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耕
无论是涉及怎样一种生存状态并以诗的语言去完成的任何一种题材的散文诗,若不对直面的题材以诗性的感受且咀嚼而悟之,似觉难以去应对这一诗的创作过程,其间,虽也必然会融入灵感的诱动及哲的思考和理性的过滤。林登豪的散文诗《人在都市》,似觉是我上述论点的形象的诠释。咖啡屋或咖啡,虽算不上是都市人生活的象征或都市人生活的主流色块,但却是都市人中某种生活层面富有都市情味的生活状态。“独自轻轻搅动咖啡”,“搅动月夜朦胧的段子”,进而“我不停地搅动城市”,“急促搅动咖啡,匆匆洗涤视野”。作者从“走进咖啡屋”后一连串有动感的“搅动咖啡”“搅动城市”并以自己敏感的目光去“洗涤”酷男靓妹,黛眉轻展,媚俗笑容,幽香袭人。如此这般的咖啡屋,在作者诗的感受中,更多的,也许是透过如此这般的“繁荣”景象的面对,在“寂寞地调节情绪”“甜酸苦辣之味涌上胸口”。这便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清醒、作者的严肃心态所感受的已远离“严肃”人生状态的这一角落的批判情绪,并感到这种“已注定了结局”的生存状态,对某些人,也许是挣脱“压力”的寻求与诱惑。对另一种人,也许是生存的无奈,而作者,却是一种厌烦或借此对面对都市的某些暗面的宣泄。在《人在都市》的组诗中,与这章《轻轻搅动咖啡》异曲同工的篇章还有《与葡萄酒对视》,《街心茶楼》,《广场上的酒吧》等。
在“拥有甜味,更有苦涩”的种种对都市生活的感受感叹中,林登豪又选择了都市生活的另一层面或这一层面中的另一角度,用又一种目光,审视了“人在都市”的种种在适应或无奈,既靠近又有距离的矛盾心绪。且看《阳台上的老人》中的几行诗句:
重重叠叠的阳台中,现身一老人,手拿花喷,缓缓往盆中浇水。
花的鲜美、花的微笑,被一条条铁条切割。
他突然双脚并立,双手紧握铁杆,凝视天边的夕晖,是在等待秋菊的开放——一片片橙黄拥挤阳台的狭长地带,累了新鲜的空气
水泥,钢筋,替代了绿树,平野。
噪音,浊流,替代了平静,鲜嫩。
我惦记挽留不住,刚回乡下的老母亲……
因儿女居都市而进入都市或滞留都市的老人,于都市的不觉习惯的生涯,无奈于去适应,而怀旧的情愫,在内心又必然有“颠覆”的颤动而“挽留不住”并“回了乡下”。林登豪此类写都市的作品,让读者得以深切感受“都市”的种种矛盾心态的碰撞所呈现的一种生存状况。安谧与嘈杂,陌生与熟悉,于乡村和都市之间形成一种选择的徘徊与彷徨并形成诗的张力,其实,“绿树,平野”或“平静,鲜嫩”,并欲以此去冲淡水泥钢筋、噪音浊流的斑驳和喧嚣,也许是诗人浪漫且又是诗人的笔触所可感受而并非诗人可改变的一种现状,大概只可看作是诗人感受都市生活的现实而出自内心的良知和期待的一种声音吧!
“我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寻寻觅觅……
我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喘着气……
我在自己居住的城市,认真解读……”
解读都市的过程,也是作者直面今日都市并感受今日都市的过程,通过诗的构思,便是诗人诗行为以之诗化的过程了。
林登豪在《人在都市》这组诗中所涉猎并感悟成诗的都市题材,背景全在高楼酒肆、霓虹灯火之间,以自己清醒的目光辨别其间的是非良莠及繁荣现象下暗潜的阴影,尝试于这类题材的探索,与写城市的巷际小街、老城古井、破庙土墙的难度更大,林登豪能在这样的题材面前,写到这样的深度并注重意象表达似已不易了,如果作者在此类城市题材上,还能开掘得深点,语言再精练一点儿,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多一点,诗的感染力便会更大一些了。
〔责任编辑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