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书宏
在今年8月30日德国北威州卡尔斯特市(Kaarst)的议会选举中,张逸讷这位华人企业家兼公益活动家,作为德国自由民主党(FDP)推举的候选人,成功当选市议员,创造了华人打进德国地方议会的历史。
1980年,20岁的张逸讷有幸成为首批100名公派留德学生中的一员,懵懂地踏上西德的土地。1987年他以四门主科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Clausthal University ofTechnology),取得德国Diplom学位(相当于现在的硕士学位)。之后在杜伊斯堡的弗劳恩霍夫微电子集成电路和系统研究所工作了四年,也经历过半年失业和一年职业培训,当过八年的工薪族。改变他人生的决定,是在八年前创业,并在七年前投身政治。
创建N&H
离开了弗劳恩霍夫微电子研究所后,德国正值两德统一,经济受冲击,张先生加入了失业大军。蛰居了六个月后,他去多特蒙德城参加了劳动局资助的就业培训,学习了经济学、市场学、行销学、人事学、法学基础,以及有关欧洲共同体的各类专题。一年后开始了真正的职业生涯。
于是张逸讷在克莱菲尔德(Krefeld)扎下了根,八年间先后在两家德国公司工作过,最终成为公司销售经理,成为老板之下最重要的主管。
事业小有成的他并没有就此满足。2001年4月张逸讷创办了N&H技术公司。公司产品分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和机械零部件与模组,供货对象都为德国一流公司,比如德国高档狮牌电视机所有遥控器的橡胶按钮都是N&H公司提供的,并占据德国高档车车载电话机按键几乎百分之百的市场份额;二是工业仪器与设备,目前代理的产品包括中国大族激光公司的激光镭刻机、焊接机、切割机等,中国天瑞公司X荧光光谱分析仪,以及日本三菱化学分析仪公司的粉末电阻和表面电阻测试仪等。
搞研究出身的他,论起经商却头头是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的影响和父亲遗传,他的父亲就曾是商场中人,耳濡目染,经商意识在张逸讷的头脑中逐渐形成;另一方面来自他自己的领悟和商场拼搏的经验。
张逸讷告诉记者,N&H公司有自己的专利、技术特长和实验室等,靠技术经营,这是公司稳健运行的基础。张逸讷表示,他给奔驰、西门子等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分析问题时,不仅需要结合中学和大学里的基础课内容,联系产品运用特殊要求,而且还需要跨学科地进行连贯分析,这样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位。此外,对德国社会的广泛了解就能更容易地与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N&H目前有员工二十多人,一个工业贸易公司有这样规模在德国已不属小公司了,公司员工大部分为德国人。为何大部分员工为德国人,张逸讷的解释是:一是有工作经验和德语英语比较好的中国工程师比较少;二是德国人易领导,公司内就事论事,不需要太多注意人事问题。另外每个职位要求都不一样,比如他的秘书是德文很好的英国人,做国际贸易非常合适。公司里现有的中国工程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中国员工和供应商沟通并主持解决。
经过多年的商场历练,张逸讷深深地了解在德国经商中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他本人对法律也非常感兴趣。由于对德国的产品责任法、专利法等很熟悉,因此平时公司要进行的法律上的诉讼,都由他亲力亲为,写好后由公司的法律顾问将其中一些法律的条文加以润色。张逸讷认为,法律细则由律师负责,但是自己也要对法律精神、立法背景和施法原则有个理解,这样官司就能由自己主导。
正是有这样一位经验极为丰富的管理者,张逸讷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从一开始的两个员工发展到如今二十多人。
张逸讷坦率地表示,公司业务在最近一年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年初,汽车行业基本停顿下来了口“现在开始慢慢复苏。危机对我们也是一个机遇,因为更多的德国公司愿意从我们公司采购。”
谈到公司今后的发展,张逸讷告诉记者,德国是个老帝国,行事保守,失业率高,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只希望公司业绩稳定,保证员工有稳定的工作。“员工都有家小,保障他们就业是我作为雇主最大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德国多数老板的观念。”
张先生表示,N&H希望能更多地代理中国中高科技产品,将更多的中国高科技产品推向欧洲。中国人都抱怨中国一船货换来人家一台小机器,“要改变这个局面就要进行产业升级,把中国中高科技产品更多地推销到欧美日,并取得技术信息回馈,这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德国首位华人议员
四年前,张逸讷一家从克莱菲尔德搬到了卡尔斯特。卡尔斯特市是个只有4.2万人口的小城,但它和大城市一样,是德国联邦、州、地方税收行政三级之一,自主税收,自主管理本城,各种城市设施都齐备,民生事务几乎无所不包。
卡尔斯特所处的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在德国各州中人口最多。如果北威州是个国家,那么它的GDP在世界上排位将是第16位。
谈到华人在德国的形象和地位,张逸讷有着自己的看法:“中华文明在德国享有崇高地位,中国人的形象总体是比较正面的,但是中华文明和中国人地位并不一致……大概这两百年我们坏了古人的好名声。”在德国,人籍华人只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8000万人口中的8万,真正关心政治的更是寥寥无几。德国社会相对保守,既没有美国的移民传统,也不像英、法有殖民历史,华人参政尤为艰难。
张逸讷认为,如果华人想提高自身地位,让主流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必须关心政治,融入当地社会;而参政的第一步是:“首先要认同当地社会的价值观念,熟悉它的游戏规则。你必须融入它的社会体系中,服务于你所在的社会。”
张逸讷来德国后不久就在大学组织中国学生会,担任克劳斯塔尔大学中国学生会的首任主席,同时担任大学外国学生委员会的委员,为大家服务。之后参与各种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团体,包括担任德中友协理事。他指出,在德国,很多人都乐于参加公益活动,由义工开始从政是欧洲的传统。
搬到卡尔斯特后,当地居民发现身边突然多了张亚洲面孔,他还颠覆了亚洲人在他们心目中低调腼腆、不喜欢参加社会活动的印象。在学校、社区和市府,这个戴眼镜的华裔商人时而激昂演讲,时而默默地做社会义工。一次和朋友聊起德国政治,他发现自己相当认同朋友所属的自由民主党的理念——自由、平等、宽容,重视法制和文化教育,强调公民自主,限制国家权力,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等等。中国的严复、胡适、雷震等自由主义人士是他崇敬的人物:
2002年正是自由民主党的最低潮,为助一臂之力,张逸讷加入了该党。到2009年自由民主党的席位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