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秀兰
小学生常常感到写作文难,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变。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辅导不力,要求过高,并用一些典型的范文去激励他们。这样一来,只能使学生感到写作文太难,怕写或不会写,所以有的学生干脆抄一篇,滋长了说假话、空话、大话的不良习气。
一、引导学生写平常事,真实事
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把文章理通顺,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要说、想说的意思,能有顺序地把意思说清楚也就行了,切忌要求过高。要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写明白,首先得保证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写,也就是要解决学生习作取材问题。我认为小学生用来写作文的题材应当是他们自身的生活及已认识的客观现实。凡是学生生活中有的,头脑里想的都可拿来写,拿来练笔,只要不说空话,有真情实感就行了。
先说写人文章的取材。“我”就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谁还对自己不了解?从外表长相到性格特点和爱好,只要突出某一点,准能写得头头是道。与“我”有关的人就更多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邻居小伙伴等。只要自己熟悉的都可以写。例如有一位学生写妈妈:“妈妈从来没有说过她辛苦,可她一直在辛苦地劳作着,当我还在酣睡中,妈妈已经起床给我们姐弟做饭,饭做好了才叫我们起床,送我们上学走后,她就喂猪、喂鸡、然后扛锄头下地了。这样一天天反复着,妈妈从来没有怨言”。这段文字写得多精彩、多深情,因为它真。再说记事文,生活中的事,一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也最深。我曾让学生写过一组题材如《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我最怕的事》、《我最伤心的事》、《我最气愤的一件事》、《我最想干的事》等,学生个个都感兴趣,而且都写得有血有肉。另一类是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事,如在班级活动,课间游戏,课堂上的发现;家里、村里发生的事,事无大小好坏,只要看得真切,听得明白都可以写。如有的学生写了爸爸妈妈吵架的事,写得具体清楚,最后还写了他当时的感受和看法,这就是生活。
二、培养学生多看、多听、多想的习惯
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指导观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第一步。在观察前,教师一定要明确交代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如带领学生去观察高速公路大桥时,就要给学生讲清楚桥有几个圆柱大墩,大约有几层楼高;高速路有几个车道,汽车怎样行驶,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明确了目的任务之后,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由前至后等)让学生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从整体入手,再具体观察每一个细节。学生掌握了方法、写作时就得心应手了。如有一个学生在文中写道:“从远处看去,在小西河上有四根粗大的圆桥墩,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上边顶着一个庞然大物,这就是高速路,路中间用一根根蓝色的大柱隔开,每边的车只能同向行驶,路面上划分行车道、超车道、停车点,车像穿梭一样,刷刷地驶过去,听人说以往进城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只用半小时了。”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区分事物之间异同。只有学生平时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习惯,才能喜欢作文,写好作文。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写的愿望,使他们看到一样东西就要写下来,不写心里就不踏实。要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题目不要过死过窄,要有选择余地,不求作文的量而求作文的质。小学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完成8篇文章。可在每篇作文前后做1-2篇单项练习,如写好一个开头、一个结尾或者一个片断,这样就为完成作文项目而搭桥铺路或作补充训练。这样学生写作时会觉得容易,写作兴趣也就自然提高了,不要再为作文而犯愁。
三、作文批改要以情育人
作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大板块,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要按照模式和套路,一定要联系实际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作文批改除应按照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进行考察、批改之外,还应抓住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每一点思想的火花、情感的流露,对之或肯定、或探讨、或指正。如有的学生在写《我的家乡》时,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热爱之情,我就在批语中写道:“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但只是语言上的热爱和赞美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只有用行动做出些什么,才是对家乡、家人的最好回报。”这样的批语既有肯定,又有升华,学生易于接受。还有一个学生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道:“老师,您的衣着打扮,您的言谈举止,您的微笑,是那么得体,您对工作的认真和辛劳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我在批语中给他写道:“首先谢谢你对教师的赞美、肯定。你所写教师的形象,是把作为教师最美、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艰辛中的崇高。——与你共勉。”这样,既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交流,又让学生认识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丰富内涵,起到了平时机械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而对于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金钱主义等不良倾向,我也及时恰当地指出,并给予正确引导。就这样通过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又通过作文训练促认识能力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使学作文、学做人做到了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