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篇(名句)是文化精神的聚光点

2009-01-14 06:26朱焕芝
活力 2009年22期

朱焕芝

[摘 要]我国文学名篇(名句)是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的深层潜藏着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趣味。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浪潮对精神文明进行巨大的转型和冲击的新世纪,要发挥文化多元性的建设性张力,作为民族文化精神聚光点的文学名篇(名句),当可于此发挥独到的作用。

[关键词]精神文化基因;陶冶性情;蕴涵哲理;传名染色

文化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学名篇之所以为名篇,是由于它们是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文化的概念非常宽泛,但它的深层潜藏着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趣味。历代中国人对文学名篇(名句)的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赞赏不已,比如(唐)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清)王奕:“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

一、具有民族身份证的性质

如《周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所说的“仁者爱人”;神话中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史记》中的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直至魏征进谏唐太宗所说的“居安思危,积德固木”;韩愈谈论学习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中国人千古传诵的处世、论学、为人的精神支柱,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基因”,具有民族身份证的性质。

二、陶冶民族性情

文学名篇对民族性情的陶冶,不是行政命令性或强行灌输式,而是以它充满智慧的魅力与你的精神渴求相对应,有如春雨滋润旱苗。比如,读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你就会感受到一种生命获得解放,如轻舟千里,油然而生通体舒畅的自由感。读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你就会感受到战乱摧残着生命,有如山城肃然,花鸟同悲,凄然而生面对民族危机的忧患意识。历代文学名篇(名句)以其刚劲的或柔婉的,沉重的或轻盈的手,从不同的角度、音节和情调引起心灵共振,以提高评判美丑、振奋意志、陶冶情操和创造美好人生的能力。对于精神修炼而言,这是“内功”,内功扎实,就能以一种精神的力度宁静致远、刚毅应变、儒雅处世。这样说来,名篇(名句)的熏陶,岂不是一种“人心建设”?

三、具有久传远播的生命功能

一些属于上品的短小篇章,千百年来,其传达的意境、情思、精神,有着永久的生命力。比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人选取一个烈日当空、辛勤锄禾的典型场景,突出农民汗如雨下,遍洒泥土的苦况,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三四句插入呼唤,激发人们就餐思源、莫忘民本。全诗用语浅显却形象生动、深刻警醒,自成格言。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儿童的天真烂漫中,反衬出世事的沧桑变化,包蕴着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衬托出夜不成眠的游子深深的愁绪、夜的静谧和深永,又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和渗透着宗教的情思,呈现出清远幽寂的意境。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人感到深厚博大的母爱,儿女们很难报答于万一。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全篇荡漾着亲子之爱的浓浓感情。

四、蕴涵丰富的哲理

名篇(名句)说理讲究婉曲,以暗示性的意境,或者耐人寻味的理趣,去征服读者。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以流水寓时间,转隐为显,使人可见可思。又比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简直是俯仰古今,融入到苍茫的古台旷野之间。这两个例子,一者隐含时间哲学,一者隐含历史哲学,都需要细加吟咏才可以感受到。王之焕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望远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两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人生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愈来愈高的境界,在事业上取得愈来愈高的成就。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涉及认识论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印象,因此要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甚至借他人的眼光来观照自身的情景,以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尴尬。

五、情——文学永恒的主题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文学乃是人学”,以抒写为核心的文学,讲究合情合理,情理兼备,而且情是更不能割断地系着人的生命本源。文学作品之所以比一些官样文章更盛,在于写了世态人情。走近《红楼梦》,但见情海茫茫,烟波万迭。因此,文学名篇往往能够对人们处于各种精神状态的思想感情,感而动之,抚而慰之,宣而泄之,激而奋之。使之得到各种形式的升华与净化,涵(下转141页)(上接128页)养和超越。人们往往感到五代两宋的词比同一时期的诗更有魅力,不是由于它的社会视野比诗来得开阔,而主要是由于它把写情艺术推向一个新的精致深密的高度,以长短句的方式捕捉到情感旋律的丰富多彩的节奏和回环婉曲之妙。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一类的句子,用种种灵妙的隐喻,凭人心写万象,借万象写人心,使一种怅惘无奈的愁绪超越一个亡国之君的个人体验,成为流转千古的人间感觉。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把淡恨浓愁写得何等奇气洋溢,而又刻骨铭心,从而把一个西风中的黄昏和一个细雨中的黄昏,都写成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千古瞬间。

六、名篇与社会、自然的传名染色效应

文学名篇的久传广播,使它们的名气传染给社会风俗,传染给自然山川,又使风俗和山川成为载体。比如,在诸多天象中,月亮凝聚着历代文人最浓郁的感情。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名句,令人心飞神驰。到了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缺陷之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一个旷达的智者的由悲观消极转而乐观豁达地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这也是今天我们后来人应持有的态度。文人通过描写月亮所抒发的思乡怀人情结,这种情况在宋代转化成盼团圆和庆团圆的中秋节民俗了。

名胜承载着名篇,成为中国人文精神承传的极好载体。长江中游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引起怀古之幽情和思乡之愁情。全诗构思具有悠久的时间感和广阔的空间感。(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想题咏,见到崔颢这首诗而搁笔,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范仲淹把雨天、晴天的不同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衬托出作者自己忧伤和喜悦的心情,最后抒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修养和政治情怀。王勃在序中所描绘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在青天碧水上下相接浑然一色的背景中,写出晚霞飘散,孤鹜远扬,好像在一起飞扬的景象,富于色彩,远近高低、虚实映照与变化之美,展现出一幅鲜明壮丽、生机勃勃的秋日山水图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以昂扬意气振起全篇,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名篇名句进入家庭生活,进入行为方式,进入精神准则,若进一步加以尝试的现代性阐释并融合世界人类的新鲜智慧,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博雅充实,变得高明而充满活力。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浪潮对精神文明进行巨大的转型和冲击的新世纪,如何发挥文化多元性的建设性张力,以平等开放的姿态汲取人类智慧,又能拓展万紫千红而又神韵独特的精神家园,将是一个非常伟大、复杂、艰巨的历史命题,作为民族文化精神聚光点的文学名篇(名句),当可于此发挥独到的作用

。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