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利
【摘要】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把我国语言教育研究的发展分为“整体研究”和“领域研究”两个阶段,概述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关于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幼儿教育界的重视。在这20多年里,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对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的一般理论、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幼儿语言教育的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并在早期识字阅读、早期外语教育和早期语言障碍矫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幼儿语言教育的整体研究
为何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的幼儿语言教育的研究称为整体研究?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解决的是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的一般理论、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等幼儿语言教育的整体问题、一般问题。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方面,研究者们强调了幼儿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提出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创造条件激发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在认识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教育关系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进行了探索,对幼儿语言、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二是从幼儿语言教育的角度,对3~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作了研究。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注重了对幼儿语言获得理论的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包括发展观与活动观、整合学习的观点、领域学习的观点、创造学习的观点等。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幼儿语言教育只提教育任务和教学要求,不提教育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才开始探索语言教育目标的问题。在赵寄石等人主编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书中,作者从目标制订的依据、目标的结构和目标的内容三个角度予以阐述。
2.20世纪90年代中~今:幼儿语言教育的领域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幼儿语言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百花争艳。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的整体研究仍然继续进行,其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幼儿语言教育的整体研究、理论研究。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一系列语言教育的实验也得以顺利开展。然而,目前语言教育实验的目标和措施都集中在幼儿口头语言机能的发展上面,关于幼儿书面语言机能形成的实验则寥寥无几,一些关键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此,这一阶段的幼儿语言教育除了对于口头语言的教育实验之外,研究的亮点就集中在三个领域:早期识字阅读、早期外语教育和早期语言障碍问题。下面我们重点梳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验和早期识字阅读的研究。
2.1 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验
在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当前关于幼儿语言教育实验的开展,通过语言游戏、“小小故事会”活动等措施的进行,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为幼儿语言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细看这些语言教育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验的目标和措施仍重在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上面。
在一篇幼儿语言教育实验报告中,实验的目标有如下七个方面:1、通过一学年的培养,增强大班幼儿对语言交往的兴趣,使80%~90%的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2、能主动、大胆地使用适当的词、句、段来表达思想,乐于参加讨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3、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一件事,或介绍某项作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4、有表情地讲演诗歌、故事;5、能主动、热情、有礼貌地用正确的交流方式与他人交谈;6、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7、利用各种节日,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充当节目主持人。上述这七条目标的共同点就在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并且通过讲演、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对于书面语言能力的形成则有所忽略。
因此,曾有研究者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如下几条措施:第一,增加幼儿与成人之间以及幼儿之间交往的机会,为幼儿创设说话的条件,使幼儿有更多言语交际的机会;第二,利用儿歌、顺口溜等形式,加强幼儿的口语训练,并及时纠正语音和语法错误,提高幼儿准确表达的能力;第三,积极而机巧地回答幼儿的各种提问,鼓励儿童多说话。以上这些措施的运用,也是重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对于幼儿的书面语言能力的形成则影响较小。
2.2 关于早期识字阅读的研究
第一,早期识字阅读的倡导。为了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早期阅读的精神,掌握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2002年7月6日~9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南京举办了“全国幼儿园早期阅读研讨班”。与会者认为,早期阅读是通过各式各样的阅读经验来培养幼儿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早期阅读并不是早期识字,而是要让幼儿具备阅读的核心能力;但是,幼儿可以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文字。运用图书、报刊、杂志、电子媒体、电视、网络等作为中介,幼儿可以将现实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文字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在生活中、在自然的情境中认字的过程。概括起来说,早期阅读要为幼儿创设多元阅读的情境,建立多元阅读的互动关系,选择多元阅读的材料,尝试多元阅读的材料。
第二,早期识字阅读的争论。关于早期识字阅读的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争论。一种争论集中在早期识字和早期阅读的差异上面。争论的一方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让幼儿多识字,儿童识了字才能阅读。而争论的另一方认为,早期阅读不是要让幼儿识字,而是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核心技能,但也并不反对在自然的阅读过程中习得文字。尽管关于早期识字和早期阅读的差异的争论还没有停止,但让儿童早识字的家庭却是有增无减。因此,围绕着早期识字的问题,另一种争论也在激烈进行。早识字是否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哪种早识字的方法有效?早识字是否会将学业负担过重向前延伸?尽管关于早期识字阅读的争论仍然存在,但是,科学的早期识字阅读的观念也已被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们所接受,并出现了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
第三,早期识字阅读的理论探讨。当前研究者关于早期识字阅读的理论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关于什么是早期识字阅读?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包含哪些方面?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识字阅读能力?等基本问题。比如说我国学者周兢提出了早期阅读能力的内涵,认为汉语儿童早期阅读的核心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和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三个方面,并指出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自由自在的、可爱有趣的、丰富多彩的多元阅读环境和条件,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接触图书和文字,逐渐形成对文字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学习阅读的技能;同时成人需要与幼儿建立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第四,早期识字阅读的实验研究。在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教育的倡导之下,关于早期识字阅读的实验研究也在一些幼儿园得以开展。比如一所幼儿园的实验是这样开展的,他们选取了中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人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措施为每周一次的教学大图书阅读活动、每天一次的听读活动、听赏图书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活动、图书角活动和游戏识字活动,实验时间为1年,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认识和掌握了一批汉字。他们总结认为,早期识字阅读对幼儿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这一活动是值得推广的。因此,该幼儿园目前已全面开展了早期识字阅读活动,让幼儿感到处处有故事,时时可阅读。
教育部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关于早期识字阅读的规定无疑为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教育的倡导注入了强心针。目前,科学的早期识字阅读的理念已为广大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所接受,并且有关这一课题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也涌现出了很多成果,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诸如早期识字阅读是什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识字阅读能力?早期识字阅读对幼儿的影响如何?等基本问题。然而,早期识字阅读何时进行?幼儿需要认识多少字才算最佳?幼儿早期识字阅读对脑区发育、后续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上述这些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对于幼儿早期识字阅读的关键期、最低输入量以及对后续发展的影响等关键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质上,只有用科学的理念,经典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效果、规律和特点,也才能科学的制定幼儿早期识字阅读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莫雷.论学习理论[M].教育研究,1996.
[4]莫雷,陈新葵,张金桥,徐艳萍.幼儿期书面语言习得对后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9.
[5]周兢.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幼儿自主阅读[J].早期教育,2002,5.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曾渝红.早期阅读对幼儿影响的实验研究[J].教育导刊,2002,6.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研究项目(07SXQ001)资助。
作者简介:李利,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心理学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