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该如何认识“新形势”

2009-01-22 08:48严书翰
人民论坛 2009年21期
关键词:国际形势执政党形势

严书翰

只有深刻认识“新形势”,才能理解《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的深刻涵义

我们党重视并着手抓党的建设由来已久。据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代表大会和全会通过的文件共35份。可以分为4类。经济类:17份。党建类:8份。综合类:7份。文化建设类:2份。社会建设:1份。自1978年至今,就通过了8份党的建设的文件,那为什么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呢?关键是要深刻认识“新形势”。

正如我们只有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实践基础的道理一样,只有深刻认识这“新形势”才能理解《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的深刻涵义。《决定》所说的“新形势”包括国内和国外这两个方面。

国际形势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首先分析国际形势。《决定》是从四个层面来说明“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是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

二是从科技发展上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达国家在科技等方面仍然占优势。三是从思想文化上看: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四是从突发危机上看: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可以说以上每个层面的情况及其综合起来的状况都对我们执政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大学里出现的“萨特的存在主义”、“第三次浪潮”等思想都是在西方持续了几年甚至十多年才传到国内。今天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极其明显的背景下,可以说西方国家的各种思潮、各种各样的主张几乎同步传到国内并立即发酵,载体就是互相网。这些都是客观现实,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决定》中讲到的当前我们党遇到的四大考验,其中改革开放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直接与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当前国际形势关系密切。因此,为有效应对国际形势的挑战和风险,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党中央在确定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时的一个战略考虑。

国内状况的“不变”与“变”

其次分析国内状况。《决定》用很大篇幅论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战略考虑的直接依据。国内状况可以从“不变”与“变化”这两个方面加以把握。

“不变”是指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也就是《决定》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变化”既包括党所处的国内环境,又指党的自身状况。就党所处的国内环境而言,由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即五大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即五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提法与以往文件提法有所不同。十六大是提“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提“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就是说我国国内的阶段性环境发生了变化,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两期并存”与“两难问题”

这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两期并存、两难问题”。(即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在发展中遇到了两难问题)

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有几点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出现了少数人占有越来越多财富的状况。二是群体性事件出现了多发性、复杂性的特点。近期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或参与的。如去年拉萨发生的“3·14事件”和今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另一类主要是由于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而引发的。三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尽如人意。如,看病难、上学贵和安全生产屡屡出事等问题。四是腐败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如实地指出来或长期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所进行的理论宣传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就党自身状况而言,《决定》分析得很全面,结论很到位。因为这是我们党制定这个文件的直接根据。《决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决定》用5个“一些”和1个“有些”(即从6个方面)来说明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振聋发馈地指出: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因此,我们只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的“不变”,才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从服务于党的历史任务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只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的“变化”,才能深切体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才能深刻认识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常说,正确认识形势是党提出历史任务和路线方针的根本依据,道理就在这。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和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目前形势和任务》这样的重要历史文献。

总之,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形势下的国内“不变”与“变化”的状况,我们才能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与以往党的建没文件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不至于把话说得太满。也才能清楚地看出《决定》到底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以往党的建设文件的精神,尤其是十七大概括的党的建设总体部署,不至于忽略了《决定》的重点和亮点。(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党执政60年的五点启示

第一,正确判断时代潮流和国际国内形势。一个执政党要与时俱进、自觉执政、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对“时”判断好——不仅要善于抓住机遇,而且要经受住各种考验。纵观60年党所走过的路,凡是党的决策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程,都成功了;凡是错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决策,基本都不成功。因此,作为执政党,我们党要始终与时代同进步。

第二,对自身实力和实际情况有正确把握。决策要成功,不仅要对所处的环境有正确判断,也要对自身实力有正确判断。高估自身实力——头脑发昏;低估自身实力——没有勇气。这就是知己知彼。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便是知己知彼的典范。清晰估计自己实力,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第三,依靠集体智慧,从实际出发,形成整体决策。60年的实践显示,党往前每走一步都会遇到问题。没有问题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作为执政党,要勇敢面对矛盾,又要善于解决矛盾。实践证明,仅凭个人智慧和能力,无法解决中国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必须靠集体。

第四,善于审时度势,根据瞬息万变的形势及时应对。这一点至关重要。前面这3条,可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但在实际中往往会出现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难以预料。一个执政党成熟与否,就看她能否驾驭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复杂局面。

第五,学会统筹兼顾的能力。尤其在今天,面对一系列“两难”矛盾,党更要统筹兼顾。一方面,政治上统筹兼顾,巩固执政基础;另一方面,经济上社会发展上的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本事有没有,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猜你喜欢
国际形势执政党形势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基于西方经济学思想的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之策
浅谈我国外交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