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音乐大师梅纽因曾言:“对人的感情而言,小提琴真正是最人性化的乐器”。从十六世纪下半叶起,小提琴以其迷醉的音色进入欧洲音乐生活并逐渐登上了乐器王后的宝座。十七世纪以后,小提琴的制作技术日趋精良,演奏技巧日益娴熟,并形成特色各具的演奏学派,其中意大利小提琴学派举足轻重,不仅为其他学派的出现进行了技术上的开拓奠基,更为后世提琴演奏审美的规范提出了较高要求。意大利小提琴学派形成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等因素密切关联。本文重点选取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两位代表性人物科雷利和帕格尼尼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变革的视角,分析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带来的两次重大社会变革对意大利小提琴学派演奏与创作的影响,探寻人类思想解放、社会进步与意大利小提琴艺术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一、文艺复兴运动对巴洛克时期意大利
小提琴学派形成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虽然名义上是德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割据严重,这种分裂、割据的状态削弱了意大利一些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的封建统治力量,使得城市生活和工商业经济繁荣。大行其道的商品经济和日益繁荣的海上贸易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意大利在中世纪形成的封建主义由于城市的发展而逐渐被摧毁,新兴的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上升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社会的发展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新兴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渴望摆脱中世纪禁欲主义的约束,需要音乐来表达他们强烈的个性、自由奔放的感情,音乐家的个人才能与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这些均为提琴的诞生与最早的小提琴学派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此时,流行于欧洲二三百年,以发音恬静、柔弱、带有鼻音而备受贵族们宠爱的弓弦乐器——“维奥”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人们热衷于乐器改良,追求新异的音响效果,制作工艺迅速发展,提琴类乐器便应运而生。意大利克里莫那的阿马提家族,为使提琴发出如同“人”一般曼妙的声音,遍访欧洲,研究各种教堂、城堡、宫殿、雕塑、壁画,追寻美的形象,探寻震撼人心音响的源头。据克里莫那制作业的记载,第一位小提琴制作师安德烈•阿马提(约1500—1577)手艺精湛,率先为小提琴制作者制定了标准。阿马提在维奥琴的基础上吸收了雷贝克等其它弓弦乐器的隆起背板和五度调弦等特点,设计出了四根弦的、指板上无品的提琴,其音色有力而锐利,比维奥琴更能激动人心,深受新兴市民阶层的欢迎。直至巴洛克时期,克里莫那已经成为全欧洲最有名的小提琴制作中心,除阿马提家族,意大利也涌现出了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等优秀的制琴家族。
及至十七世纪,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积淀,体现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罗马成为欧洲音乐艺术之都。提琴的灵魂无疑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使人们认为人声是最理想的声音,是判断声音是否美丽的最后标准,人们要求小提琴应像女高音那样歌唱。科雷利(1653—1713)等一批演奏家们,在罗马积极开展演奏、创作与教学,促使小提琴演奏技术提高并纳入正轨,早期的意大利学派开始形成。在意大利小提琴学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小提琴大师,如法里纳、科雷利、维瓦尔蒂、塔尔蒂尼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和成就突出的是科雷利。科雷利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职业小提琴家,在当时被称为“音乐家之王”。是他把小提琴从伴唱、伴舞的角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演奏乐器。科雷利确认小提琴本质是一种歌唱性乐器。他的富于歌唱性的演奏特点,为意大利学派奠定了基础。科雷利的生活与创作正值十七八世纪之交,此时的意大利内战频仍、民族四分五裂、商业萎缩、经济萧条,举国贫困。封建制度在很多地区重又复辟,人民深受苛捐杂税的重压,痛苦的呻吟处处可闻。受文艺复兴人文思想的影响,科雷利确认小提琴本质上是一种描述现实、富有歌唱性的乐器,他的小提琴作品中既流露威严而悲壮的情感,也充满桀骜不驯的激情,除具备和谐、完美的形式外,更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无情和残酷。他的作品体现了对完美的形式与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相结合的理想,音乐高尚优雅,清纯而富于歌唱性。他所写的奏鸣曲,在快板乐章中摒弃了那些非音乐性的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避免快速的上下行经过句,而着力于辉煌、有活力的旋律塑造。他的慢板乐章,富于歌唱性,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风格的效果高贵而美丽,感人而充满激情,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小提琴作品中的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科雷利是一位大胆的改革者,他是第一位以和弦分解的手法发展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音乐家,这一点在他的《三重奏鸣曲》(Op.1)的第一乐章一目了然,而之前的小提琴只能演奏一个单音的曲调或是给声乐伴奏。小提琴音区扩大了,在慢板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到小提琴自由的歌唱,可以听到双音乃至多声部的因素。科雷利认为正是音乐本身而不是技巧手法决定音乐的价值,他擅长运用小提琴去表现最美的音乐效果,体现了最微妙的审美趣味。他的富于歌唱性的演奏特点为意大利学派,也为后世小提琴的演奏及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演奏和创作外,科雷利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在创作及演奏方面的成就使他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学生,使罗马迅速成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新的艺术中心。在他的影响下,他与学生相继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其众多的学生中,弗朗切斯科•杰米尼亚尼(Francesco Geminiani,1687—1762)和皮耶特罗•洛卡塔利(Pietro Locatelli,1695—1764)分别在英国和阿姆斯特丹开创自己的小提琴事业,而乔万尼•巴蒂斯塔•索米斯(Giovanni Battista Somis,1686—1763)则是在都灵建立了皮德蒙特学派。正是科雷利以及他培养的学生创造了早期意大利小提琴演奏的艺术巅峰。这也就是直到十九世纪,人们还能清楚地感受到科雷利深远影响的原因所在。
二、启蒙运动对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
小提琴学派发展的影响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十七世纪的欧洲在社会、科学、哲学和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展开奠定基础。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代表着经济力量进一步增强的资产阶级为在政治上取代封建阶级而发动的思想领域内的猛烈攻势。
意大利自从新大陆被发现以及世界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以后,在经济方面日益衰败,加之各城邦相互倾轧,意大利成为邻国蹂躏的对象。帕格尼尼时代(1782—1840)的意大利被奥匈帝国统治,罗马教廷与外来势力勾结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和残酷迫害,意大利处于内忧外患的分裂状态中。而此时受启蒙运动影响,法国正处于经济发达、文化活跃的时代。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奠定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升华与继续,它以倡导人道、人性、人权为旗帜,在文化教育领域中反对形形色色的宗教桎梏和封建贵族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对音乐艺术(包括弦乐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音乐家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要,音乐逐渐走出教堂及宫殿,除了在城市音乐厅演出外,也活跃在市区及郊外的酒店、旅馆等公共场所。世俗音乐逐渐增加,娱乐性的器乐曲大受欢迎,出现了专门进行音乐表演的大音乐会。意大利人民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迸发出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萎靡不振的社会被爱国主义热情和勇敢的战斗精神取代。浪漫主义思潮在意大利与现实的民族斗争结合在一起,带来了意大利文化艺术的繁荣,音乐艺术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得以发展。在这种暴风雨般的时代背景下,帕格尼尼以其激情似火、灿烂辉煌、出神入化的表演成为意大利学派处于衰落时期出现的新的浪漫主义先驱,被世人称为“小提琴魔术师”。他的改革创新精神,使得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不仅引起各国小提琴学派巨大的变革,而且影响了李斯特、肖邦、舒曼和勃拉姆斯等大师的器乐创作方向,也为其他器乐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早在1795年的热那亚音乐会上,少年帕格尼尼首次表演了《卡马尼奥拉》革命歌曲主题变奏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共和党党歌),引领热那亚听众向法国大革命致敬。1796年,拿破仑任法军意大利军团司令,率部远征意大利。意大利多年来一直受奥地利统治的压迫,当拿破仑的军队开到,当地人民把他们当作是救星来热烈欢迎。法军打败奥地利-撒丁联军,占领意大利北部广大地区。这一重要事件对帕格尼尼的思想影响巨大,他与古典传统彻底决裂。在帕格尼尼心目中,整个音乐世界是自由激情和无边幻想,这是启蒙运动所带来的审美观的重大突破。他以惊动世界的超人胆识树立起新一套全新的,以狂热激情为基础的审美观。这一审美观所焕发出来的奇迹般的演奏把欧洲所有的音乐厅和剧场几乎都震荡起来,卷起狂想的波澜。1801年,帕格尼尼开始创作那些名传千秋的随想曲。他的《24首随想曲》,充满了破除常规进行的新的旋律技法,新颖而出人意料的转调,丰富的半音进行,尖锐的和声组合,节奏的脉动和特点,多样的速度变化等,是最能显示他艰深的演奏技巧的作品。
帕格尼尼全面发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大胆运用创新的演奏法,如伸指奏法、左手拨弦、双音泛音、抛弓、连顿弓、各种类型的双音、复杂的和弦以及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弓法”等。这种突破不仅仅体现在技巧上,更重要的是音乐迸发出一种激动人心的情绪。可以说,帕格尼尼在大胆拓展技巧的同时,极大地拓展了音乐表现,这不但是其个人的天赋与努力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时代赋予他的一种馈赠。这一追求炫耀技巧的审美要求和当时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美学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当时认为美的高低和技术水平有关系,美的高低要在克服技巧困难上见出,难能才算可贵。卡斯特尔维屈罗(Lodovico Castelvetro,1505—1571)在《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里认为美感的来源不外两种,一种是题材的新奇,另一种就是处理手法上所出现的难能的技巧。他说,“对艺术的欣赏就是对克服了的困难的欣赏”。社会的审美意识随启蒙运动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而产生巨大的转变。整个社会追求和爱戴那些以独到的敏感热情、驰骋想象的艺术家,重申激情至上主义。均衡宁静的理性美,被大胆幻想、炽热激情、倾心于“铤而走险”的时代精神所取代。这些从社会发展中迸发的新因素,影响了帕格尼尼及意大利小提琴学派浪漫主义新演奏风格的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小提琴走出宫廷,走进音乐厅以及审美原则的变化,小提琴制造史也发生着重大革新。如果说小提琴制造在1500年至1750年期间发展迅速并在十八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1750年之后音乐及其演奏技巧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小提琴具有更大的音量,并能适应高把位演奏等技巧。因此1750年至1840年期间所有的巴洛克小提琴都被进行了改造。改造的方面涉及琴颈、指板、低音梁、琴码、音柱等等。换言之,帕格尼尼与科雷利所使用的小提琴已经完全不同了。
回顾意大利小提琴学派发展的历程,社会变革对小提琴学派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文艺复兴运动摆脱了中世纪“禁欲主义”的约束,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文化发展为巴罗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传统得以升华,法国大革命所造成的欧洲社会革新促进了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进一步发展。追溯这一历史脉络,可以看到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除意大利学派外,几次重大社会变革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德国的大国崛起直至前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在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史上刻下鲜明的印迹。而进一步探索社会变革对其它重要小提琴学派演奏与创作的影响(法国小提琴学派、德国小提琴学派和俄罗斯小提琴学派),也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韩里《欧洲弦乐艺术史》,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
[2]陈婷《小提琴演奏诸学派述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第 87—92页。
[3]李薇《早期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艺术创造及美学追求》,《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2—96页。
[4]朱龙华《意大利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6]王挺之、刘耀春《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朱龙华、王素色、赵立行《欧洲文艺复兴史•艺术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修海林《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中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艺术》1992年第3期第39—43页。
[9]克里斯•约翰逊、罗伊•考特诺尔《小提琴制作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0]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J.I•拉阿本《古今杰出小提琴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12]范额伦 《科雷利和他的小提琴作品》,《音乐艺术》1999年第1期第60—65页。
[13]洛秦《小提琴艺术全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4]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15]修海林《欧洲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艺术》1993年第2期第19—25页。
[16]张蓓荔、杨宝智《弦乐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周敏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