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近年来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状况分析与对策

2009-01-08 09:48刘锴明贺英勤
中国性科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吉林省现状分析

张 哲 刘锴明 贺英勤

【摘 要】 目的:了解我省近年来生殖健康状况中生殖道感染(RTI)和性传播疾病(STD)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方法:调查我省56个市县生殖保健医院(站)2005~2007年妇女病普查中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发病情况,将其结果汇总分析。结果:统计妇女病普查人数三年分别为2255796、2441145、2906836;妇科常见疾病检出率三年分别为18.54%、16.55%、13.65%;各种疾病分布情况依次为生殖道感染、妇科常见肿瘤、性病和其他疾病等。生殖道感染以三年统计平均数排序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外阴炎,与国内报道大致相同;性病检出率三年分别为0.17%、0.13% 、0.18% ;各类性病检出率依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梅毒、艾滋病。结论:我省同国内其他省市一样,RTI占妇科疾病之首;STD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占首位,与我国其它省、市调查结果淋病占首位不同,提示我省在性病防治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应引起广泛重视。

【关键词】 吉林省; 生殖道感染; 性传播疾病; 现状; 分析; 对策

生殖道感染(RTI)包括性传播疾病(STD)、内源性菌群失调、医源性感染。 其中STD在生殖道感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传播、流行与控制与众多的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教育、社会心理、社会道德、社会环境等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性病的流行,因此可以说RTI是一组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

RTI的流行特点主要概括为:患病率高、无症状比例高、就诊率低、充分治疗的比例更低。多项研究证实,频繁的性生活、经期性生活、多个性伴以及妊娠和流产的次数是妇女感染RTI的高危因素。

RTI给妇女健康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可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致畸、流产、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感染,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我国妇科常见病患病率由高到底依次为:RTI、月经紊乱、痛经、盆腔肿物、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RTI高居榜首。RTI患病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慢性盆腔炎、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

1 对象和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省56个市县生殖保健医院(站)2005~2007年妇女病普查中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发病情况,将其结果汇总分析。

1.1 普查疾病分布

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妇女病普查中,妇科常见疾病检出率三年平均为16.25%,各种疾病分布情况2005~2007年依次为生殖道感染、妇科常见肿瘤、性病和其他疾病等,详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省RTI三年平均为94.13%,占妇科疾病之首。

1.2 生殖道感染

本次调查中各类RTI情况见表2。

表2中显示:各类RTI检出率2005年依次为细菌性阴道病、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炎;2006年依次为外阴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2007年依次为慢性宫颈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盆腔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炎、滴虫性阴道炎。其顺序与我国其它省、市调查结果及自行对照差异较大,可能系数据来源于单一系统,统计不完全所致。如以三年平均数排序其结果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外阴炎,与国内报道大致相同。

据全球48项研究表明,患有RTI者感染HIV的危险性将增加1.5~18.2倍。由此可见,RTI是危害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的头号杀手。

1.3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引起性病的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和体表寄生虫。被列为性病的疾病种类已有20多种。我国重点监测的性传播疾病有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8种,其中前三种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本次调查中性病检出情况详见表3。

本次调查结果:性病检出率三年平均为0.16%,各类性病检出率依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梅毒、艾滋病,与我国其它省、市调查结果淋病占首位不同,与我省性病防治所2003年统计性病检出率顺序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比较,后四种疾病有所不同,但非淋菌性尿道炎占首位是相同的,提示我省在性病防治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应引起广泛重视。

2005年公布的历时5年的《中国妇女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和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城乡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均较高,20~24岁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呈感染高峰,HPV16、18型是导致我国妇女患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我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从表3中可见尖锐湿疣(HPV感染所致)占第二位,提示当前对宫颈癌的筛查不容忽视。吉林省人口计生委于2008年启动了宫颈癌筛查工作,在全省设9个中心以宫颈细胞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工作。初步结果显示:靖宇县检查3,000余例,阳性率为1%;吉林市检查800余例,阳性率也为1%左右。

截止2007年4月我省HIV/AID同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甘宁等低发省份感染及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2 RTI、STD和艾滋病流行是当前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所谓社会问题含义有三:(1)对人类有危害性;(2)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3)社会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性病在我国死灰复燃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病疫情从沿海向内地,从城市向农村,从社会向家庭扩散蔓延并逐年上升。从近10年全国统计资料来看当前发病最多的性病有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近年来疫情增长幅度加快,与艾滋病疫情上升并驾齐驱,特别是梅毒上升更多,我国1991年至2007年,梅毒年均增加33.63%,其中胎传占57.32%。2007年非淋菌性尿道炎已超过淋病占到首位,对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联合发布《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公报》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由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全年病人数可能会高于2003年的2倍,可超过经吸毒传播和采血传播,并且逐年攀升。至2007年底, HIV/AID病例计70万,其中异性传播40.6%,男男传播11.0%,经性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有大幅度的上升,2004年1~9月,其所占比例已高达41%。孕产妇感染率虽然较低,但呈缓慢的增长,这些意味着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加大。我国将HIV/AID限制在2010年的150万,但艾滋病在我国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如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可能远远超过预期病例数。

3 青少年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急剧变迁,人们的性观念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开放、传统道德观念变迁等现象的影响,在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中,性开放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婚前性行为及其导致的未婚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现象逐渐加大,HIV感染机率增加,特别是青少年(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为低文化、低收入的流动打工青少年人群)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生理发育处在青春期,对异性敏感好奇,抵制外来诱惑(黄色淫秽音像制品、书籍等)能力较差,加之性知识缺乏,防范意识薄弱,都有可能成为生殖道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受害者。

我市少女救助中心在成立仅三个月时,就接听咨询电话600多次。内容大多为避孕、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方面的问题。接诊怀孕少女最小的仅13岁,16岁以下怀孕请求救助者中期妊娠居多,其原因为生理卫生知识缺乏、无经济条件、畏惧家长等,所以,待腹部外形被家长、老师或外人看出时,为时已晚,给家庭和孩子自身都造成不良后果。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应加强对青少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格品德教育、性教育及避孕知识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对待性问题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对未婚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和医疗救助服务势在必行。

4 婚前检查的必要性

自从2003年我国采取了婚前医学检查自主决定的政策以来,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婚检率大幅度下降,婚检中发现的疾病就会由此被漏掉。

国内上海报道:婚检女性疾病检出率为16.4%,男性为12.1%; 河北省2000~ 2003年婚检的资料统计结果: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为21.4%,其中男性占70.3%、女性占29.7%,女性检出病例中,RTI占80.0%,其次为肿瘤和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男性疾病顺序依此为包皮过长、精索静脉曲张、小睾丸、尿道下裂等。

我省婚检疾病以本次计生系统调查结果来看,阳性率1994年男女分别为4.5%和4.4%,1999年男女分别为4.8%和5.3%,2004年男女分别3.8%和4.9%,结果低于其他省市,其原因可能系数据来源仅限计划生育系统。

根据目前我国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RTI、性病艾滋病及宫颈癌等发病率逐年增加的现状及上述资料来看,婚前医学检查对于筛查、预防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出生缺陷遗传病的发生和提高我国人口生殖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生殖保健服务行业应从性卫生知识、生殖系统疾病防治、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孕前孕期保健知识、遗传病知识、不孕不育知识等方面加强婚检意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群对婚检的认同。

婚检医生必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还要具备遗传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法学知识和应用技能。婚检机构应创建科学合理、温馨舒适的环境,通过设立生殖健康门诊和热线等方式,充分发挥诊治、咨询、宣教功能。以生殖健康为核心,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婚前保健工作规范》,提供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真正起到筛查把关、咨询指导的作用。

5 RTI和STD的预防与控制

RTI和STD的流行趋势从全球来看,每年大约有3.3亿人感染可治愈性STD。我国当前面临严峻形势,预计今后一定阶段,性病艾滋病疫情仍将是上升趋势,存在大流行的潜在威胁。除此而外,每年有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全国人口中达3亿以上。对他们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人格品德教育,以防患于未然是当前最急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对疾病的控制,而控制的重点是预防,预防的重点应以宣传教育为主,使全社会都重视、行动起来。

我国对艾滋病的监测截至2004年底,共建省级监测点400多个,监测人群包括吸毒者、暗娼、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长途运输司机、医院匿名监测人群、孕产妇等,促进了对疫情的掌握。国内有学者提出借鉴詹姆斯•希尔顿的艾滋病预防策略:预防为主的方针、计划生育系统的介入和三个目标群体(高危传播者、男性和总人口)宣传策略,《艾滋病防治条例》已经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体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规定了各级政府及卫生机构的工作职责,明确了艾滋病监测检测制度、医疗救治救助、干预及保障措施、社会不歧视原则,保护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权益。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的生殖健康三大工程之一——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可以理解为涵盖了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内容,计生系统的优势是其有较健全的生殖保健网络,故在配合卫生部门查、防、治性病艾滋病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尚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统筹管理。

全球控制性病的主要经验有:开展早期性教育;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促进采取安全性行为如安全套的使用,以减少传播的危险;提倡性道德,减少婚外性行为;在社区一级门诊加强对性病的全面管理,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患者的性伴进行追踪、治疗和预防教育;性病项目和艾滋病项目结合进行。这些经验都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借鉴和采纳的。

预防对策:我国预防与控制性病艾滋病已制定出中、长期规划,我省可借本次吉林省政府“人口战略发展研究”项目作为一个拐点,在省政府的重视下,全民行动,积极推进执行国家对此项工作的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网络。立国之本,教育为先,在RTI和STD的控制上也不例外,以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为核心,以性生理、心理、卫生保健教育为基础,同时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人类环境、禁毒禁娼方面的教育,让人们了解认识RTI、STD和艾滋病的严重危害,懂得预防的道理和方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从疾病的源头上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若已患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诊治。要严格规范医药市场,对游医、地下药店、个体诊所医院监督检查;严禁各种形式的性病广告宣传,防止以此为借口骗取钱财,延误病人正规系统的治疗,造成患者身心上的痛苦,经济上的损失;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考核,不具备条件或违规的要坚决取缔,严肃处理。

我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指出:生殖感染干预工程,是在国家计生委的领导下,以计划生育系统和预防医学部门为主实施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生殖道感染的预防以一级预防为主,一级预防即人未感染时,就进行宣传教育等。一级预防的对象往往不会主动去找医生,由卫生系统管理很困难,计划生育系统有完善的服务网络,有做社会工作的经验,可充分发挥其密切接触育龄群众的优势,广泛宣传生殖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二级预防是指早发现、早治疗。结婚、孕前、孕中、节育期间都是实行二级预防的最佳时机,在二级预防中仅靠计划生育系统是不够的,需要整合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如利用卫生部门的技术资源,与妇幼、保健等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做好工作。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省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从本次全省的调查结果来看女性患病首位的是RTI,在STD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已列为第一位。将防治RTI作为重点,并应高度重视STD、艾滋病的查、防、治工作。男性作为妇女的社会和健康的伴侣,其社会文化背景、态度观念、性行为都对妇女RTI产生影响,所以必须有男性的配合与参与才能有效地控制RTI和STD。青少年(特别是打工族)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生殖健康教育和医疗救助已是当务之急,婚检工作应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恢复开展。政府应将上述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并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使生殖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将我省人民的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收稿日期:2009-10-28]

猜你喜欢
吉林省现状分析
奔跑的小浪花
分析:是谁要过节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回头潮
反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