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云
【摘要】美术鉴赏是“从哲学、美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即更侧重于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鉴别和判断,高中美术课程是要通过美术教育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美术欣赏的方法去表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关键词】美术课;文化内涵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以来,中国的文化以其巨大的生命力延续下来,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都没能做到的,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和富源辽阔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使我国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状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包含着其深刻的内涵,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来突出“文化”。
一、 自觉将美术课走进文化
我们人类脱离文化而生存是不可能的,凡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都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美术完全脱离文化是不可能的。因为美术本身就是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类。或问,既然美术本身是文化,美术再强调文化岂非多此一举?不然,区别在于过去我们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没有明确的文化意识,现在强调文化、美术既是文化的载体,它自身也是文化的一种类型。比如我们在讲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可以试着让学生听着古典音乐去感受我们中国传统绘画,同时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以笔墨、线条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的绘画也产生重要影响。画中的诗、情、画、意、印有其独特文化内涵。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应该仅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照下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并通过美术的学习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文化。
二、 理解作品中的文化
我们对学生进行关于文化的教育,不是仅仅依赖文本说教,还可以通过很多具体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文化,比如行为、器物后面都包含着一种特殊的价值认同,这恰恰是美术教育认识文化的特殊途径。通过视觉感受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认同和对生存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理解其中的价值观——人们需要什么?并作出判断——我们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吗?中国建筑中的“北京四合院”就是传统民居建筑中最为典型的样式,但从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四合院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家族和社会的等级结构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其中还包括如“风水”观念等民俗文化的影响,四合院的形式中,文化的影响甚至超出了实用的需求,这使得它的许多结构形式变得非同寻常——不仅属于建筑的造型结构,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符号,对这种文化象征意义的分析,使学生对建筑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体味。它是当时人们的等级之分和封建思想。
中世纪的绘画为什么是平面化、图式化、符号化的,就是避免让人产生肉欲,而直接进入一种宗教禁欲的精神境界,每一个人看了这种形象都难以产生感官欲望,再看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中的变化,已与中世纪的绘画趣味大异,画面充满活力,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使学生理解这种变化不仅是画面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文化在发生变化,价值观在发生变化,这种写实的,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三、 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识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中我们可用电脑媒体播放皮影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美术课的本位来看,皮影戏的雕刻、染色制作工艺与剪纸、绘画同源,皮影人物造型又与木版年画、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物理、语文角度来看它又有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皮影不仅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件艺术品,而是聚集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的发现。皮影融绘画、戏剧、民俗文化于一体,体现了民间艺术的丰富性、综合性,以文化背景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美术的兴趣。再如介绍,达芬奇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先让学生观看一些中世纪时期的绘画。再让他们了解到了中世纪以后,由于基督教成为统治国家的精神支柱,这一时代在绘画史上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扫清前途的障碍,需要很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他门终于从古人的武器宝库里找到了饱含着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从而打出文艺复兴的旗号。其次联系有关的圣经故事去欣赏这幅画。从而使学生得知欣赏美术作品我们需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四、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将人类的文化信息“凝固”起来,以物化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看到的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仅有几千年,而美术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推至数万年,使我们人类的文化史更加丰厚和凝重,美术语言除稳定性,持久性外,还具有微妙性的特点。它能以再造的环境气氛,唤起人们更为微妙的感受和体验。如王式廊的《血衣》在特定的场景中让我们领悟到当时土地革命的艰巨性。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将西方好的方面相结合为一体画风。中国的近百年来科学落后不等于艺术落后,中国画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早就与西洋画并起并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江山如此多娇》不仅是对美的感受还包含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从中让学生熟悉美术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美术语言共享人类文化资源。
总而言之,现在学习美术并非是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要让学生能从“人文”性质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美术、运用美术。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