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夫神话坍塌 500亿美金骗局破灭

2009-01-21 05:28刘欣然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麦道德隆骗局

刘欣然

联邦检察官发表电子邮件声明称,美国前纳斯达克主席、前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副主席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定于1月6日出席由纽约曼哈顿联邦法庭召开的保释听证会。麦道夫独自一人编造了高达500亿美金“庞兹骗局”!即便是在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时局下,无数个大象级公司曝出越来越多的百亿、千亿美金数额的亏损或者破产新闻,麦道夫投资神话的破灭,仍给信心极度脆弱的世界再次扔出一颗重磅炸弹。

“庞兹骗局”其实也就是国内俗称的老鼠会,简单地说,打着投资的幌子,许下高额回报吸引资金,用后来者的资金给先入会者支付红利,雪球逐渐越滚越大。但是随着维持链条所需资金的膨胀和环境的波诡云谲,一旦后续资金数量不够或者先入者大额赎回资金,就会发生雪崩。

国内老鼠会登峰造极的制造者是当年的德隆。就好像小说的结构只有20多种,古今中外的骗局也并无太多新鲜花样,变化的只是人物和情节。同为老鼠会,麦道夫的手法和当年的德隆异曲同工。

确实有点真材实料

如果不是泡沫破灭,麦道夫仍然是“美国梦”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最后爬上社会阶层金字塔顶端的最好诠释版本。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骗局揭穿前,麦道夫在华尔街是广受尊敬的人物,认识麦道夫的人用“富裕”、“高调而不炫耀”来形容他。

1938年,麦道夫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年轻时一无所有的他替人安装花园喷水装置,并且在纽约长滩上当救生员。

1960年,22岁的麦道夫用自己积攒的5000美元创立了伯纳德•L•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1970年,他的弟弟彼得也加入了这家公司,他的侄儿、侄女和两个儿子后来也都为他工作。

在很长的时间里,麦道夫的公司主要在股票买家和卖家之间充当撮合交易的中间人。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了美国证券业最大的独立交易公司之一,今天则被认为是参与纳斯达克发展进程的5家证券交易公司之一。2000年前,该公司拥有3亿美元左右的资产。截至2008年10月,该公司在纳斯达克还排名第23位。

中国德隆的唐氏兄弟同样起于草莽,在成长过程中用聪明智慧和胆识征服了很多人,一些人用“天才”来形容核心人物唐万新。

德隆编织神话的基础在于其产业整合。先后进入众多行业的德隆并非一团糟糕乏善可陈,其在被称为“灰色产业”的水泥行业和“红色产业”番茄酱行业的建树不能抹煞。

到2004年,德隆控制了全新疆水泥产业的80%以上,全国40%以上。1998年,新疆屯河开始进入番茄制品行业,投资从1999年的7183万元到2003年的3.9亿元,销售收入即使到了德隆危机爆发的2004年依然达到8.46亿元,产品主要销往欧洲。

《华尔街日报》报道,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麦道夫凭借其聪明才智渐渐成为华尔街经纪业务的明星。之后,麦道夫开始活跃于美国证券业的自我监管组织——全国证券交易商联合会(NASD),而他旗下的公司也逐渐成为纳斯达克股市中最活跃的5家公司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了纳斯达克交易所董事会主席,卸任后也一直是董事会成员。

唐氏集团的唐万里,在德隆发展中后期主要进行公关活动,担任各种社会职务,其中一项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二者随后一系列活动所需要的声望与光环由此产生。

结交名流与权势

在麦道夫的客户名单上,是一系列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富豪人精,以及众多包括汇丰之类的大牌金融机构,麦道夫一人如何编织成如此大泡沫?除了前纳斯达克主席的金字招牌外,还在于他是洞悉人类心理弱点的绝顶聪明人。

看看麦道夫的生活环境,英国《金融时报》朱莉-麦金托什在报道中描述: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乡村俱乐部(Palm Beach Country Club),人们将宾利轿车开上街道之前,都会左右顾盼一番。被高高的树篱环绕的海滨豪宅里,园丁的数量比居民还要多。小狗们用的公共饮水器上装的都是黄铜水龙头。

麦道夫1967年在这里买了房以后,他和他的妻子就是俱乐部的老客户了。麦道夫现在的主要客户群体就来自于这个犹太富人聚集的俱乐部。

在纽约和佛罗里达,麦道夫夫妇是富裕犹太人圈子中的熟面孔。他的许多客户都来自这些富裕阶层。麦道夫一直试图将他的个人关系网变成财富。

《华尔街日报》一名专栏作家说,麦道夫以“神秘的魅力和排他的方式”来引诱受害者上钩。据说,麦道夫一开始就仰赖一位大亨,该大亨到处吹嘘:“我把钱交给麦道夫投资,他做得很好。”在精英的范围内,“口口相传”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口碑,显然比公众舆论更能吊人胃口。

在高尔夫球场和鸡尾酒会的闲谈中,麦道夫的名字不时被提起,人们传说这位基金经理人能持续带来高回报。科罗拉多州一家投资公司负责人菲利普说,一些犹太老人称麦道夫是“犹太债券”,意指同财政部发的短期国债一样牢靠,可见其信用度之高。

从麦道夫基金的历史看,也确实如此。从1996年至今的144个月中,仅有5个月出现负投资回报率,每月能带来1%的持续回报,一直到11月底还在公布投资盈利率。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麦道夫操作的股票没有大跌;今年市场如此不景气,他的基金公司还可以获得超过11%的年利率。如果不是突然有人要求赎回70亿美元,麦道夫的神话还可以继续下去。

另外,麦道夫实行“非请勿进”的客户政策,想成为麦道夫的客户,钱少于几千万不行,光有钱没有人介绍也不行。越是被拒绝,就越有吸引力。从纽约到佛罗里达,从明尼苏达到得克萨斯,麦道夫一直是关注稳定收益的高端投资者的“内行”选择。

这样一来,面对长期稳定得不可思议的盈利率和自己信任的已经赚到钱的其他投资者,这些久经沙场的投资老手们担心的不再是损失金钱,而是损失赚钱的机会。

但其实,和其他老鼠会一样,麦道夫也指使入会的投资者发展“下线”。证券分析师里查德-斯普林向麦道夫的项目投资1100万美元,相当于个人净资产的95%。他为麦氏吸引了数十位“下线”。斯普林说:“麦道夫告诉我,起先让他们少投一些,如果他们头一两年赚高兴了,就会投更多。”

对德隆来说,采用的是两个办法,其一与政府层面搭上关系。唐万新审判前曾经羁押在北京一段时间,当时看守唐万新的央行稳定局人士曾对记者说,在德隆事败以前,“唐万新到任何一个省份去,都是省一级干部的座上宾。”

其二用经济学家为自己粉饰。张志雄在文章中曾经写道:“一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在考察过德隆之后,以权威的口气教育不懂经济的投资者‘有些人指责它(指德隆)是黑庄,大多也是由于不知。”他认为,“德隆能够善用经济学家 ——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公共舆论力量的特殊符号,足见它对时代脉动的精准把握。”

“神秘”是必不可少的

麦道夫称自己的投资策略为“分裂转换”,就好像没有几个人能弄清楚华尔街创造出的众多衍生品本质上是什么样的东西一样,几乎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分裂转换”究竟为何物。因此,基于该“策略”得到的回报,也不可能在其他经纪商处得到复制。

对公司绝大多数雇员来说,麦道夫的顾问生意是个秘密。据公司的高级职员宣称,麦道夫平时对咨询业务的文件都是上锁或者加密的,就连公司里麦道夫的直系亲属也无人知晓。麦道夫与雇员谈话时,也绝口不提其投资顾问活动。

另外,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为麦道夫一人独断,他管理资产,并同时汇报资产的情况。这违背了交易和汇报分离的基本原则,却也使得他能够将这个骗局长时间操控下去。

国内许多二级市场专业投资人士,对散户们不问缘由跟风操作追逐小道消息的习惯大加鞭挞,痛心疾首,但是在麦道夫骗局中可以发现,这未必仅仅是散户的行为。

《华尔街日报》分析说,麦道夫的欺诈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投资公司吹得天花乱坠,并强调“隐密性”,让他的投资客户受惑于神秘感及圈内人的优越感。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贪婪的投资者连最基本的调查都没有进行。

一旦有人问麦道夫关于投资的问题,他就开始三缄其口,或者仅仅以一句“内幕消息”打发。而这些上当受骗者都是各地首富或者鼎鼎大名的金融机构。

大批的富人、银行和基金开始发现自己陷入其中,受害者的名单还在不断扩大。据媒体报道,在汇丰银行证实可能损失至多10亿美元后,投资于麦道夫或向麦道夫投资者提供借贷的大型金融机构报告的潜在损失达到100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西班牙国际银行都成为麦道夫欺诈案的受害者。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示,可能损失至多4亿英镑,野村控股可能损失275亿日元(约3亿美元)。

一位人士说,自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所以骗局手法本质上也并无不同。

发明了庞兹骗局的庞兹最后一个人孤独地病死在一家贫民医院里,唐万新已经获刑,个人财富早已攀上顶峰不成问题的麦道夫最后也许将获20年刑期。外人无法确切知道他们最初的动机有什么不同,贪婪都是其中不可少的一味毒药,一旦吃下,不能停止。

猜你喜欢
麦道德隆骗局
揭秘光的折射形成的“骗局”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金融巨骗麦道夫死亡
匀加速骗局
感谢那个虫子
有志者德隆
骗局
麦道夫的狱中生活
百亿金融巨骗出庭认罪
麦道夫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