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丰华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在俄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俄美博弈的焦点先是东欧,在东欧沦为美欧的势力范围之后,又转向了独联体地区。俄美在东欧和独联体的地缘政治博弈是两极格局坍塌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关乎冷战后欧亚大陆上“地缘政治真空”的填补,而且对俄美两国重塑欧洲安全体系乃至世界秩序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俄美两国围绕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争夺中亚军事安全主导权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新一轮俄美地缘政治博弈对欧亚地区安全和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俄美在东欧反导问题上的斗争
小布什政府计划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名义上是为了消除“伊朗导弹威胁”,实质上是想取得对俄罗斯绝对军事优势,巩固美国的单极霸权,当然,其中含有加强美国在“新欧洲”主导地位的目标。早在冷战时期,美国里根政府就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试图打破美苏间以相互核遏制为基础的战略平衡。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法》,自此研发和部署反导系统成为美国的国策。2002年美国正式退出《反导条约》,2004年小布什政府开始在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部署陆基战略拦截导弹,并以防止“伊朗导弹威胁”为借口,宣布将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之后进一步确定将在捷克和波兰建立导弹防御基地。
俄罗斯坚决反对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认为美国针对的不是伊朗,而是俄罗斯。对此,俄罗斯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劝说美国放弃东欧反导计划,并提议俄罗斯与美欧共同建立欧洲地区非战略性反导系统,以取代拟建的东欧反导系统。2、加紧研发与试验新型短程和战略导弹,发展反卫星武器,加快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更新换代,以形成俄罗斯“非对称、很有效的”战略反制能力。3、将美国极为关心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同解决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问题“捆绑”谈判。4、宣布将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恢复科泽尔斯克导弹师三个导弹团的战斗值班,对美国反导系统的设施进行电子干扰等等。
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宣布调整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部署计划,放弃小布什政府制定的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的方案。根据新方案,在2020年前,美国将分四个阶段完成欧洲海基和陆基反导系统的部署,但是具体内容尚未确定。奥巴马政府放弃东欧反导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美国对伊朗导弹威胁的最新评估显示,近期伊朗中短程导弹威胁美国驻军及盟友的可能性更大,对伊反导系统的重点应从防御远程导弹转向防御中短程导弹。其二,东欧反导计划耗资巨大,美国可在欧洲部署新的更加经济且更加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当然也有消除俄罗斯的敌意的考虑,但是这个原因是次要的。俄罗斯及时地、积极地对美国的决定表示了欢迎,作为回应,梅德韦杰夫总统表示将撤销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导弹的决定,并宣布俄美将在核裁军、反导、防扩散、伊朗核问题等领域进行合作。
显然,美国放弃东欧反导计划对“重启”美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应该看到,由于美国并没有放弃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虽然俄美在东欧反导问题上的斗争已经结束,但是两国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博弈并没有终结,因为美国新的欧洲反导计划不会放弃遏制俄罗斯的目标。
俄美在独联体地区的争夺
一、争夺中亚地区军事安全主导权
美国借阿富汗反恐战争之机驻军中亚以来,不仅分享了俄罗斯在中亚的军事安全主导权,而且借助于军事存在扩大在区内各国的政治影响,因此俄罗斯一直伺机排挤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2005年俄罗斯利用乌兹别克斯坦在安集延事件后对驻乌兹别克斯坦美军的恐惧,支持乌驱除了汉纳巴德美军基地,并再次将乌拉入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随着美乌关系的转暖,2008年美国获准使用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空军基地向阿富汗转运美军人员。2009年2月俄罗斯以许诺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20亿美元贷款、1.5亿美元无偿援助为条件,换得吉作出关闭马纳斯美军基地的决定。但是美国通过大幅增加租金(将年租金从1740万美元提高到6000万美元)等条件诱使吉方同意保留美军基地。6月美吉两国签署合作协议,将马纳斯基地改名为转运中心,使之继续履行原有职能。作为回应,俄罗斯随即向吉尔吉斯斯坦提出在吉南部奥什建立第二个军事基地的要求,8月初俄吉两国总统签署备忘录,将奥什基地定名为军事训练中心,俄罗斯将在此派驻一个营。俄罗斯以此向美国表明,俄在吉尔吉斯斯坦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争夺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
俄美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竞争不仅关乎各自的能源安全利益,而且关乎俄美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美国能源公司争相投资开发中亚—里海油气资源,对俄罗斯在该地区能源开发进程中的优势地位形成了有力的竞争。为打破俄罗斯对这一地区能源出口通道的垄断权,美国积极资助有关国家建成绕开俄罗斯领土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和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天然气管道。作为回应,2007年俄罗斯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就共同改造“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问题达成共识,又与哈、土两国商定修建新的沿里海天然气管道。俄罗斯与有关国家共同修建“南流”(从俄罗斯经黑海海底到保加利亚再输往中、南欧)天然气管道,使欧盟支持铺设的用以进口里海地区天然气的纳布科输气管道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随着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外运管道的不断增建,俄罗斯与美欧为各自管道争夺油气供应源的竞争将日益加剧。
三、在独联体一体化和西化问题上矛盾重重
俄罗斯一向视原苏联地区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长期推行独联体军事政治和经济一体化政策。而美国拒绝承认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拥有“特殊利益”,出于遏俄战略考虑,不遗余力地将独联体国家纳入西方的地缘政治轨道。
2009年以来,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下的军事政治一体化,主要包括:与白俄罗斯率先建立统一的防空体系,并加快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统一防空体系的步伐;促成集體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除外)元首在莫斯科签署《建立集体快速反应部队协议》,着手组建1.5万人的集体快速反应部队;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下频频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巩固该组织的凝聚力。同时,俄罗斯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建设关税同盟,牵头建立100亿美元的反危机基金以帮助共同体成员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在双边框架内向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提供总额超过5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这些措施促进了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的经济一体化。
美国则继续支持以乌克兰为首,以“古阿姆”集团为代表的独联体内反俄力量的西化进程。2008年底美国和乌克兰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宪章》,进一步提升了美乌关系。2009年美国副总统拜登声明美国不会因“重启”美俄关系而牺牲乌克兰的利益,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美国现正积极支持乌克兰“橙色”力量备战2010年初的乌克兰总统选举,以延续乌亲美反俄的外交政策。美国和乌克兰、阿塞拜疆等国在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下进行联合军演,鼓励这些国家按照北约的标准管理和装备军队。5月欧盟启动“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为独联体西部六国与欧盟的政治协调和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在美国、欧盟和北约的共同拉动下,独联体国家的离心倾向明显加剧。
四、在格鲁吉亚问题上继续角力
尽管格鲁吉亚已于2009年8月正式退出了独联体,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格鲁吉亚是俄美“角逐场”的现实。2008年俄格武装冲突是俄美地缘政治竞争的产物,冲突爆发后,美国坚定地站在格鲁吉亚一边,谴责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动武,并对格提供经济援助。2009年1月美国和格鲁吉亚签署《战略伙伴宪章》,决定深化两国合作。美国继续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美格两国在双边和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下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在格鲁吉亚问题国际会议上,美国支持格鲁吉亚拥有对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主权,拒绝承认这两个地区的独立。俄罗斯坚定地支持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独立,接管了两地的防务,利用这两个地区牵制格鲁吉亚的亲美反俄政策。
俄美在俄罗斯周边的地
缘政治博弈对欧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一、美国调整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部署计划对欧洲安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孕育着一些潜在问题
积极影响包括:缓解了俄美两国因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问题而可能触发的对抗;将促进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的谈判进程,进而巩固欧洲地区战略稳定;促使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同美国进行合作,加上美国部署新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将有效地消除欧洲面临的所谓“伊朗导弹威胁”。此外,还有可能推动俄罗斯同美国和北约在反导领域的合作,比如俄美共同使用加巴拉雷达站(在阿塞拜疆境内,为俄罗斯所有)和阿尔马维尔雷达站(在俄罗斯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监视伊朗及其他国家发展导弹计划等等。
未来新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部署计划的实施,也孕育着一些可能再次引起俄罗斯忧虑甚至抵制的问题。其一,若干有损俄罗斯安全利益的情况,包括:在外高加索地区,比如格鲁吉亚建立反导装置;在土耳其或者离俄罗斯较远的东欧国家建立雷达站,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领土都处于雷达站的监视之下;未来美国装备S-3型拦截导弹的“宙斯盾”驱逐舰从地中海驶入黑海和波罗的海;美国建立太空反导系统,等等。其二,美国建立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再次回到议事日程。俄罗斯一贯坚决反对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认为类似军事设施会破坏战略平衡并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其三,鉴于美国放弃东欧反导计划,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将在北约内部加紧活动,帮助乌克兰、格鲁吉亚加快入约进程,以在东欧和俄罗斯之间建立缓冲地带,这将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产生新的紧张。
二、俄美争夺对独联体地区安全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这种威胁,按照从高到低的程度,大致通过以下三种情况反映出来:其一,“格鲁吉亚剧本”,即俄格武装冲突:格鲁吉亚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一心投入美国和北约的怀抱,挟美自重,贸然以武力解决具有俄罗斯背景的地区分离问题,结果招致俄罗斯的强势弹压,酿成惨败悲剧。其二,“乌克兰剧本”,即“颜色革命”后执政当局推行亲美反俄路线。“颜色革命”不仅造成所在国家社会政治动荡,而且导致该国与俄罗斯关系紧张,这就加剧了独联体地区的不稳定。美国对独联体国家矢志不移的“民主改造”可能使“乌克兰剧本”不断上演。其三,“吉尔吉斯斯坦剧本”,即推行俄美平衡外交。俄美两大国角逐,小国谁也不敢得罪,因此在吉尔吉斯斯坦一国之内,俄美两国军事基地并列对峙,这种形势对驻在国的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现在除俄罗斯之外的独联体国家,大多走这条路,区别仅在于亲俄或亲美的程度不同。此外,还有“土库曼斯坦剧本”,即选择中立,但土库曼斯坦属特例,它不是因为俄美争夺而中立的。
俄美在俄周边的地缘政治博弈对中国的影响
一、俄美在反导领域的关系攸关中国的战略安全
在核大国中,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四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因此,俄罗斯同美国在美部署战略性导弹防御系统方面的斗争客观上符合中国的利益,同理,如果俄美在反导领域进行合作,而中国被排除在外,那么这是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的。当前,美国新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尚不明确,俄罗斯对此计划的反应也不清楚。中国除了需要密切关注俄美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互动动向,还需要反对美国在东亚,主要是日本、韩国部署反导系统,特别是坚决排除美国将台湾纳入东亚反导系统的可能。中国应力促有关国家尽快就朝鲜核问题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以免美国找到在东亚部署反导系统的口实。
二、俄美在独联体的争夺对中国有利有弊,但是弊大于利
对中国的有利之处在于:美国在独联体地区的咄咄攻势使俄罗斯不得不策略性地借助于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抵制美国,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发展同中亚国家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推进多边合作。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其一,俄美争夺在独联体,特别是在中亚造成的政治动荡,比如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以及新疆边境地区的社会安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二,俄美在中亚的能源竞争使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能源地缘政治形势。其三,俄美争夺还使中国面临一些复杂的新问题,比如俄罗斯希望上海合作组织军事政治化、俄格冲突后俄罗斯向中国提出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的请求等等。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梅德韦杰夫执政后俄罗斯的外交
战略走势”(项目批准号:08JA810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