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高军
【教学内容】适用高年级上册。
【习作要求】请你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录像。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读古诗,猜节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2.要点:(1)简要说说春节的由来。(2)描述城乡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
3.板书习作文题:漫话寒假生活。
二、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看了习作题目,有什么问题没有?
引导学生弄清:什么是寒假生活?(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什么是漫话?(不拘形式、随便谈)
小结:漫话寒假生活,就是要写我们在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只要是你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
【设计意图:紧扣习作要求,抓住题眼“寒假生活”“漫话”,指导学生审题,为学生打开习作思路作铺垫。】
三、提炼生活,学会选材
1.假期中你去了哪里?有什么有趣的见闻?(旅游见闻)
2.在家里与家人相处经历了些什么?(谈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怎么有意思,说阅读书报的收获、感受生活的幸福美好、社会实践活动等)
3.小结:这些内容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漫话。
【设计意图:学生并不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关注,缺少发现。作为语文老师,所要做的是要尝试通过各种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关注生活。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把它们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阅读例文,学习写法
1.教师谈话:老师根据习作的要求写了一篇下水文——《我家不再腌菜了》,请大家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我都说了些什么。
2.读后讨论。这篇《我家不再腌菜了》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设法说服奶奶不再腌菜。)
3.让学生再读一遍例文。你觉得哪些内容有情趣?边读边做批注:“我”分别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寒假生活的?
生:我觉得孙子说服奶奶的过程很有趣。其中“早上,我悄悄地来到奶奶房间,摸到奶奶的背后,用双手蒙住奶奶的眼睛,嗲声嗲气地说:‘猜猜我是谁?”中的“悄悄地”“摸”“蒙”“嗲声嗲气”等动作、神态把“我”的淘气、可爱与奶奶之间的亲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生:“我能不能跟你提个要求?”“拉勾,说话算数。”“可是,经常吃腌制食品对身体不好。菜腌了之后,维生素损失较多,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会造成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对肾也不好,还会导致癌症呢。你们都这么大岁数了,不想身体健康吗?”“奶奶英明!”“奶奶万岁!”等语言反映“我”是一个十分聪明机智、惹人喜爱的孩子。
生:“可是怎么才能让奶奶同意呢?”“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奶奶搞定了。”是通过心理描写展开故事情节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作以下归纳板书: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他人的习作,从中领悟写作的方法,在教学时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确定指导的重点。旨在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五、先说后写,言为心声
1.指定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让学生从寒假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说一说,畅所欲言。(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可以用电教设备展示相关的照片,播放录像。)
【设计意图: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先“说”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材,取源头活水,抒心中真情。】
2.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学生简要地说说自己准备写些什么。讨论:哪些内容可以写进本次习作,哪些内容不可以?为什么?(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3.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作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