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预习效率的探索

2009-01-07 03:06黎宇权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政治课概念知识点

黎宇权

预习即课前预习,指的是在上课前对课本内容预先学习的学习活动。预习是一项自主的活动,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感知新的学习内容,是观察、识记、联想、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预习过程,实际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但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预习又往往被学生所忽视,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课前预习没有必要,反正老师上课时要讲,上课时专心听课就行了,何必事先白费力气;部分学生即使意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方法和技巧疏于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过于单调,把预习简单地理解为对课本的通读和浏览,只是停留于查生字、找疑惑的层次上,预习效率较低。根据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可读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只要教师注重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向学生传授行之有效的预习技巧,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预习方法和技巧指导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收到不错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预习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一、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中新的概念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都以一系列的概念作为其各种命题及其原理、规律的组成因素,都以一系列的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依据。要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就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的一系列概念,否则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原理和规律。因此,理解和掌握好预习内容的新概念是预习活动的一个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概念要求做到:首先在对概念进行“缩写”和“扩写”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概念。所谓对概念进行“缩写”就是对概念划分句子成分,以主谓宾形式加以简化,比如在学习掌握“政党”概念时,把“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组织”从总体上来把握为“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概念缩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逐层分析其含义。“政党”包含三层含义:1.政党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2.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组织,它是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而建立的政治组织。3.这一政治组织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的属于一定阶级阶层的政党。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概念扩写”,也就是全面地把握概念的内涵。

其次把预习中遇到的新概念与学过的相近、相关、相反、易混的概念加以比较掌握。比如:“国家机关”与“国家机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中常常出现的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只有对这些基本概念加以比较区别,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

二、找出预习内容中的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教材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如:关键、本质、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本质等等,就属于“关键词”。抓住关键性词语是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大多数重大的结论、观点、理论都与这些关键词相关联。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是思想政治测试题目的题眼,准确理解和掌握“关键词”也是我们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的关键。所以要求学生预习时在课本上对关键词画上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笔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三、找出教材中重要知识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论并加以问题化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会失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很难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更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综观近年文综测试的政治试题,都很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高考的题目每年都在不断地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命题思路一直没有变化。“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夯实基础才是根本。因此,预习时要着重理解和识记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论,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并把与之相关、相似、相近的知识点加以比较掌握。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论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形式加以问题化。“是什么”一般包含概念或含义、本质内容、特点等;“为什么”一般包含地位、作用或者意义、重要性、现状、影响等;“怎么样”一般包含措施、途径等。比如对现行高中教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框题进行预习时,要理解和掌握“农业的分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农业的现状”、“我国农业的出路(发展高产、优质、高产农业)”等这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在这基础上把这些知识点进行问题化,如:“农业是如何分类的”、“农业的地位如何”或“为什么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的现状如何”、“如何改变我国农业的现状”或“怎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等问题。而这些知识点正是这一框题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四、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每一章节中起关键作用和主要作用的知识内容和问题,它往往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社会价值的内容和问题。教学重点是学科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所以学生在每一章节的预习中要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预习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以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和不易解决的问题。预习中把新课内容中的难点找出,这是预习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和解决疑惑的过程,只有找出难点,才能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听课,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才能更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归纳所预习的每一个框题的知识结构

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预习提纲(即知识结构)。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从而更加系统化、序列化。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

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预习中要做到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性的学科,它反映国家的意志,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因此在预习中自己可以尝试用课本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去分析和评价重大的热点问题,这样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指导学生预习活动中采取的一些有益尝试,对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有一定的帮助。而要把这些预习方法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首先教会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技能。然后在课前设置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有目的有方向地尝试预习。最后让学生按照上述的预习方法和要求自主写出课文知识提纲、归纳出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预习活动中来,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品尝课前预习带来的成功喜悦,及时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强化预习意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预习,向学生传授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预习更加有效。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政治课概念知识点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