“会不会是财神把这笔钱污掉了呢?”于是把财神叫过来质问。财神说:“我看这个人命格里的文才不错,如果写文章一定会发达,所以把一千两黄金交给文曲星了。”
阎王又把文曲星叫来问。
文曲星说:“这个人虽然有文才,但是生性好动,恐怕不能在文章上发达,我看他武略也不错,如果走武行会较有前途,就把一千两黄金交给武曲星了。”
阎王再把武曲星叫来问。
武曲星说:“这个人虽然文才武略都不错,却非常懒惰。我怕不论从文从武都不容易送给他一千两黄金,只好把黄金交给土地公了。”
阎王再把土地公叫来。
土地公说:“这个人实在太懒了,我怕他拿不到黄金,所以把黄金埋在他父亲从前耕种的田地,从家门口出来,如果他肯挖一锄头就挖到黄金了。可惜,他的父亲死后,他从来没有挖过锄头,就那样活活饿死了。”
最后,阎王判了“活该”,然后把一千两黄金缴库。
这是一个流行的民间故事,里面会有非常深刻的寓意,是说一个人拥有再大的福报和文才武略,如果不肯踏实勤劳地生活,都是无用的!
另一个寓意是,对于肯去实践的人,每一步,每一锄头都价值一千两黄金。如果不去实践,就是埋在最近之处的黄金也看不到啊!
(摘自《林清玄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