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职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2009-01-22 02:24谷德馨
职业·下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教师

谷德馨

中外教育史表明,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苏格拉底、孔子等都是如此。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的,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那么,在新时期,高职教师该如何完善自己,塑造高尚人格,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散发光芒呢?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罗曼·罗兰说舣“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蚲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同样,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自身要具有人格魅力。

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提出:要“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三、教师要真切关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教会学生自爱与爱人。教师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情感的渗透和激励,既做学生学业上的严师,又做生活中的益友,行动上接近学生,心理上贴近学生,教学上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尽可能多地和学生接触,经常到学生宿舍转一转,找学生聊一聊,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尊重学生还应体现在公平对待学生上,教师待人接物要出于公心,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能同情。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才是可亲可敬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激励学生。

四、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新时期教育要求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被动向自主转变。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具体教学活动的特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将抽象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要加进自己的主观改造,内化成自身的素质,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差异灵活地进行处理,允许学生对已有的结论和标准答案提出质疑,从而在师生的相互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魅力还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语言准确生动,清楚明白,表达得体,使学生愿听并能引起共鸣,此时的语言就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教师要强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教师只有通过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才能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

高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以深刻的教育思想、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激励学生超过自己;还要在教育实践中用自己的品德熏陶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最美教师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