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安
与北京一老友通电话,发现一问及其儿子,他就有些迟疑,还要先叹口气。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当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啃老族”。他说,他儿子就是属于此族。从学校毕业后,“这小子”就一直没有好好谋事,这儿干几天,那儿干几天,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一直在家里免费吃住,三十多岁了,还“赖”在家里,“啃”着老人有限的一点退休金。
知悉这一情况后,我后来就不再问起他儿子,免得他不悦。但据说,这样的年轻人并非寥若晨星,犹如众多的星星构成了银河,正因为啃老者多,才构成了“族”。如果说银河是银河系的密集部分在天球上的投影,那么啃老族現象应是社会问题在家庭中的反映。诸多问题,都可能是形成啃老族的因素。
这种啃老现象,现在居然也出现在美国。美国人注重独立自由,孩子们学校毕业后就得离开父母,谋职独立生活。可这些年来,却很是反常,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又从学校搬回家里,像小鸟儿一样,会飞了,却还要飞回父母的老巢,继续住在自己住过的房间,而不是自己花钱去租房子住,父母又不在乎他(或她)出不出或出多少膳食费,自己的工资也就可以自己随意处置。不过,这些孩子并未被其父母划归为“啃老族”,却被社会学家和市场专家们说成是“boomeranger”。
“boomerang”本是一种武器和狩猎用具,一种若击不中目标能飞回原处的飞镖,可译为“回飞镖”。现在加上尾缀“er”,就成了能像回飞镖一样“飞回原处的人”,也即“飞回老巢的人”,我们便可以译为“回巢族”。
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曾警告说:“你可不能搬回家去住,要是搬回去了,你得自己做家务。”可现在有家长说:“托马斯•沃尔夫错了,你可以再回家来住,如果不是心神回来,至少身体可以回来。”《纽约时报》有篇文章对家长们说:“不管怎样,你们的小鸡回家来栖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