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方
摘要:目前儒学中关于“德”与“仁”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结果纷呈,没有定论。本文把“德”与“仁”纳入完整的君子人格模式,来探究两者的内涵以及关系。这两者是君子人格最核心的部分,几乎决定了君子整个的心理面貌。君子的“德”与“仁”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要求个体在群己关系和谐的基础上达到自我实现,这在当今社会仍有适用价值。
关键词:君子人格;德;仁;性格;爱人;推己及人
目前儒家学说中关于“德”与“仁”的研究比较多,较普遍的看法是“德”即道德,“仁”是“德”的一种,是一个德目,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代表;而谢无量先生认为“仁”是“全德”;徐复观先生则认为“仁”是 “一种功夫、方法,即所谓‘仁之方。”……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伦理学、哲学,从儒家宏观发展脉络出发来探究的。但由于“德”与“仁”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多面性与多层次性,因此研究结果必然呈现多样化。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把“德”与“仁”纳入君子人格模式框架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定这两者的变化,以便更为清晰地探究其实质,并明确两者的关系。
一、“德”与“仁”在君子人格中的地位
(一)“德”是孔子赋予君子的理想性格
君子之“德”源自于圣人之德。“德”在圣人人格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有两个特点:一是拥有与天相配的德性。二是有敦化万物的事功态度与效果。 但“至德”是一个含糊的概念,从事功的角度说,上古圣贤的作为也有限。“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实质上告诉世人:圣人不是神,并不完美;同时孔子现身说法,虽被尊为“圣人”,却只强调自己是君子。这些表明:成圣有道可循,最现实的是践履君子之道,拥有君子人格。
与圣人之“德”相比,君子之“德”非常明确,它是个体后天修炼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统合性与持久性,包含了诸如孝、宽、俭、让等对人对己的态度特征,以及好学、勤敏等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特征,这与心理学“性格”概念的结构十分吻合。
(二)“仁”是君子修德的原则与方法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仁”不属于圣人人格的范畴,它低于“圣”的境界,是君子人格中特有的核心部分。许慎《说文解字》中“仁”的一解是“从千心”,在郭店出土的竹简上“仁”均写成“”,一些学者认为“仁,从千心”实为“从身从心”。“从心”说明“仁”与人的思考、情感有关;“从身”表明“仁”是以人本身为思考对象的。“仁”实质上是立足于个体自身,采用掌控自我以修君子之德的原则与方法。
“德”是通过后天修炼得来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修德是“成君子”的关键,而“仁”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有了系统完善的“仁”学,儒学才具有了人学的特点,使君子人格具有现实意义,并为君子向圣人发展提供了的可能。当君子修炼达到圣人境界,“仁”就完成了使命。
二、“德”的内涵与特征
(一)“德”反映君子稳定的态度特征
1、君子对自己的态度要求是“恭”与“俭”。
“恭”即庄重,君子强调自重。 “恭”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俭”是君子在物质享受方面的自我态度。君子以“恭”、“俭”来把持自己,自然凡事不怠慢,利害不为之惊,毁誉不为之惑,表露在外的便是泰而不骄、坦坦荡荡。
2、君子对待工作、学习的态度是“敏”,即勤敏。
勤敏的态度是君子学习与工作有效率的保证,也是君子事功的保证,“敏则有功” 《论语·阳货》)。
3、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突显了君子人格的个性特征,是其与众不同的核心态度。
首先表现为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其次在名与利上宽厚矜让,无所争,做到淡然超脱,宽以待人。再次从做事的角度上要立信于人,事上忠敬。
(二)“德”体现君子的意志特征
1、注重行动,强调结果。
君子强调“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强调以利他、亲社会行为为目标,由易入难,从“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人”,最终达到“修己以安百姓”、“博施济众”的结果。
2、行事独立,强调自主性。
君子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又不同流合污、结党营私,具有“和而不同”、“群而不党” 的独立性;行事强调自我的力量,强调自主性与自制力,如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3、在自觉调节行为时强调“有恒”与“有勇”的自制力。
“有恒”是君子行事能善始善终的关键,也是君子向圣人目标进发的重要保证,但大多数人都缺乏恒心,难怪孔子会发出“难乎有恒”的感慨。 “有勇”是君子在危难时刻能担负社会责任的保证。在危急之下,可以安定社稷、抚辑人民,并且保持大节不屈服的人必定是具才也具勇的君子。
三、“仁”的内涵与特征
(一)“仁”的内部结构
在君子人格系统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仁”学,它为君子修德提供了“爱人”的原则以及“推己及人”的操作方法。
1、 “爱人”是君子修德的原则,也是“仁”的核心。
“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君子对他人及社会的态度原则,是发自内心的利他原则。“爱人”是存于内的仁心,它不是人天生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最原始自然的“本我”是完全遵循唯乐原则的。因此“仁心”是属于后天教化得来的。
2、“推己及人”是实现“爱人”原则的操作方法,
内省是“推己及人”关键的第一步。谢无量先生认为:“《论语》上所说的仁是中国文化由外向内的反省,自觉而发生的对人、对己的要求与努力的大标志。”“推己及人”的直接体现是“能近取譬”,以“孝弟”作为“仁”的根本,以血亲纽带为链接,使爱己之心很自然地转变为亲亲之心,再扩而大之到爱民,最终达到“爱天下”的极致;也使事功从利己,到利人,最终升华到利天下。
(二)“仁”的特点
1、行“仁道”是君子内在的自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当冉求辩白:“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南怀瑾先生说过英雄与圣人的区别,即英雄能够征服天下,而圣人不求征服世界,只求征服自己。
2、“礼乐”是仁的外在辅助。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可见对于从不行仁道的人来说,礼与乐的作用丝毫无法体现;但是对君子来说,礼与乐能够辅助君子更好地行仁道。
3、“仁”是一个呈动态发展的过程。
君子“爱人”的范围随着君子修德的深入不断地扩大,因“爱人”而表现出的作为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同时君子的内省会更自觉、更具有深度,到极致时,则内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四、“德”与“仁”的关系
(一)“仁”作为修德的原则与方法,是君子树德的前提
“德”作为君子人格模式中的性格,是君子在社会化进程中,遵照“仁”的原则,逐步修炼而成的。
1、“爱人”的仁心原则直接决定了君子之德的态度特征。
君子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特征主要有孝弟、宽厚、矜让、恭俭、忠敬,而这些都是“爱人”原则最直接的体现。而把该原则引申开去则几乎可以涵盖“德”所有的态度特征。从这一点看,有些学者把“仁”译为“仁德”,并认为“仁”是“德”的一部分似乎也是有道理的。 “仁”与“德”都是个体后天获得的,“仁”是通过外界教化、通过个体学习得来,易操作,但难坚守;而“德”不是学来的,它需要把“仁”的“爱人”原则先内化,然后再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君子一旦获得“德”,那就成为君子稳定的性格特征了。所以说应是“仁”在先,“德”在后。
2、以内省为第一要著的忠恕之道,直接影响了“德”的意志特征。
君子在内省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发展,自我的提升直接提高了个体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水平,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行事有明确的目标,自制力亦随之增强。
(二)“德”对“仁”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当君子对他人、社会的态度特征稳定下来时,就会促使君子在“仁道”上再往前发展,把“爱人”的范围推得更广,把事功的效果做得更好。同时君子德性明确,才能更好地采用内省方法,真切体悟“爱人”之心,把忠恕之道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习惯。
孔子有关君子人格的思想体现了儒家学说最朴素务实的一面。他为读书人度身订造的这个君子人格是个完整的体系,“德”与“仁”作为最核心的部分,几乎决定了君子人格整个的心理面貌,只有两者协调一致,君子的人格才能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无量. 中国哲学史. 中华书局1915年。
[2]徐复观 . 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李申 .简明儒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陈生玺主编. 张居正讲评《论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5]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主编. 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
注:江苏省2008年哲社课题:儒学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课题编号:08SJDXLX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