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锋 谢 静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急剧萎缩,经济发展由出口拉动型转为内需拉动型成为必然,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对当前农村消费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农村消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农村消费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29-02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外需急剧萎缩、出口大幅下降的形势下,人们充分认识到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选,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关键。国家将扩大消费确定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并借此机会推动中国经济由出口、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中国农村消费总体可概括为消费需求低迷、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有效消费规模较小,但潜在消费需求旺盛。由于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制约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加上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社会保障体系普遍缺失,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的实际消费。据统计,自2000—2006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46.4%下降到36.2%,下降了10.2个百分点,消费率远低于世界75%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率则由15.3%下降到9.6%,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3%下降到2006年的26.4%,占2/3人口的农村只消费了不到1/3的商品。同时,农村市场商品供应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农民急需的农机具、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价格普遍偏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业科技供应较少,电脑、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并不符合农村消费实际,有效商品供应结构不合理。加上假种子、假化肥等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但随着农民实际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社保体系的逐步健全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消费潜能将会得到有效释放,消费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主战场在农村,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生力军是农民。
1.农民收入较低,购买力不足。当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但农产品相对价格则逐年下跌,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消费水平的高低。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GDP增长了15倍、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不足7倍。近年来,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占GDP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8.4%下降到2006年的12.5%,6年间下降了5.9个百分点。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下降预期强烈,大约2 000万农民工失业,农民收入预期大幅降低,消费倾向随之下降。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消费存在后顾之忧。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是制约农民消费的关键因素,农民消费存在较大后顾之忧。医疗、教育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开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民需要自己掏钱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其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农民注重储蓄而压缩消费,社保支出大大压缩了农民的即期消费空间。看病是农民的最大顾虑,一场大病可使普通家庭倾家荡产,农村医疗卫生社保体制改革虽已启动,但在三五年内是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目前一名在校本科生一年的费用约为1万元左右,以农民人均纯收入3 700元计算,一个三口之家四年不吃不喝才能拱出一个大学生。另外,农民还存在住房、养老等经济压力,在此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增加储蓄,尽量减少日常消费。
3.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消费观念落后。受文化因素、民族传统和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崇尚节俭、提倡克制、反对奢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农民往往量入为出,而不会盲目扩张消费。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大多农民依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除了个别特殊商品,大部分消费品仍是自产自销,且多为基本生产、生活所需,服务性的消费品较少。同时,由于农村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民信贷消费、超前消费意识。
4.消费市场不完善,消费环境较差。农村消费市场运作不够规范,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市场价格监测机制滞后,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农民消费安全感较低。许多商家盯住城镇消费群体,而对巨大的的消费农村市场研究不够,产品生产脱离了农村的实际,市场商品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农村交通不便,商品信息宣传渠道不畅,农民对新产品的了解不够,消费较为谨慎。相关产品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较少,“三包”承诺难以兑现,农民的合法消费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1.加快农业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改变农村初次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资源配合不合理现状,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二是保护农民土地、乡镇集体财政等合法权益,做好政府财政支付转移工作,加快社会财产由政府向民众转移的步伐,扭转“国富民穷”的局面,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三是严格控制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格。农产品价格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命脉,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格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力、见效最快的政策杠杆。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保护价机制,扩大农产品保护价范围,使保护价水平随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国际价格的波动以及居民整体收入的增加而相应提高,遏制农产品价格与第二、三产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拉大的趋势,保证农民增产又增收。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财政补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四是稳健、持久地贯彻家庭联产承包、土地承包制度等既定农业政策,提高政策稳定性,增强农民政策预期,为农民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规划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的发生,彻底减轻农民费税负担,保障农业产出能够真正沉淀在农村,为农村的长远发展积累物质资原。
2.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真实收入。一是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积极探索和培育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土地、资金等生产资料配置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生产出优质、安全、适销对路的产品,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坚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均衡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疏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与大型连锁超市和农贸企业合作,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彻底化解农业“大生产、小市场”的矛盾,使农产品真正获得社会的平均利润。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后顾之忧。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社保覆盖面小、保障水平差、体系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问题,扩大政府在农村社会公共产品领域的支出,增强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和可支配资源的供给能力,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在内的社会保障体制,增强农民底线经济安全感,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制引致消费的效应,引导农民将以前用于购买社会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向消费领域,加大财政向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转移支付对拉动消费的乘数作用。
4.完善农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加强交通、电网、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积极培养金融、管理、信息、技术等市场要素,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全面整顿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健全产品价格、质检和售后服务体制,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清理各领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和收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厂家将销售目光从城镇转向农村,积极调整生产结构,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生产出适合其消费需求的产品,保证所供商品农民愿意买且买得起,提高农民最终消费水平。做好家电、农机具、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把惠农消费补贴资金用好、用足、用活,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文化、旅游、信息等服务性消费,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
5.转变消费观念,释放潜在消费能量。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由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转变,广大农民应当转变过去勤俭持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等传统消费习惯和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从单纯重物质消费向物质、精神消费并重转变,从现金消费向现金、信贷双重消费转变,增加服务性消费比重。据推算1元的信贷消费可以带动1.5元的商品消费,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当为农民提供消费资金支持,降低消费信贷资格审核和担保门槛,增加消费信贷投放量,鼓励农民超前消费。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农民正确消费,将农村潜在消费需求释放出来,推动农村消费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