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的关系

2009-01-25 05:44蒋启涛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6期

蒋启涛

【摘 要】高考美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最为关注的焦点就是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之间的矛盾。如何去确立合理的教学思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这是美术专业教师应当积极面对的问题。文章中尝试性地提出解决观点——通过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的培养,全面增强学生绘画基本能力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关键词】绘画基本能力;应试能力;绘画思维;观察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33-02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怎样使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绘画素质?” 这是些听起来简单但却难于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其牵涉面极广,很难快速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我们只能将某些方面作为突破口去尝试提出研究性的观点,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逐一解答和印证它,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

一、研究性观点的确立

当前高考模式的结构性弊端也同样体现在美术高考当中,大家都迫于无奈地追求表面的升学成绩,无意间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无奈中教师背离了专业思想,也迷失了自我。它使我们确信“考试标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也在此“标准”的引领下反复进行着程式化的技法训练,而这样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与探究。如何从基本能力入手提高学生高考得分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我们专业教师应面对的重要课题,恐怕也是高考制度的初衷吧!

通常一个人的绘画基本能力包括审美素养、观察意识、绘画思维、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种因素,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的积极引导对于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1.绘画思维的创造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而没有创造就没有“进化”。余秋雨这样谈论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在本质上不是理性思维,它的起点是感觉,它的终点是形式。”可见艺术思维贯穿了整个艺术创作过程,那么作为艺术最重要门类之一的绘画当然也应强调绘画思维。

绘画思维是人的形象思维、审美习惯、画面组织能力以及对于观察反映的积极性等的总和,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是人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受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以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影响逐步养成的独特思维方式。

2.观察意识的主观性特点

罗丹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所说的美源自艺术家内心的感受,是对审美形式的直觉敏感,而并非是单纯的现实美。可以说绘画离不开现实世界的影响,但绘画却总能超越现实的束缚而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画家通过双眼去观察、去感受真实的现实生活,捕捉生活中最美的瞬间,这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与选择。

在绘画中观察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它受我们的观察意识控制。观察意识决定了观察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了画面处理方法的不同。

二、研究性观点的深入分析

1.绘画思维决定了观察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在绘画训练过程中,绘画思维的培养是一项最根本的基础任务。它引导我们去发现美与构建美,积极活跃的绘画思维状态激发了我们的直觉感悟,激起了观察的兴趣,形成主观积极的观察意识,这是进行专业练习或创作的必备前提。观察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是绘画思维拓展积累的成果。

2.观察意识反过来丰富了绘画思维的内涵

唐代著名画家张璪所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家要以他所要表现的对象为师,才有可能进入创作佳境。所谓“外师造化”,是指艺术家要以自然为师,要深入地观察、细微地体验生活,这是绘画思维创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生活才能提供创作的素材和依据。但现实提供的往往是琐碎的细节和繁杂的片段,这给绘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干扰,如何摆脱现实的束缚,让观察意识自由地发展,在不断提炼整合过程中得到感觉的升华,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反过来也丰富了绘画思维的内涵。

3.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在绘画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也逐步构建起一个绘画学习者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绘画中我们首先会对描绘对象进行观察——结构的观察、透视的观察、空间的观察、色彩的观察,一旦形成这种态势便都会自觉指向对画面审美形式的直觉性把握,而不是依靠空洞的分析,黑格尔说:“知性不能掌握美”,美只能用心去感悟。在绘画中我更相信行为是思想的延伸,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对绘画过程乃至结果都起到了根本性地影响。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单纯的技法训练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技法对于整个审美过程来说只是工具而已,如何利用工具去展现绘画思想才是教与学的重点。

对绘画思维与观察意识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从绘画练习与创作中找到了一般人最缺乏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必将成为个人绘画思想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性观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

高考美术的专业教学从形式上看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作品欣赏与评析、绘画理论学习、技法训练与实践。然而在今天的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能被动接受以技法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一种单纯的填鸭式的方法,这中间至少缺了一项最根本的基础:绘画思维或者称之为“感觉”的培养。这种教学思路阻碍了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的开发、绘画思维能力的拓展、绘画表现能力的提升,甚至养成学生狭隘、低俗的艺术审美观,同时也造成对美术高考制度认识的偏差。

1.专业高考现状的解读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艺术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得美术类考生人数连年倍增,这直接导致了考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明显下降。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人数剧增后考生本身的素质良莠不齐;考试形式大多采取不合理的默写;各地学校和培训机构教学中的投机心理;由美术类高考衍生出的商业化运作。美术高考存在种种弊端这是勿容置疑的,但这并不会对正确的教学思路产生影响,反而可以促使我们去寻找高考要求与平时课堂教学的联系,找到提高应试能力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从绘画的本质问题入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我相信这也是美术专业教学的最基本目的所在。

2.专业教学过程的实践

林崇德在《学习与发展》一书指出“实践活动是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源泉,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会有心理的源泉,也不会有智力与能力的源泉,也就是说智力与能力是在活动中发生与发展。”在绘画学习中除了动手更应强调对欣赏能力与观察实践的重视,这对于目前普遍通行的美术高考训练方案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缺失。

下面主要论述运用各种方法参与教学,开发学生独特、有价值的绘画思维方式,挖掘他们的观察潜力,促进其基本能力全面发展的几点做法:

(1)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类似于价值观或使命感,当前的学生普遍因生活条件富裕而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问题在美术类考生中尤其严重。培养积极性使其找到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从教育层面解决教与学密切配合的可能性,使教学目的能够顺利实施,这是美术教师应首先注重的,也是教学基本功之一。专业思想也类似于信仰与崇拜,《梵高自传》一书曾经使得无数艺术爱好者黯然落泪,并激发了绘画学习的高涨热情,我相信直至今天艺术的教化功能依旧存在,对艺术真诚的态度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蜕变沦落。

(2)激发学生绘画思维的创造性体验

教师常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讲:“尊重和相信你的感觉”,这也就是这里所讲的绘画思维与绘画感。重视是必然的,但怎样培养并使学生自信地驾驭这种感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采取:在教学中增加作品欣赏这一形式,选择的内容可以是优秀习作也可以是名画,通过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的审美形式法则;在练习辅导时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作业讲评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旁仅作组织者,鼓励学生表达各种观点和想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从中也逐步形成了积极自信的审美观。

(3)鼓励学生观察意识的主观性尝试

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的向日葵在梵高的笔下显现出了生命的真谛,这是画家主观的观察意识的结果。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积极调动自己观察的兴趣,鼓励他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表现个性化的观点,在练习过程中形成有效地观察方法。

(4)帮助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画面处理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个性与潜能,我们也深知对于艺术教育而言应当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本着这种原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避免粗暴的注入式风格,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帮助其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画面处理方法。甚至在很多时候教师要敢于向学生学习,研究其独特的思维特征及有效地处理手法,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中更不能以套用简单标准作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力,避免越俎代庖,当然教师这样做并非是将自己置身事外、图个悠然自得,而是将自己定位于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教与学之间把握平衡的原则,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要有前瞻性。

3.对于实践的体会

再独特的观点也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再行之有效的方法唯有坚持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在实践中我鼓励学生从感觉入手到“怎样观察”再到“怎样画”,逐步形成有价值的绘画思维方式和有效的画面组织手段,并且在技法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我更发现学生在自信活跃的思维带动下,使得原来枯燥的训练过程变得富有情趣,学生普遍养成了积极的学习心态,这是我非常乐于看到的结果。通过长期的实践我更明确了今后实施教学的思路。

高考美术教学是一项繁杂而艰巨的工作,教师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同时也面对着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也要求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与时俱进,对教学的发展和将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以迎接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陈丹青,退步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余秋雨,艺术创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