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维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高校办学层次和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根据社会需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通过校内外办班、技术服务、专利转让、利用无形资产、出租、开放有形资产,进行合理合法的有偿服务,对有偿服务的收入进行财务核算时,忽略了耗用学校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准确分摊进入成本和或有事项可能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的预提费用。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提出规范社会有偿服务渠道,建立科学的有偿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加强成本核算,避免学校资产流失,加强对分配后收入使用的监管,使有偿服务财务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有偿服务财会制度;无形资产;有形资产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6-0082-04
高校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结合社会的需要,通过为社会提供合理合法的有偿服务取得盈利,为高校教学提供资金,既利用了高校现有资源,又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不失为一种筹措学校事业资金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改善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了办学活力,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稳定教职工队伍,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一、高校社会有偿服务的主要途径
(一)校内办班
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的发展和需要,对人才的学历、技能、文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许多人为了找到更好的单位或者更好地适应单位的要求,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和学历提高班。而高校院系利用学校的设备、教室、师资和声誉在校内举办各类学习班、辅导班、进修班等,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知识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校内办班生源充足,收费较高,经济效益好,是目前高校创收的一种主要途径。
(二)校外联合办班
高校院系利用学校师资、声誉,与能提供场地、设备、教室的校外单位联合办学,利益分成。一部分求学者由于工作时间或路途较远等原因不方便到学校学习,因此高校院系就在求学者当地与提供场地、设备、教室的校外单位联合办班,通过提供知识和技能服务而创收,这种创收途径不需要消耗学校自身的物质资源,是直接体现知识价值的一种创收途径。
(三)对外技术服务和专利转让
高校院系利用学校师资,对外提供技术服务进行创收,如提供监理、项目咨询、建立大型考试题库、设备检测等,也可以利用人才优势联合开发科研项目或进行专利转让,这种创收是把高校高端人才或研发成果直接推向市场的一种途径。
(四)利用、出租、开放有形资产和场馆
高校院系、处室、中心、所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形资产或提高资产利用率进行创收。如学校的临街门面房及房顶广告位的出租,团委、学生处利用学生活动中心举办舞会或放映录像,保卫处利用学校进出车辆收取出入费,体育部开放健身房、游泳馆、体育馆,信息学院在课余时间利用对机房实行上机收费,有复印机的院系处室中心在完成学校工作的前提下对外承接复印业务等。这些创收提高了有形资产的利用率。
二、高校社会有偿服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中内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制度规定,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要进行经营收支结余(内部成本)核算,应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非独立核算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是高校经济活动整体组成部分,无法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并按比例分摊,也就无法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在无法准确进行成本核算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成本核算”,其支出及结余就是不真实、不客观、不准确、不完整的会计信息。
1.服务耗用学校资源的成本准确分摊进入有偿服务成本问题。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在以本职工作为主的前提下开展有偿服务,其设施材料等资源既用于教学及辅助服务,又用于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增加了学校与此相关的各项经费支出,如游泳池、体育馆等在业余时间对外开放,增加了学校水电费、物业管理费、设备材料购置费、维修费、公共管理等经费的支出,同时加速了设备器材的磨损,降低了其使用寿命。而这些成本费用大部分已在相关部门的预算经费及学校的公共预算经费中支出,只在收入范围内列支有偿服务项目特需试剂等费用。成本核算的前提是收入与支出配比,采用项目管理法对有偿服务进行内部成本核算,在有偿服务占用学校资源或成本费用混入教育事业支出的情况下,很难将有偿服务耗用学校资源的成本准确分摊进入有偿服务成本。[1]
2.有偿服务的分配问题。利用学校资源进行有偿服务活动,如学校兴建的大型豪华室内体育馆的利用率不高,根据社会需要,业余时间对外开放,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在如何进行收入分配的问题上,如果开展有偿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其所有的收入应列入学校综合财务预算,即收入归学校所有;如果开展有偿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部门职工的收入,一来对全体职工不公平,二来不符合高校财务制度的要求。如果由于非独立核算有偿服务项目无法进行成本核算,而将收入大部分归入部门的小金库,则学校不但无法从对社会有偿服务活动中增加经济收益,反而增加支出,加重了学校的财务压力。
(二)服务时或有事项可能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问题
学校以教学为主,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开展有偿服务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隐患。各种或有事项可能导致学校在有偿服务活动中得不偿失,加重学校的财务负担。
1.有偿服务活动违法违纪或有事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加重学校的财务负担。学校作为法人单位负有相关业务活动的全部管理责任,必须保证学校的有偿服务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如果开展有偿服务活动的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在与协作单位合作中违法违纪,将给学校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加重学校财务负担。
2.有偿服务中的安全风险隐患或有事项将加重学校财务危机。在有偿服务过程中,由于服务不周到、安全措施落实不力或安全警示不到位等原因,使消费者在接受有偿服务的过程中受伤致残、致死或发生其他事故,导致学校诉讼费、巨额赔偿等损失,将加重学校财务危机。
(三)有偿服务中无形资产的管理问题
1.有偿服务中无形资产的保持与维护。无形资产既然已成为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学校就有必要去很好地珍惜和维护它。首先,学校应用好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无形资产不受侵害。其次,学校应保护无形资产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学校的品牌、技术、管理诀窍、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都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参与利润分配。因此,学校应开发和创造高质量的无形资产,增强其无形资产的竞争力,防止竞争对手模仿,巩固已取得的优势地位。第三,学校应不断创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学校应及时掌握消费者习惯、偏好的变化,在保护无形资产内在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以使学校生产经营与消费者的需要保持同步。
2.有偿服务中无形资产的拓展和创新。创新是无形资产续存的生命力所在,企业应更新观念,对无形资产的创新活力给予充分保障,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学校无形资产的创新活动中。
3.有偿服务中无形资产的转化与增值。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即是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要使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健全无形资产到有形资产转化机制,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增强转化动力。
4.有偿服务中无形资产的扩散与传播。学校无形资产的扩散与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市场向消费者有效输送某种理念,传播与学校产品、管理、形象有关的知识,或者利用公关手段实现无形资产能量的扩散,在扩散和传播过程中,学校形象是无形资产最重要的内容,品牌是学校无形资产最直接的体现,互联网是无形资产扩散与传播最有效的途径。
三、高校社会有偿服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在管理体制上,统分关系处理不当
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高校中,许多高校在实行分级管理过程中没有把握统与分之间的平衡点,要么统得过死,部门的教职工积极性不高,对事业发展及学校的财务状况漠不关心;要么财权过于分散,校级财务难以统筹调度和安排学校资金,难以对各部门的财务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影响了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预算管理不完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高校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多数是根据各院系的师生人数、教学工作量等情况确定经费预算,这样,预算制定的依据和标准不科学、不明确。在预算的执行上,只进行总量控制;在预算的考核上,未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机制,容易造成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得力的情况。
(三)财务会计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
高校财务分析工作是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项工作在高校中并没有很好地进行。高校财务会计仍然是“报账型”会计模式,习惯于算账、报账。对内对外提供有关的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未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资金效益考核。[2]
(四)内部监督不得力,审计效果不理想
虽然各高校都已实行领导离任审计,而实际离任审计时,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问题复杂,审计工作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离任审计往往只审查领导干部任期内有无重大违反财经制度问题,而一般高校又忽略抽查审计,因此,经常出现“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的情况。
四、高校社会有偿服务财务管理制度的构想
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高校开展社会有偿服务是为满足筹集学校资金的需要,通过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取得的收入,其所有权归学校,而不归有偿服务部门或个人,所有的费用和责任也由学校承担。因此,学校要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重新构建财务管理制度。
(一)规范社会有偿服务的渠道,建立科学的有偿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高校财务部门要明确有偿服务的渠道,严格区分有偿服务和乱收费现象,坚决制止和纠正乱收费行为,并对有偿服务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违纪部门及其责任人视情节轻重依法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严格对社会有偿服务项目的立项程序。项目的申请者必须提供详细的资料,从业务流程、业务量市场调查和预测到成本费用的测算、收费标准的拟定及年收入预测等可行性分析材料都应该健全。学校应对有偿服务项目是否能增加学校财力进行可行性论证。[3]有偿服务项目的立项必须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将有偿服务收入与增加相关部门的经费指标挂钩。对于未经审批私自开展有偿服务活动,应视情节轻重按规定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行政及经济处罚。
(二)加强成本核算,避免学校资产流失
成本核算时要考虑占用学校资源的费用,服务收费不得低于学校付出的全部成本,要讲究经济效益,盈利是负数的项目不能立项,不能办理。在服务活动中被占用的教室、实验室、设备等各种资源要得到应有的补偿或更新,从而避免学校资产的流失。同时应建立对外有偿服务风险责任管理制度,将有偿服务作为校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遵纪守法、安全保障责任目标的组成内容进行管理。学校开展有偿服务项目不得影响正常的教学及公共事务,坚持谨慎性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有偿服务部门必须统一使用学校财务部门的收据,不得私自印制或外购收费票据。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
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是激发各部门对有偿服务工作积极性的有力保证,依据什么原则,按照什么比例提成,这是分配方案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要除去成本费后的收入分配,既不是谁有资源谁服务,收入独享,也不能平均分配,而必须是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进行分配,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充分调动校内各部门的有偿服务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公平的环境下大力推动学校向市场迈进,为学校创造更多的财富。[4]其次,提成比例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偿服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在整个有偿服务过程中的劳动量和实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以便调动校内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四)加强对分配后的有偿服务收入使用的监督
对有偿服务的一切费用支出必须按照财务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不论有偿服务的成本是部分占用学校资源,还是全部占用学校资源,均应将各项费用与学校相关预算捆在一起,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将有偿服务成本控制目标和管理责任落到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制约,控制和节约有偿服务支出。由于有偿服务收入预算具有不确定性,不能根据有偿服务收入预算安排支出预算,在具体核算上应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同时,根据成本支出预算及“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原则,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增加支出预算。根据有偿服务项目确定相关的材料费、设备购置费、水电费等支出预算指标,其中,材料等物化成本的经费指标应占较大比例。
参考文献:
[1]严向军.高等学校财会工作创新之我见[J].教育财会研究,2001(4):27-29.
[2]杨鸿燕.试论当代高校财务管理理念及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69-97.
[3]夏庆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会制度创新[J].财会通讯,2006(6-7):33-34.
[4]徐晟.论高校财务内控制度与运行机制创新[J].湖北财经高等学校学报,2007(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