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把握机遇,科学前瞻,创新发展

2009-01-25 08:04路甬祥
创新时代 2009年9期
关键词:科技领域科技发展

路甬祥

认知形势和未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主流,既存在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继续演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日益加强,各国相互依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运行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金融安全、能源与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粮食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公共保健等备受关注,成为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

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遭受了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主要经济体相继陷入严重衰退,股市下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国际贸易萎缩,银行破产,公司倒闭,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次贷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8年,我国GDP告别两位数增长,工业增长放缓,外贸大幅下滑,企业利润、财政减收。一些出口企业经营困难,農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股市、楼市、车市明显波动,原材料价格明显下行,煤、电、油等能源需求回落。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应对危机措施初见成效,经济已经企稳向好但基础仍不稳固。

次贷金融危机的本质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揭示的资本私人占有的贪婪性与生产、消费社会化、市场化之间矛盾的反映,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金融市场监管缺失、投机过度,全球投资和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和市场供求结构性、区域性失衡的反映,也是全球性积累与消费、财富分配、技术创新能力、资源供给及利用能力、投资和实际需求持续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的反映。

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危机当中,传统技术和产业受到削弱,从而为新兴技术和产业的萌发与快速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1857年西方经济危机以后,新兴的电气、化工技术及其产业迅速得到发展,并引发了欧美第二次产业革命。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以后,电子、航空、核能技术及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并且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抢占政治、经济和军事制高点,保持经济持续繁荣和霸权地位,几乎每隔10年左右便出台大型科目计划,比如50年代的战后核能计划,60~7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80年代的星球大战计划,9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支持了美国经济新的繁荣与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在挽救银行和大企业、刺激消费的同时,都加大了科技和教育投入,布局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中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果断决策,积极应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抓改革、促创新、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出台两年4万亿一揽子投资计划,投资基础设施,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扩大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科技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以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二季度开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形势明显向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外需仍持续萎缩,我国传统出口优势减弱,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应对和迎接未来产业革命挑战等压力上升;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简单劳动投入;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战略资源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城乡间、区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事实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成为当代国家与公共安全能力的基础。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人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永不枯竭、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国际金融危机将促进和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格局变革,催生和加速新一轮以科技创新与革命为先导的产业升级,危机以后的世界将呈现新的格局、新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式,这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挑战的新的发展战略机遇。

因此,在应对危机中,我们既要立足当前,保经济增长、促民生改善、促科学发展,同时也要把握机遇、科学前瞻,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支撑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持续发展。

科学前瞻与创新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人类正走向可持续能源与资源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思维和发展方式。空天技术已经成为科技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制高点,海洋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公共资源。绿色、低碳、智能技术、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备受关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界限日趋模糊。

展望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亿人口追求现代化生活的愿望和行动,将成为人类经济发展新的需求预动力,也为地球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带来新的矛盾和挑战,这一基本动力与矛盾强烈呼唤着科学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呼唤着科技造福于更多数人类。

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渐凸显,一些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出现。一是重要的科学领域,比如,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调控与信息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的本质,地球的演化。二是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像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现代生态农业、人口健康技术、空天技术、海洋技术等等。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夜,在今后的10—20年中,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与突破将创造新的需求与市场,将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将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将加快科技创新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在人类的近代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曾经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世界的格局。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再也不能错失新的历史机遇,必须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中国建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实施国家中长

期科技发展规划,增加教育与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创建科技创业园区,完善鼓励促进科技创新转化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为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全球竞争和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前沿研究和先导性、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投入仍较薄弱,转移转化渠道和机制尚不够顺畅高效。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尚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和法律政策制度上仍存在某些制约因素。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学习、培养千百万创新创业人才仍任重道远。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国科技界必须面向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前瞻思考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走向,前瞻思考现代化建设对科学技术的新要求,统筹谋划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夏季以来,中科院组织了900多位专家,在18个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开展了新一轮的战略路线图研究。基本理清了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对重要科技领域的战略需求,从国情出发设计了相应的科技发展路线图,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归纳出22项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专家们研究认为,我国面临着能源资源、信息技术、绿色与智能制造、生态环境、人口环境、空天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严峻挑战,能否有效地应对将决定和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首先,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现代化建设对能源与资源的需求总体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必须大幅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战略资源的大陆架和地球深部勘察与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可替代能源,构建我国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

在能源科技领域,要重点瞄准10个重要方向,突破关键技术,推进相关技术集成、工程示范及其产业化。包括煤的洁净和高质化利用技术,新型核电和核废料处理技术,智能电网安全、稳定、高效技术,节能非油交通技术,生物质燃料和材料技术,高效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应用,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氢能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

在水资源科技领域,要重点解决三大科学问题,包括流域水体复合污染机理、流域水生态恢复原理、全球变化下的水循环演化规律。还要建成三个综合平台;水量水质监测与评估平台,水灾害预警平台、蓄水管理与信息系统平台。

材料和制造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加速材料与制造技术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有效保障我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与装备的有效供给与高效、清洁、可再生循环利用,构建先进材料与绿色、智能制造体系。

在信息科技领域,重点围绕4个层次进行战略部署:无处不在的传感、网络信息技术应用;ICT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和网络计算机其应用;信息器件、设备与软件的变革性突破;信息科学与前沿交叉科学。

未来50年,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促进农业结构升级与战略性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保证粮食与农产品安全,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

在人口健康科技领域,构建基于转化型研究、系统生物医学研究和汇聚医学基础之上、中西医结合的新型生物医学体系。

生态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瓶颈之一,必须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升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发展相关方法和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构建支撑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在空间科技领域方面,要针对4大科学问题,实施空间科学卫星和探测计划,在对地观测与综合信息应用方面,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与地球系统网络模拟平台,在空间技术方面,围绕6个重要技术方向,突破关键技术。

在海洋科技领域,解决一批重要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包括海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拓展了公共与国家安全的内涵,传统安全面临新的重大变化,非传统安全变得日益突出,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将对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威胁。必须发展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防范技术,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构建我国的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体系。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坚持对外开放,走以我为主、有效利用前创新资源的道路。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跨越的起点。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科学前瞻,明晰重点科技领域的战略和发展路线图,在国家层面统筹安排,集中力量解决战略性科技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集中力量支持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全球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高国家总体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立足创新实践凝聚与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道路。我们要围绕重要科技领域的战略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立足创新实践,培养造就和吸引凝聚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结合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着力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人才充分施展才干、竞争合作的良好环境。

三是要坚持立足国情,走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配置相结合的道路。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将R&D投入的比例提高到占GDP的2.5%以上。政府投入重点应集中到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科技领域、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領域和基础前沿科技领域。

四是要坚持深化改革,走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分工合作、发展的道路。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转移转化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构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引导和支持国家科研机构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着力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重大公益性研究,结合创新实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引导和支持大学在做好教育中心工作的同时,开展科技前沿探索和社会服务。实现各单元功能互补、联合合作、协力创新、共同发展。

五是要坚持统筹协调,走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的道路。建立科学高效的科技管理系统,进一步明晰和调整各环节功能主体的职能定位。政府主要制定战略规划、优化政策供给、建设制度环境;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部门与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应该成为组织实施创新活动的主体,统筹协调不同性质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建立分类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强绩效管理,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强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制度与文化环境。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科技领域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Why there is few women succeeding in STEM科技领域:阳盛阴衰之探寻
Why there is few women succeeding in STEM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我国纳米科技领域论文数和专利量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