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南
侯长生先生在《博览群书》(2008年第10期)发表了《关于<《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的补充说明》,我拜读了,十分感动。他这样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使我欣赏到一种宽容的学术风范。
由于见闻所限,我迄今仍未能读到侯先生的《(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一文,和弥松颐先生的《“钱学”谈助》一文。连《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王水照先生的《(正气歌)所本与(宋诗选注)“钱氏手校增注本”》一文,我也是在拙作“谜仍未破”一文寄投《博览群书》编辑部后,才在江西省图书馆过刊室偶然发现的。
我为什么看了《新华文摘》对侯、弥两文的“论点摘要”后,就写出那篇文章呢?
(1)认为《吹景录》、《茶香室丛钞》本意并非贬抑而是肯定《正气歌》的“有所本”,钱先生以此为不选理由,站不住脚。我对钱先生是极其宗仰的,看过拙著《在学术殿堂外》一书的可以了解这一点。但我本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及“事师有犯无隐”的原则,对钱先生不选《正气歌》窃以为非,因而直质所疑。
(2)我是吉安人,是文天祥的乡后学,一生崇拜他。每次在课堂上讲解《指南录后序》时,念到“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我总十分激动,泣不成声。“谜仍未破”一文会写出“白天说梦话”这一很失礼的短语,正是感情激动的缘故。这里我向侯先生道歉。
(3)2008年中秋,望月有感,写了五律两首,中有“鲸吞官德败,准战博徒横”之句,深感近几年间,外逃贪官4000人。带走赃款500亿美元,而城市中到处赌博,因而又有“正气方寥落,分明月独寒”之句,认为现在更应高扬正气。
(4)钱锺书先生《槐聚诗存》中有一首七古《剥啄行》,写他抗战时期。虽身隐孤岛,却坚决拒绝汪伪说客,不当汉奸,表现了凛然大节。刘梦芙先生在《二钱诗学之研究》一书中,分段钞引,特加阐释钱先生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我据此认为钱先生更应选《正气歌》,而居然不选,更觉得是谜。
现在读了侯先生的“补充说明”,虽然谜尚未解(看来由于钱先生已作古,无由与之辩难,只有我们自行揣度了)。但严颜是否“断头将军”,侯先生却给我解决了。他引了《石遗室诗话》有关文字,还指出常璩早已不取严颜。恰好最近阅读清人严可均的《铁桥漫稿》,卷二有《读(三国志)》两首七绝。其二云:“蛟龙要戏蜀江春,白水涪关血洗尘;一个生降严太守,到今说是断头人。”这不也是批评文天祥用事有误吗?可见钱先生说“逻辑存在问题”是正确的。
为了回应侯先生文,我又到省图找到王水照先生那篇文章再看。原来日本学者小川环树先生也以为《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是个谜,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据王先生介绍,钱先生的《容安馆札记》,以及致弥先生的信,都认为《正气歌》全本前人;致日人荒井健先生的信,认为《正气歌》“排比近俗调”,并且径指为“蹈袭”。总之,《宋诗选注》所以不选《正气歌》,只是因为钱先生对它有“艺术上的保留”。
谢谢侯先生对我“谜仍未破”一文的鼓励,他说我对《正气歌》的创作方式、技巧、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使他对《正气歌》有了新的认识。我其实只是说明“有所本”是古人大力肯定的一种创作方法,它与“蹈袭”不是一回事;“俗调”云云,则更是一种主观印象,犹如欧阳修欣赏林和靖咏梅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庭坚则认为不如“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只是个人的艺术口味不同。
现在就退一步说,即使《正气歌》在艺术上有不足之处,我们只要想一想,文天祥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来的?被囚禁在污下幽暗的土室里,长期忍受着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和秽气的薰蒸,经受着亡宋皇帝的劝降、忽必烈君臣的威逼利诱,从物质到精神,受尽折磨,在这种艰危情况下,他唱出这么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歌》来,这正是尼采说的用血写成的。对这样的作品,我们怎能要求它“吟成一个字,拈断几根须”,“新诗改罢自长吟”,做到“毫发无遗憾”呢?坦白说,“艺术上的保留”,“审美感受”不足,这种闲情逸致,未免亵渎了这一神圣的篇章吧?
我真为钱先生惜!这是贤者之过。如果当时能选《正气歌》,而又在注释中指出严颜、嵇绍等用事有误之处,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李裕民先生在《钱锺书<宋诗选注>发微》(见《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3期)一文中,曾指出“钱锺书学识上的缺陷和偏狭”。“偏狭”例证之一是,“书中对道学家哲理诗是全盘否定的。……文天祥的《正气歌》,按照他的评判标准是完全符合的,却偏说它艺术性不够,也许是因为它反映了理学家思想最高境界?”
这是李先生对“谜”的一种破解,足以证明王水照先生所说的,这个谜将长期讨论下去。
我倒是从李先生此文感到一种新鲜气息,即对“文化昆仑”钱先生,我们这些后学的思想越来越解放,敢于质疑问难,不为贤者讳。例如李文就顺着钱先生《宋诗选注》香港本前言的一句话:“个人学识上的缺陷和偏狭也产生了许多过错”,接着直率地指出他“主要的缺陷在于历史素养有欠缺,不太懂考据”。举了好些例子,如“将历史上的宋江和小说中的宋江混为一谈”;“宋士大夫并非是不敢说‘一点点公道话的胆小鬼”;对两宋道学家声势“纯属想当然之词”;宋代诗人年代“次序先后颠倒者甚多”,“对作品缺乏必要的考辩”;“对版本不甚留意”。“偏狭”方面,除上文已谈的不选《正气歌》外,还说了“书中对妇女的作品均不取”;随意给苏辙加上“爱吹捧、拍马屁”的恶名。
钱先生是“喜闻过”的,《管锥编》第五册尽是读者的批评意见,充分证明这一点。如果他尚健在,读了李文,一定乐有此诤友。
学术就是在这样不断地交流中发展的。所以,无论是侯先生、弥先生、王先生,还是李先生,我们对前贤的评议,都是为了推动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